一個月間,上海第一批參加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單位紛紛明確了實踐載體、拿出了實施方案。記者注意到,結合本系統當前最迫切需要突破的問題擬定研究課題,是上海本階段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特點。
一些領導幹部在接受採訪時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能否通過學習推進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實踐,能否通過實踐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理解,關係到上海能否保持良性發展的態勢;因此,從一開始就要把新現象、新問題擺在每一位黨員的面前,促使大家邊學邊問、邊學邊想、邊學邊做,使學習實踐活動成為上海實現新崛起的強大動力。
邊學邊問,聚焦“疑難雜症”
10月初,在上海第一批參加學習實踐活動單位黨政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負責城市建設交通工作的黃融提出了一個問題:上海究竟為什麼這麼堵,而且是路修到哪就堵到哪?僅僅是因為車多嗎?北京的汽車保有量是上海的兩到三倍!
討論隨之展開,一個新的共識有了雛形:北京的東、南、西、北都有成規模的商業中心;與之相比,上海更像一個“同心”城市,文化、商業中心基本集中在一起。在這樣的情況下,市民的活動範圍被動擴大,交通需求自然上升。“城市副中心和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可以成為我們突破交通瓶頸的機會。”黃融強調,在這些新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務必科學地設置功能,使它們能從各個方面分流中心城區的壓力。
帶著問題參加學習實踐活動,在討論中共同“診斷”發展中的“疑難雜症”,第一批參加學習實踐活動單位黨政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好風氣如今正在各個單位延續。市國資委黨委書記楊國雄在系統動員大會上向全體黨員提出,要帶著五個有關國資國企改革的重大問題參加學習實踐活動;市金融工作黨委不但結合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需求提出了“八個如何”,而且多次專題研究與在滬中央金融單位的活動聯動方案,力求在聯動中破解發展難題。
邊學邊想,理解“以人為本”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復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市委九屆五次全會上對此次改革提出要求:“不是簡單地機構撤撤並並、人員進進出出,關鍵是要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
與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相對照,上海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政府,是上海亟待破解的課題。在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推進的同時啟動此次機構改革,無疑會自上而下地推動黨員幹部進一步思考“什麼是以人為本”。
記者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盧灣區把人口研究融入區域發展規劃,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開展“白天人口研究”。作為上海區域面積最小的城區,盧灣此前已經啟動了“留商預警機制”,並解決了寫字樓裏常見的停車難、吃飯難——效果引人深思:截至今年9月,上海50幢稅收創億元的商務樓中,盧灣區佔了13幢。
從關注GDP到關注樓宇發展,再到關注人的需求,上海的一些中心城區似乎已經較早地理解了“以人為本”對於發展的意義。昨天上午,長寧區虹橋拓展辦公室在虹橋、中山兩個商務集聚區啟動了構築服務聯盟、聯手打造商務配套服務“六便利”建設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的軟環境優化,是對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的新考驗,也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邊學邊做,追求持續發展
來自上海化工區管委會的消息,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投資意願受到影響的環境中,上海化工區吸引外資逆勢上揚,從今年初至今已批准項目30個,吸引投資36.6億美元,提前完成了全年35億美元招商任務。有關方面表示,上海化工區充分發揮一體化開發所特有的節能降耗、環保增效等優勢,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顯露出了巨大的魅力。
自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上海不少單位主動“先行先試”,從“點”上進行了各方面的探索。令人欣喜的是,“先行者”通過踐行科學發展觀所取得的效果如今逐漸顯現,並對上海各條戰線發揮著“正向激勵”的作用。特別是在節能減排工作上,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看到了“生態效益”的重要性。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點”上的探索正在向“面”上推進。在崇明,“生態”成了所有項目建設的第一要求,目前,一棟綜合使用了10多項生態技術的生態辦公示範樓正在建造之中,其綜合能耗節約高達8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60%,是目前國內節能比例最高的生態建築之一;年內,還將有一條“生態公路”——崇啟通道開工。在嘉定,今年將投入2000萬元對區內年節能量在200至500噸的企業進行不同額度的資金補助。在普陀長風生態商務區,從長風公園到中環線沿蘇州河2.7公里的濱水岸線改造和500多畝大型綠地與商務樓宇建設同步實施……這一現象令人不由熱切期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儘快成為上海全體黨員幹部的自覺選擇。(記者 鈕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