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的部分設施溫棚出現缺水現象。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對此高度重視,日前專程調研並要求有關部門迅速摸清底數。11月3日,自治區政府第18次常務會議專門聽取彙報,研究了治本之策。
今年,寧夏設施農業發展迅速,截至8月底,累計面積達64.1萬畝。特別是去年才開始起步的山區設施農業發展喜人,面積達11萬畝,其中500畝以上日光溫室園區25個,大中拱棚園區38個,小拱棚園區1個。長勢良好的辣椒、早熟馬鈴薯、西芹、西甜瓜等主導産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儘管自治區水利廳及市縣齊心協力解決用水問題,但是由於規模迅速擴大、資金短缺、水利設施配套不足問題日益突出,出現了時段缺水和季節性缺水現象。
會議決定,立足當前,突出重點,安排專項資金,先行解決中部乾旱帶以揚黃灌區為主發展區域的水利配套問題,確保建設一片,見效一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整揚黃灌區設施農業配水結構,適當提前和延後放水時間,增加放水頻度,提高生産效益。同時,要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儘快制定完善中部乾旱帶和設施農業水利配套建設規劃。堅持“依據水源定區域、依據水量定規模”,科學指導各縣區設施農業健康發展。今後,將形成各部門共同參與的設施農業發展會商制度,有針對性地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王正偉指出,設施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是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工程。當前,寧夏設施農業發展總體較好,但是,必須高度重視並下氣力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本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研究激勵政策,切實解決好集中連片區域水、電、路配套問題,引進“農字號”大企業進駐,促進良性健康發展。王正偉強調,發展設施農業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堅持 “依據水源定區域、依據水量定規模”,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方堅決不搞,絕不能搞花架子坑害農民。(記者 連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