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年主題報告會在京舉行
論壇發起人路甬祥鄭必堅聯袂發表演講
12月3日,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第78、79場主題報告會,本次報告會的主題是“紀念改革開放30年,紀念全國科學大會30年”。論壇發起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原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院長鄭必堅分別以“科學的價值與精神”、“關於改革開放30年根本歷史經驗的若干思考”為題做了主題報告。
路甬祥首先作了題為“科學的價值與精神”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了30年來改革開放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的促進作用,並對科學的價值、科學的精神、科學的道德和科技的社會倫理進行了精彩的論述和闡釋。
路甬祥指出,科學技術每一次重大的進步,都對社會生産力産生了巨大影響,給人類的生産和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變革。在當今世界,任何重大的科技創新都離不開科學創新的支撐,技術的進步不但為生産力也為科學創新提供了新的手段與動力,兩者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科學也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人們的價值觀和人們的發展觀,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的價值內涵還在不斷擴大。
他説,科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是倡導追求真理,鼓勵創新,崇尚理性質疑,恪守嚴謹縝密的方法,堅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則,強調科學技術要服務於國家民族和全人類的福祉。在科學技術的物質成就充分彰顯的今天,科學精神更具有廣泛的社會文化價值。在當代中國,富含科學精神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已經成為黨的思想路線,成為我國人民不斷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強大思想武器。
路甬祥表示,嚴謹的科學道德規範不僅有助於我國科技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且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中國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應該自覺履行科學的社會責任,珍惜職業榮譽,承擔起對科學技術後果評估的責任。中國科技界應當大力倡導求真唯實的科學精神,踐行我國科技界長期形成的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和嚴肅、嚴密、嚴謹的作風,促進誠實守信社會風氣的形成。
他認為,現代科學與技術正在醞釀著新的突破,它必將引發人類未來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等發生重大變革,同時也必然帶來新的道德倫理問題。但是,這些倫理問題並非是由於科技發展本身所致,主要是源於對科技的不恰當運用。倫理並不能成為人類放棄或者限制科技發展的理由。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必將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發展新的人類倫理準則。
路甬祥強調,只要加強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緊密結合,只要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只要不斷完善法律、規章、公約和規範,加強公眾對科技的理解和監督,只要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共同攜手,迎接挑戰,加強交流,充分合作,就一定能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科學和諧持續發展,一定能共鑄中國科技新的輝煌,建設創新型的國家。
隨後,鄭必堅作了題為“關於改革開放30年根本歷史經驗的若干思考”的報告,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根本歷史經驗,做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和總結。他指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一開始就是同現代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産力”的要求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我國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創造和積累了多方面的寶貴經驗。而所有這些經驗,從根本上説,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而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儘管涉及眾多因素,但歸根到底應是人的因素愈益深廣的解放,是人作為生産力主體和社會歷史活動主體的愈益深廣的解放。
他表示,我們今天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起點上總形勢的一大特點,就是“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思想解放的中心課題必定仍然是,也只能仍然是進一步解放中國人民的生産力。他説,當代中國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的根本要求,勢必將集中到進一步解放“三個力”上來:一個是創新活力,一個是創業活力,還有一個就是承受、抵禦和應對巨大風險的能力和活力。這就要求繼續推進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等各方面體制改革的全面改革。
鄭必堅認為,中國共産黨所開創的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的三十年,其所貢獻的最有價值的新東西,説到底,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生産力的社會主義”,一個“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一個“真正活躍起來,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的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最後強調,繼續一以貫之和旗幟鮮明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堅持和在實踐中繼續發展中國共産黨在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偉大新覺醒,這就是對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好的紀念。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首都高校的師生代表共700余人參加了當天的報告會。
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是由路甬祥和鄭必堅于2003年共同發起,並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77場主題報告會,曾培炎、陳至立、李肇星、熊光楷等高層領導,喬治•布什、基辛格、李光耀、拉斯穆森等外國政要,王大珩、吳文俊、李振聲等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獲獎者斯賓塞、楊振寧、庫爾特•蘭貝克等國際著名學者,應邀在論壇發表演講,就人們關心的政治、科技、經濟、外交、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學術研討和交流,在社會各界産生了良好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