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30年來我國衛生事業與國家改革開放步伐一同前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4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衛生事業合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一同前進,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30年來,我國衛生改革發展緊緊圍繞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這個目標,針對不同時期出現的群眾看病就醫的突出問題,用改革的手段解決好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取得了顯著成就。30年來,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群眾獲得服務的方便性明顯改善;醫療保險籌資體系初步建立,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問題得到緩解;醫藥生産、流通、監管更加規範,群眾基本藥物需求得到滿足;“中西醫並重”方針得到落實,傳統醫學惠及更多百姓;衛生法制化建設深入推進,群眾健康權益不斷得到保障。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産婦死亡率3個國際公認的綜合反映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達到了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有關人士認為,改革開放的30年既是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發展道路的30年,也是衛生工作不斷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取得成效的30年。衛生工作積累了重要的歷史經驗,需要在今後工作中牢牢把握,並不斷發揚。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必須堅持並加強黨和政府對衛生工作的領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衛生改革發展,用改革發展的辦法不斷解決新矛盾、新問題。衛生工作必須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作為最高使命;必須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將突出重點與統籌兼顧相結合,政府主導和引入市場機制相結合。

    從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間,我國衛生事業在不斷的改革中破解矛盾和難題,其中有成功也有不足,但目標只有一個——維護百姓健康。在舉國迎來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記者蒐集了一組醫療衛生領域有代表性的數字,並請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副研究員錢軍程進行了點評。

    三大健康指標:

    彰顯人民健康水平飛速提高

    數字:

    1981年,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為67.9歲,嬰兒死亡率為34.7%。;1991年,我國孕産婦死亡率為80/10萬,2005年,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升至73歲,2007年,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5.3%。;2007年,我國孕産婦死亡率降至36.6/10萬。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

    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産婦死亡率是國際上公認的衡量一個國家國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標,也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確定的目標指標。30年間,我國人均期望壽命提高5歲,嬰兒死亡率下降56%,孕産婦死亡率下降60%,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巨大成就最好的見證。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醫藥衛生服務體系,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衛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明顯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解讀:

    人均期望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指標,也是反映人口死亡率和各年齡別死亡率的綜合指標。過去30年間,我國人口期望壽命由1975年的65.0歲增加到1981年的67.9歲、1990年的68.6歲、2000年的71.2歲、2005年的73.0歲。在期望壽命增量中,45.2%歸因于60歲及以上老年人,39.6%歸因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下降。

    根據《2008年世界衛生統計》報道,2006年世界平均期望壽命為67歲,其中高收入國家平均壽命為80歲,中低收入國家為71歲。目前,我國平均期望壽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歲,比世界高收入國家低7歲。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人口的平均期望壽命有望進一步提高。

    兒童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標。兒童死亡率有兩個主要指標: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嬰兒死亡率由50.2%。下降到2005年的19.0%。、2007年的15.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991年的61.0%。下降到2005年的22.5%。、2007年的18.1%。。2006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71%。,嬰兒死亡率為49%。。與國際水平比較,我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城市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孕産婦死亡率是指年內每10萬孕産婦的死亡人數。我國孕産婦死亡率從1990年80/10萬到2007年36.6/10萬,下降了54%,其中農村地區下降59%。孕産婦死亡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孕産婦系統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尤其是農村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5年世界孕産婦死亡率為400/10萬,其中,發達國家為9/10萬、中高等收入國家為91/10萬、中低等收入國家為180/10萬、低收入國家為650/10萬。對比分析,我國孕産婦死亡率雖然離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但好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衛生總費用:

    “兩增一變”中的合理與不合理

    數字:

    1978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合計110.21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02%,其中政府預算衛生支出35.44億元,社會衛生支出52.25億元,個人現金衛生支出22.52億,所佔比例分別為32.2%、47.4%、20.4%。2006年,我國衛生總費用激增到9843.34億元,佔GDP的4.67%,其中,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分別為1778.86億元、3210.92億元、4853.56億元,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為18.1%、32.6%、49.3%。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

    衛生總費用反映一國當年用於醫療衛生保健服務所消耗的資金總量,分為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個人現金衛生支出三部分。政府預算衛生支出,指各級政府用於衛生事業的財政撥款,如衛生事業費、計劃生育事業費等;社會衛生支出,指政府預算外社會各界對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指城鄉居民用自己可支配的經濟收入,接受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時支付的現金。30年來,我國衛生經費總體表現為“兩增一變”的趨勢。兩增,即衛生總費用大幅度增加,增加近80倍;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例提高,提高1.5個百分點;一變,即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個人現金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發生明顯變化,政府預算明顯下降,個人支出明顯增加,政府投入由“大頭”變“小頭”,而個人支出則由“小頭”變“大頭”。

    解讀:

    作為國際通行指標,衛生總費用包括其籌集、分配和功能等環節,被認為是了解一國衛生狀況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全部的資金來自哪、如何分配、又流向何方?這是認識國情和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30年間,我國衛生總費用的年平均增長速度接近12%,三部分比例變化極大,既合理也不合理。合理之處在於,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增長的衛生總費用揭示了我國居民醫療保健需求的快速增長。不合理的地方在於,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雖然政府對醫療衛生投入加大,所佔GDP比例總體有所增加,但財政支出的增加和衛生費用總量的增加幅度並不平衡。衛生總費用總量增加更多來自於居民個人支付份額大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佔醫院收入的比重平均為30%以上,2000年這一比重下降到7.7%。2003年抗擊非典,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也僅佔8.4%。200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為6584億元,佔GDP的4.85%,是30年來的“峰值”,但其中政府投入僅佔17%,社會負擔佔27%,其餘56%由居民個人支付。

    政府投入水平畸低帶來一系列問題。典型表現是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出現過度市場化傾向。一些醫院靠貸款、融資購買高級醫療設備、修建病房大樓,相當一部分要靠患者負擔的醫療費用來償還,客觀上導致看病貴、看病難。

    衛生總費用構成比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段時期社會發展的特點。政府投入衛生佔比1978年為32.2%,之後逐年下降,于2000年達到谷底15.5%後開始反彈。改革開放前期,政府指導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入新世紀後,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逐漸受到重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衛生資源總量:

    數量和質量雙豐收

    數字:

    1978年,我國有衛生機構近17萬家,其中醫院9293家,中醫院447家;2007年,上述數字分別為298408家、19852家、2720家。1980年,我國有衛生人員353萬,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80萬;2007年分別為590萬、478萬。1980年,我國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2.85,醫生數1.17,護士數0.47;2007年,分別為3.66、1.54、1.18。1978年,我國衛生機構床位數為204萬張,2007年為370萬張。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

    衛生資源是指人類進行衛生活動所使用的社會資源,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國家、社會和個人對衛生部門綜合投資的客觀指標。包括衛生人力資源、衛生財力資源、衛生物力資源、衛生信息資源、衛生技術資源等。它是一個國家在衛生領域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等的總和,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集中反映。30年來,我國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衛生系統的服務和保障能力及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獲得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不斷提高。

    解讀:

    上世紀70年代末,衛生資源嚴重短缺,導致“看病難、住院難、手術難”問題突出。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資源持續增加,結構不斷優化。2007年,全國醫院床位總數比1978年增長81%,全國醫療衛生人員比1980年增長67%。目前,我國每千人口醫生、護士(師)數雖然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水平,但已超過了亞洲地區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衛生人力資源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目前,在所有衛生人員中,有194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5萬註冊護士。高層次衛生人才隊伍逐步壯大,目前全國醫藥衛生界兩院院士已達100余人,具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有23萬餘人。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以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刻苦鑽研、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實踐表明,醫療衛生隊伍是國家和社會值得信賴的隊伍,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價值和貢獻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必須看到,我國衛生隊伍的現狀與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的發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衛生人力資源總量不少,但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衛生人力資源分佈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城市衛生人才密集,農村衛生人才缺乏;東部地區人才密集,西部地區人才缺乏;大型醫療機構中人才密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才缺乏。此外,農村、社區和西部地區衛生人才隊伍以及職業化衛生管理幹部隊伍建設需要加強。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衛生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點是:適當增加衛生人員數量,重點調整衛生人力資源城鄉分佈、地域分佈和專業分佈,調整東西部衛生人才分佈,加大西部衛生人才建設和東部支援西部的工作力度,鼓勵、吸引高等醫藥院校畢業生面向農村、面向社區、面向西部就業服務。

    醫療服務工作:

    醫生忙了 效率高了

    數字:

    1981年,我國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為10.53億;2007年,這一數字為17.46億,所有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數超過28億。1980年,我國醫院入院人數為2247萬,醫院病床使用率為82.5%,2007年分別為6913萬、78.2%。醫生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1990年為5.5,2007年為6.0。平均住院日1990年為14.1日,2007年為9.8日。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

    醫療總診療人次數、醫院入院人數,醫院病床使用情況、醫生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平均住院日是衡量醫療服務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標。前兩者主要體現數量的變化,後者則展示效率的變化。上述指標30年來的變化説明,我國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增加的資源並沒有浪費,服務效率明顯改善。

    解讀:

    總診療人次數是指所有診療工作的總人次數。2007年,我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數超過28億,比30年前增加近20億人次,醫務人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1990年以前,受粗獷式管理模式的影響,我國雖然對醫療服務工作量化指標的統計比較明晰,但對醫生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病床數,平均住院日等衡量醫療服務效率的指標缺乏研究,因此缺乏相應的數據支持。從近10年,尤其是2002年以後的數據看,醫療服務工作量增加的同時,服務效率也明顯改善。比如,2007年我國醫生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為6.0,按每年251個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名醫生一年要比1990年多看125個病人。

    平均住院日是另一個衡量醫療服務效能的指標。2007年我國醫院的平均住院日為9.8日,比1990年縮短近5天,反映出醫院管理理念從單純規模擴張到“練內功”的轉變,客觀上起到了降低群眾醫藥費用的作用。目前,我國平均住院日已經與部分發達國家基本持平,如美國的平均住院日為7.9天,加拿大為9.4天,瑞典為12.5天,丹麥為10.1天,意大利為11.5天。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後,我國醫藥費用漲幅開始出現下降趨勢。門診病人醫療費用漲幅顯著下降,住院醫療費用從2006年起首次出現負增長。2006年人均門診費用上漲1.9%,人均住院費用下降1.1%,大大低於前4年的漲幅,是改革開放以後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如果考慮價格因素的變化,則門診醫療費用首次接近零增長,住院醫療費用首次出現負增長。2002年以後,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漲幅,均低於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漲幅。

    除了政府對醫療機構財政補助增加、推行新農合和醫療救助制度等政策因素影響外,醫療服務工作近年來出現的新氣象跟衛生系統自身的努力密切相關。衛生系統積極轉變觀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城市社區衛生為重點,醫療服務工作中一些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按照衛生部黨組提出的要求,全國衛生系統堅持從自我做起,從能解決的問題入手,積極想對策,謀發展,在體制機制沒有大的改變之前,通過挖掘潛力,加強管理,取得了階段成績。有關政策措施也已成為新醫改方案的重要內容。

    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接生婆”失業與網絡直報

    數字:

    1985年,我國孕産婦住院分娩率為43.7%,2007年為91.7%。1978年,我國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73.07/10萬,死亡率為4.86/10萬,病死率為0.20/10萬,2007年分別為272.39/10萬、0.99/10萬、0.36/10萬。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

    提高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水平、控制傳染病發病率是一個國家公共衛生發展的重點。我國歷來重視和關心婦女兒童健康問題,中國歷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傳統生育模式已經改變,實現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環。在我國歷史上,傳染病曾經是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上世紀50年代,我國因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死亡人數居於全國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2007年下降到第九位,並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消滅了天花和脊髓灰質炎等重大傳染病。我國雖然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但多年來已成功實現了大災之後無大疫。

    解讀:

    30年前,“接生婆”在我國農村是個很吃香的職業。每接生一個嬰兒,不僅能吃上一頓好飯,還會受到全村人的感激。但是,大多數“接生婆”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只憑經驗接生。如今,“接生婆”這個職業幾近消失。超過90%的孕産婦選擇在醫院生小孩,母嬰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30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免疫規劃,預防、控制以至消滅了許多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傳染病。自1978年開始,全國普遍實行計劃免疫,通過接種卡介苗、脊灰、麻疹、百白破4種疫苗,預防結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6種傳染病;2002年,國家將新生兒乙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5種疫苗預防7種傳染病;2007年,國家免疫規劃擴容,通過接種疫苗可預防15種傳染病。

    在30年中,我國基本消滅了絲蟲病,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無脊髓灰質炎”目標,“兒童白喉”已連續20年無報告病例。此外,我國還加大對艾滋病、結核病、乙肝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力度,對艾滋病病人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對結核病人實施以免費治療為核心的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我國曾是“乙肝大國”,自1992年以來,全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了3000萬人;2005年,國務院將乙肝列為重點控制傳染病;2007年,兒童乙肝疫苗三針接種率達95%以上,有效預防了乙肝的流行。此外,30年來,我國已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區不斷縮小,受危害人口逐步下降,發病患者顯著減少。

    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完善。尤其是2003年非典過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開始了一次躍進式發展。2004年起,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報告系統在我國啟動,實現了37種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傳染病疫情可在1天內從醫療機構報到國家疾控部門。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網絡報告率為100%,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網絡報告率為95.99%,鄉鎮衛生院網絡報告率為79.04%。

    醫療保障制度:

    八億農民看病有保障

    數字:

    2004年,全國開展新農合的縣(市、區)為333個,參加新農合人數8000萬,有7600萬人受益。2007年,上述數字分別達到2451個、7.26億、4.53億。2007年,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3億,城市醫療救助406萬人次。

    ——摘自《2008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點評:醫療保障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減震器。從2003年起,全國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目前已覆蓋90%以上的農業人口。實踐證明,新農合是我國農村衛生改革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現階段我國實現農民基本醫療保障的重要形式。

    解讀:

    “得了闌尾炎,白種一年田;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曾是佔我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看病就醫的真實寫照。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傳統合作醫療出現大面積滑坡,農民主要靠自費看病,經濟負擔沉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突出。

    200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03年起,中央和地方財政對新農合的投入逐年加大。到2008年,中央對中西部地區參加新農合的農民的補助為每人每年40元,地方財政補助也相應提高到40元,農民個人繳費增加到20元。如今,中西部農民基本實現了年人均籌資100元。目前,新農合製度框架及運行機制基本形成,新農合對農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顯現。從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國累計已有11.6億人次享受到新農合補償,補償資金共847億元。

    為解決貧困人口的看病就醫問題,我國建立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一部分貧困人口由政府資助參加新農合,進而可以享受到新農合的補償。到2007年年底,全國含有農業人口的縣(市、區)都已建立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與此同時,包括老人、兒童和下崗職工在內的2.4億名沒有任何醫療保障的居民也將享受醫保的“陽光”。2007年,國家選擇88個城市推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2008年已在200多個城市推開。此外,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已經覆蓋1.9億多居民,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也初步建立。各類保障制度已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為城鄉居民化解醫療風險提供了保護屏障。(健康報)

 
 
 相關鏈結
· 14部門要求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 十四部門要求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 內蒙古計劃在3年裏大規模建設基層衛生服務設施
· 陜西:大醫院將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 上海計劃為都江堰市培訓近800名醫學和衛生人才
· 天津市八項重要衛生改革舉措亮點解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