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會議
 
國土資源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邁出新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6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

國土資源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邁出新步伐

    加快構建共同責任機制,紮實推進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機制,初步建立開源節流機制,探索建立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機制

    記者從1月15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議上獲悉,2008年,國土資源部堅持改革創新,從工作實際出發,針對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礙的突出問題,推進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的建設,國土資源部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邁出新步伐,主要表現在:加快構建共同責任機制,紮實推進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機制,初步建立開源節流機制,探索建立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機制。

    加快構建共同責任機制。會同公、檢、法、監察、人事等部門,修(制)訂下發《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關於在查處國土資源違法犯罪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若干意見》、《關於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移送涉嫌國土資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和中央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部門執法聯動機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省級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堅持9部委聯席會議制度,強化了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指導和推動了各地整頓規範礦産資源開發秩序工作。

    紮實推進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機制。通過規劃、計劃、審批、供應等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全國礦産資源規劃》、《全國地質勘查規劃》經國務院批准實施,規劃統籌與管控作用得到強化。初步形成了差別化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管理辦法,對耕地保護、節約用地、補充耕地、執法監管等績效突出的12個省份進行了適當的指標獎勵。紮實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試點,發揮了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增加流量的積極作用。改進土地審批工作,核減不合理用地。積極參與房地産市場調控,提高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促進房地産市場結構調整。完善資源市場配置機制。提出了修訂《劃撥用地目錄》、擴大土地有償使用範圍的初步意見。嚴格落實工業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出讓招拍挂制度。全國全年土地出讓收入9600多億元,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600多億元。出臺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形成的礦業權有償處置辦法,推進礦業權有償取得特別是招拍挂出讓。全國收取礦産資源補償費100多億元、探礦權採礦權使用費和價款280多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9%和55%。

    初步建立開源節流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節約集約用地機制初步建立。完善用地標準,發佈了《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修訂了文化館、鐵路、石油、煤炭等行業項目建設用地標準。研究制定了《單位GDP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新增建設用地消耗考核辦法(徵求意見稿)》。發佈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規程,完成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浙江、湖南、山東等省出臺了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指導意見。廣東省、安徽省合肥市及湖南省長沙市黎托片區節約集約用地試點進展順利。清查出閒置土地2.6萬宗99萬畝,推動盤活存量土地。完善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機制,下發《進一步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礦産資源整合,研究起草資源回採率與礦業權配置挂鉤辦法,廣東等地開展了硫鐵礦循環利用試點,探索提高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下發《關於進一步增強公益性地質工作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起草《關於創新地質找礦運行機制的若干意見》,探索構建地質勘查新機制。部(地調局)與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安徽、黑龍江、雲南、福建、湖南等資源大省簽署地質找礦合作協議。開展大興安嶺、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地質找礦統一部署試點。內蒙古、雲南、陜西等深化地勘單位改革,完善內部管理和經營機制。完善地勘基金運行制度,地勘基金對商業性礦産勘查的帶動作用開始發揮。

    探索建立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機制。與科技部建立合作機制,組織申報和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啟動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和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災害監測、信息採集等勘查技術研發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召開200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與7個國家簽訂地質礦産合作協議,擴大了國際地質合作網絡。與商務部探索建立利用援外資金推進企業"走出去"進行地質勘查的工作機制。加快建設全球産資源信息系統,已收集30多個國家地質礦産和投資環境信息,為160多個單位提供了服務。(記者 張晏 呂苑鵑)

 
 
 相關鏈結
· 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強調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 08年全國"一張圖"本底工程數據庫建設已基本完成
· 徐紹史到中國地質調查局視察調研並看望幹部職工
· 徐紹史:礦業界應抓住時機 深化改革 創新機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