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村入戶現場工作會閉
——蔡武指出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深入推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
6月10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村入戶現場工作會在遼寧省瀋陽市閉幕。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太華,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文岳,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遼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江,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等出席了會議。
蔡武部長在會議上發表主題講話,對遼寧省積極探索適合遼寧本地實際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模式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説,自2008年10月以來,經過調研論證,遼寧依託廣播電視“村村通”網絡傳輸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資源,採用“進村和入戶相結合、廣播和點播相結合”的方式,在有條件的地區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與有線數字電視改造結合起來推進,讓廣大基層群眾在家裏用電視機就能收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資源。這種模式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開闢出了一條新路。“遼寧模式”實施以來,文化共享建設進程明顯加快,數字文化信息資源服務走進千家萬戶,受到了廣大基層群眾的歡迎和好評。“遼寧模式”成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繼互聯網模式、衛星模式、IPTV模式、鏡像模式、光盤/移動硬盤模式之後的又一重要探索。各地要學習借鑒遼寧省經驗,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廣開渠道,快速、全面推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不僅送到村,還送進千家萬戶,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
蔡武指出,要充分認識推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他説,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工程;推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方面,是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要基礎;要通過實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豐富公共文化資源的總量,帶動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改善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推進文化創新,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標誌性工程;作為新時期文化建設的創新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開闢了一條利用先進技術,傳播先進優秀文化的嶄新渠道,成為政府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激發了各級文化單位的活力,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成為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和喜愛的民心工程,對於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廣大群眾求富裕、求健康、求文明需求,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和諧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縮小城鄉差別、消除“數字鴻溝”、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利用覆蓋城鄉的服務網絡,在傳播知識信息、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開展國民信息技能教育、組織農民工下崗再就業培訓,以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可以發揮獨特而積極的作用,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
蔡武強調,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深入推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各級文化部門要充分認識工程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十一五”規劃建設任務按時完成。進一步加大數字資源建設力度,並完善共建共享機制,創新技術模式,做好資源傳輸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程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並切實做好服務,不斷擴大工程的社會影響。同時加強管理,努力建立工程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工程經費、設備、隊伍的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監督考核機制,不斷提高工程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並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和服務開展情況作為評價和衡量一個地區文化工作的重要標準,以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文化建設各項評估定級、表彰獎勵機制之中。
王太華局長、張少春副部長也在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王太華要求,各地廣電部門要緊緊圍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認識文化共享工程進村入戶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充分發揮廣電村村通網絡覆蓋面廣的優勢,努力搭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推動文化共享工程又快又好發展。張少春強調,加大對文化共享工程的支持力度,是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的重要內容。工程建設必須以資源建設為核心,增加吸引力。必須重視共享機制建設,特別是在基層實現公共設施的共享。必須加強對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明確責任,保障重點。張文岳書記在會上介紹了遼寧省近年來開拓進取,以老工業基地振興為契機,促進遼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情況,並對遼寧省推進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做了部署。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遼寧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和播出控制中心,並實地考察了撫順和鐵嶺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村入戶情況。與會代表對遼寧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實現文化信息進村入戶的成功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宣傳文化系統整合資源、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一大創新,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的理念,表示要學習借鑒“遼寧模式”,從各地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創新思路,加快推進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實現進村入戶的目標,讓廣大人民群眾早得實惠。(中國文化報記者劉修兵 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