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大項目構築濱海新區産業集群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1日   來源:天津日報

    局部高36米相當於十層樓高,蔚藍色,鋼結構。一走進開發區西區新一代運載火箭基地,就被六月驕陽下壯美的貯箱焊接裝配廠房所震撼。這是一期工程八座廠房中首座竣工廠房。未來大推力運載火箭焊接、拼裝等一系列製造工序都將在這裡完成。

    相距一公里左右開發區西區新業七街、新業八街之間,東方電氣天津科技風電科技有限公司23米高廠房拔地而起。標誌著全國最大的汽輪機生産企業四川東方電氣天津生産基地初具規模。

    在保稅區,即將交付首架中國總裝空客A320飛機的廠房,高35米……

    “像大火箭、東汽風電這麼高的廠房還是頭一次見到。標準化廠房一般是六到八米高。”一位從事過招商引資的年輕工作人員在項目現場告訴記者。

    廠房更高了,産品更大了,附加值不同了,走在濱海新區一處處繁忙工地總有新發現。“在昔日鹽鹼荒灘上整編現代産業體系,天津有了一個良好開局。 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建設和落地,成為天津建設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的奠基之作。”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説。

    “三高”項目開啟未來産業方向

    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高水平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是賦予這片熱土的功能定位之一。

    大項目作為突破口,濱海新區成為主戰場,天津這座老工業城市的“蝶變”速度和力度令人驚嘆。

    天津市委提出堅持以結構調整為戰略主線,以構築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産業體系為發展方向,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心環節,以建設高水平大項目好項目為主要支撐,調高調優第一産業、做強做大第二産業、大力發展第三産業。

    隨著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天津濱海新區,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能源新材料、輕工紡織、國防科技等具有“三高”特點的優勢支柱産業正在迅速崛起。

    據濱海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新區重點項目達到375個,總投資5200億元。前四個月投資50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20億元。其中不乏引領效應強、産業層次高、技術先進的項目“巨人”。歷史罕見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一些地區經濟遭受重創,這裡幾乎天天有新項目開工與之形成巨大反差。

    抓住國際國內産業轉移契機,千方百計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天津走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産業水平的特色路徑,濱海新區加快開發開放搭建起高層次産業框架。專家分析這批大項目瞄準世界産業發展主流,各自在其産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或具有潛在優勢,代表了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演進,從産業鏈低端向産業鏈高端攀升,從生産零部件向核心部件帶動總裝的發展方向。是中國新一輪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落地。

    大火箭、大飛機、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300萬噸造船、無人駕駛飛機、中芯國際、中興通信、大族激光、中糧集團基地……嚴格篩選一個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産業項目,加快了天津濱海新區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建設的步伐,推動現代新型産業體系在濱海新區展開。據統計,在天津80項重大工業項目中,高新技術産業項目佔總投資的近50%。 截至今年4月,35項自主創新重大産業化項目,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8.3億元,上繳利稅11.5億元。新區除建設之中的航空航天産業外,七大優勢産業總産值佔新區工業總産值75%。

    丹麥企業維斯塔斯日前在開發區增資9000萬美元。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全球最大風電設備製造商為何選擇此時再次增資?其負責人回答:“現在對於投資新能源行業的籌資困難問題仍然存在,但從長遠來看,我們堅信在中國投資可再生能源將擁有輝煌的未來。” 

    大項目激活特色産業集群

    大項目産生“大項目效應”,激活新的産業格局。

    全球領先的檢測認證公司SGS集團在開發區西區建設亞洲首家風機葉片第三方測試中心。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公司五次增資在濱海新區建中國重要的生産基地。全球最大風輪機、變速箱廠商漢森傳動投資3億歐元的企業已建成投産……

    大項目“滾雪球”般聚集50家世界和國內風電行業知名大公司和一批相關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形成以風電整機為龍頭、零部件配套為支撐、風電服務業為基礎的新能源産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風電産業聚集地,世界風電産業中心。

    伴隨空客A320總裝線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天津的航天航空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發展,一條涉及航空研發、航空製造、航空物流以及航空金融等多個行業為一體的航空産業鏈正迅猛發展。截至目前,有70多家企業代表前來新區洽談合作,有30余家企業已經確定落戶。

    濱海新區與國防科技大學6月9日簽署合作協議,確定在開發區共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和基礎軟體工程中心及産業化基地。預計今年底開始投入運營,全部建成後可帶動形成年産值100億元以上的信息産業集群。

    大乙烯項目建成後生産高質量成品油、乙烯等化工基礎原料、液化氣等産品數量將實現爆髮式增長,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並帶動下游産業及配套工程投資約1000億元。

    關聯企業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塊狀經濟”有利於打造強勁、持續競爭優勢。“塊狀經濟”核心項目,具有延伸帶動,吸引更多配套資金、配套企業特有優勢。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天津正在培育形成新型産業集群。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外包等新的産業高地,産業集群,産業鏈正在濱海新區勃興。

    “傳統優勢産業優化提升,新興産業快速成長,濱海新區以優質大項目為龍頭,聚集形成天津特色現代産業集群,使發展中國經濟第三極呈現全新跡象。”周立群觀察。

    與一些城市的産業群落相比,“創新”成為天津濱海新區産業集群模式關鍵詞。天津濱海新區相關資料顯示新區現有各類研發機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將近200家,博士後工作站52家,正在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産業園,國家生物醫藥創新園,民航科技産業化基地等20多個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啟動實施了一大批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總産值比重達到47%。

    一定意義上説,未來區域經濟的競爭,就是産業集群的競爭。對外形成一個整體品牌,乃至一種産業文化現象。

    産業基礎雄厚的天津曾出産中國第一隻手錶,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台電視機。高端機械錶,現代中藥,鋼管鋼材,高檔汽車,手機等標誌著天津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堅實腳印。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建設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天津濱海新區將交出怎樣的産業答卷?

    今年6月底,天津濱海新區將交付國內首架空客A320飛機。

    5年後,中國第一台大推力火箭將從天津下線。

    超級計算機,無人駕駛飛機,直升機,大型風力發電裝備,重量級船舶,新型太陽能電池等一大批中國驕傲“天津造”將從這裡銷往海內外市場……

    “三個一批”實現可持續發展

    “投産達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儲備申報一批”。在當前全球經濟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濱海新區經濟依然保持良好勢頭得益於構建起“三個一批”項目體系。

    “濱海新區在大項目工作上突出重點,滾動發展,保證項目建成一個、達産一個、見效一個。竣工投産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引領效應開始顯現。”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銳鋼説。濱海新區資料顯示2008年空客A320總裝及配套、三星手機擴能、金耀生物工程工業園、天鐵冷軋薄板、華宇航空貨棧等97個重點産業項目竣工投産,當年新增産值和主營業務收入近1200億元。竣工投産項目産能2009年將進一步釋放。

    據介紹,為確保重大項目競相發展的格局,積極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同時,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地儲備大項目。不斷拓寬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式,全力引進一批又一批的大項目好項目。盯緊世界企業500強、盯緊中央大企業、盯緊國家科研院所、盯緊國內大集團和民營企業,使項目總量不斷增加,項目質量不斷提高,努力構築新區産業發展新優勢。塞拉尼斯煤化工、陶氏化學、中國高清文化産業園、華旗資訊北方研發製造基地、德信通訊、安道斯研發中心和總部等 “第二梯隊”,“第三梯隊”項目源源不斷。目前已儲備了130多個重點産業項目,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

    中石化百萬噸乙烯、新泉海水淡化、西飛A320飛機機翼組裝、北疆電廠一期等170多個重大項目都將在今年竣工投産,當年可新增産值和主營業務收入約1300多億元。

    日前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向全市人民徵求意見稿)提出濱海新區實施“一核雙港、九區支撐、龍頭帶動”發展策略。“濱海新區産業按此設想分區佈局,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東濤説。

    據悉濱海新區及各功能區、行政區為入區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括財稅支持、金融支持、科技服務支持、政府服務支持,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的投資環境。鼓勵和吸引各類中小企業進入重大産業項目配套體系。完善産業鏈,促進産業集聚。

    “三個一批”要堅持不懈抓,天津經濟社會才能又好又快發展,濱海新區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實力、競爭力和發展後勁。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增強了天津的吸引力、輻射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大項目好項目不僅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就業開闢了廣闊空間。據有關部門測算,全市已建和在建重大項目,可以提供6萬多個就業崗位。

 
 
 相關鏈結
· 天津濱海新區將再獲50億元開發建設專項補助資金
· 張高麗強調:推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取得更大進展
· 中航工業直升機總成基地在天津濱海新區正式開工
· 第八屆中歐工商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