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識 落實重大疾病控制項目
堅定信心 加快疾病控制能力建設
——在落實2009年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衛生部副部長 尹力
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醫改工作進入了全面實施的階段。6月18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啟動了“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今天,我們召開落實2009年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管理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領會中央文件精神,貫徹落實2009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要求,紮實做好醫改方案提出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促進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全面、快速、可持續發展。
下面,就落實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做好當前疾病防控工作,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我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落實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的重要意義
(一)落實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是推進醫改的基本要求。
中央有關醫改文件明確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構成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四大體系之一,這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從理念到體制的重大變革,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疾病預防控制是公共衛生工作的基本內容,關係人民群眾健康,造福千家萬戶,是保障國家社會穩定,維護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抗擊非典取得重大勝利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提高了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視,將預防控制疾病、保護群眾健康,作為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具體體現,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目標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有力地促進了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醫改方案提出,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和國家免疫規劃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並且從今年開始新增或加強“補種乙肝疫苗項目”等6項重點工作。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當前推進醫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關鍵內容,也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踐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保障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重要舉措。
(二)落實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是對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的檢驗。
2003年中央決定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功能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近年來,在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健全法制、明確職能、落實責任、完善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改善了工作環境。同時,通過加強科學管理能力和業務培訓,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實驗室檢測檢驗、生物安全監管等方面能力上有了明顯提高。以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專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主體、以縣級以上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任務的醫療機構為輔助和以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功能不斷完善。
近年來,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能力不斷加強,這與各級政府財政支持密不可分。2003-2008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約338億元,其中,用於疾病預防控制的項目經費約190億元,佔中央財政公共衛生專項資金投入的56%。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的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達126億元,一年的投入相當於2003年以前投入的總和。2009年,儘管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中央財政仍大幅度增加了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安排了246億元,比去年增長了近1倍。在已經啟動的6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裏面,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實施的項目有3個,分別是“補種乙肝疫苗項目”、“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農村改水改廁項目”。同時,還有“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乳腺癌篩查部分的工作。為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工作,衛生部、財政部還啟動了“擴大流感監測網絡補助項目”第一期工作,第二期工作已經基本確定,即將啟動。中央財政已安排2億多元用於第一期項目,第二期項目資金也正在協調落實中。此外,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的艾滋病、結核病、國家免疫規劃等繼續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啟動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對於資金已經落實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衛生部已經下發了項目管理方案,任務明確,目標具體。能否嚴格按照項目管理方案抓緊制訂落實各地區項目工作計劃,加快項目執行進度,管好、用好項目資金,確保如期實現2009年各項工作目標,發揮項目效益,使群眾得實惠,已經成為當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對此,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全力以赴。
二、切實落實重大疾病控制項目,確保群眾及時受益
(一)關於補種乙肝疫苗項目。
乙肝疫苗群體性預防接種活動從今年開始在全國各地同步展開,為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種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的兒童實施接種。接種原則是根據既往接種史,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對既往未完成免疫劑次的人群,只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
根據《關於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通知》確定的部門職責,衛生部門主要負責乙肝疫苗接種項目的組織實施,疫苗和注射器供應、技術培訓、指導、督導和評估工作。主要任務:一是要做好社會動員和宣傳。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營造良好的接種實施氛圍。宣傳活動重點是告知接種活動的意義、接種對象、接種時間和地點等,採取當地群眾最易於接受的方式、文字,使受種者獲取準確的信息。各地要針對重點人群,採取針對性強的宣傳方式,提高公眾的知曉率。二是要做好接種人員培訓工作。縣級及以上免疫接種活動的培訓應于接種工作開展前1至2個月完成。縣級以下所有參加免疫接種工作人員的培訓應于該工作的宣傳和摸底前完成。原則上由省級培訓到縣級,縣級培訓到村級。三是要指導當地做好目標人群的摸底工作。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負責對摸底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應于2009年的9-10月開展摸底登記工作,摸底結果匯總後於10月31日前上報衛生部,同時抄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摸底工作中要注意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史應結合接種證、接種卡以及家長回憶情況綜合判斷。四是要嚴格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工作。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嚴格估算疫苗使用量,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注射器的招標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疫苗的分發、運輸和使用記錄。五是要採用以定點接種為主,同時輔以巡迴、入戶接種等多種接種方式,同時根據接種目標人群數量適時採取增設臨時接種點,或延長接種門診和接種點的服務時間等措施,確保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工作的接種質量和較高的全程接種率。各地可根據目標人數免疫接種過程中,一旦發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應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等法規規範規定,及時報告並開展調查、診斷和處理工作。
各地在做好乙肝補種項目的同時,要繼續實施以免疫預防為主、防治兼顧的乙肝防治綜合措施,抓好新生兒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落實《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目標任務,繼續對2002年乙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以後出生的兒童開展查漏補種工作,進一步提高接種率。
(二)關於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
2009年開始實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項目,主要目的是落實以改爐改灶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保證如期實現《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04-2010年)》目標,進一步擴大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範圍,建立可持續防控機制,逐步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
衛生部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負責制定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項目管理方案;組織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各項目省衛生行政部門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組織成立由相關部門參加的項目領導小組及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項目組織、協調、技術指導和督導,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並做好效果評估工作。
各項目省在完成防治需求基線調查基礎上,優先在政府重視程度高和群眾參與意識強的病區選取病情較重的病區村,實施整村推進改爐改灶。保證群眾使用有排煙設施的爐灶或選用電、液化氣等清潔能源,有效控制和消除室內空氣氟污染。對確定項目實施範圍和對象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在改爐改灶前,應與項目戶簽訂知情協議書。同時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進一步拓寬健康教育的普及面,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及性,讓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知識進村入戶,改變群眾不正確的燃煤方式和生活習慣,不斷提高病區群眾主動參與改爐改灶的積極性,形成群防群控的社會氛圍。
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好改爐改灶方式。根據基線調查結果,合理確定項目村改爐、改灶和改煙管(包括電炊具、燃氣灶)的方式及數量。二是確定好爐灶技術參數。各項目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防病需要,結合群眾生活需求和習慣、政府補貼和群眾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本省改爐改灶的技術參數。三是做好爐灶的安裝工作。對改爐改灶的技工進行技術培訓,按照改良臺灶的技術參數認真實施改爐改灶工程。四是做好合格項目戶的驗收工作。各省改爐改灶結束後,要逐戶驗收爐灶,驗收內容包括戶主的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知識知曉率,爐灶的正確安裝和使用等情況,並將合格項目戶張榜公佈無異議後,登記造冊。
各級衛生部門一定要加強對改爐改灶病區的防治效果評價監測,積極探索防治工作後期管理的有效方法,為逐步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做出貢獻。
(三)關於農村改水改廁項目。
衛生廁所是農村基本的衛生設施之一。為加快農村改水改廁進程,改善農村環境衛生,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和對已建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特別是氟砷病區農村防病改水工程進行水質衛生監測。
對於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建造,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於無害化衛生廁所地下部分建設。地下部分應包括貯糞池、便器、廁屋地面(腳踏預製板)。各地從全國愛衛辦推薦的三格化糞池、雙甕漏斗式、三聯式沼氣池、糞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衝式、雙坑交替式等6種類型廁所中選擇適宜類型。在建設無害化衛生戶廁過程中,要注重通過改廁帶動農村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
對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進行水質衛生監測,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於水樣水質檢測成本費用。監測重點內容包括工程基本情況和飲用水水質監測情況。
在項目組織實施中,衛生部成立國家級工作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項目省(區、市)衛生部門成立由愛衛辦為主的工作組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主的技術組。其中省級愛衛辦要按照國家級項目管理方案,合理制定本省份項目實施方案,包括制定目標、確定範圍、組織形式、工作計劃、監督指導和落實地方配套資金,細化項目任務,落實分配村組,做好項目的管理、監督和協調工作,保證項目的進度和效果。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技術指導部門要按照國家級技術方案要求,指派專人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培訓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保證工程建設和監測工作質量。
改廁項目實施過程中,地方各級對款物發放要有清楚詳細的記錄,到戶物資應有領取人簽名;土建工程有明細預算和決算;檔案資料齊全,以備檢查。農村飲水安全水質衛生監測樣品採集與檢測、分析、評價要有詳盡的記錄。
各地要從推進醫改工作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資金、協調配合、認真實施,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工作。
(四)關於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項目。
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從2009年開始實施,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其中乳腺癌檢查項目由疾控局具體負責,該項目的總體目標旨在通過宣傳、健康教育和為全國35-59歲農村婦女進行“乳腺癌”檢查等方式,提高“乳腺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多部門協作、區域醫療資源整合、全社會參與的婦女“乳腺癌”防治模式和協作機制,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廣大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水平。
乳腺癌篩查項目實施的關鍵:一是要加強項目的組織實施。衛生部和全國婦聯共同成立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工作領導小組,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婦聯等相關部門組成本地區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明確檢查機構的職責。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互相合作,共同做好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人員培訓,數據分析、匯總、上報等工作。三是嚴格檢查工作流程。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乳腺癌”檢查的初篩工作,同時對高危人群及初篩陽性與可疑者進行彩超檢查。指定的縣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對超聲檢查結果為可疑或陽性的婦女提供乳腺X線攝影檢查。
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是新增項目,各級衛生部門要加強質量控制工作,規範操作流程,復核檢查結果,定期召開質控工作會議。同時要利用好檢查結果,做好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乳腺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範化的工作機制。
各地衛生部門要主動、及時地向政府領導彙報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的各項安排和要求,積極努力爭取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充分動員,建立健全多部門參加的重大疾病控制項目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協調機制。要根據中央的部署,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完善項目管理方案,嚴格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完善項目設備、物資採購制度和流程,要保證公開、公正、透明。要建立健全符合實際、富有成效的監督管理制度、績效評價機制,積極主動尋求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的指導,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結余資金的管理。要嚴格按照項目管理方案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督促項目單位加快項目執行進度,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任務,儘快發揮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