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龍裏縣水橋為起點,一條長20.4公里、寬80米的城市大道正在建設中,這條大道將接貴陽油榨街——小碧的城市幹道。通過城市幹道的連接融入貴陽經濟圈核心區域,是龍裏縣實現與貴陽“聯體”發展的重要步驟。
龍裏依託“大貴陽”帶動和“貴陽經濟圈”輻射加快城市化,只是貴州省實施大中城市發展帶動戰略的一個縮影。作為貴州省“以大帶小”要優先發展中心城市的戰略部署,貴陽、遵義、六盤水等地都已展開一系列擴容和發展的“城市運動”。
為了打造“大貴陽”,貴陽對支撐其城市發展的路網結構正在構建中:在三環以內形成新的城市規劃區,形成4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區域和400萬人的聚集空間,並按照“暢通工程”規劃,實施“三環線十六射線”城市骨幹路網系統規劃,建設北京西路、花溪二道等道路,形成老城區、金陽新區與其他區、市、縣聯通的快速通道體系。
作為遵義市實施“東擴西控”的重要舉措,備受關注的新蒲新區於今年5月已掛牌成立,該市構建200萬人口大城市框架已拉開序幕。目前,該市以快速鐵路新火車站片區和南部工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向形成東西擴張、南北發展的城市建設新格局邁進,並就老城區與新火車站片區、新蒲新區之間的道路網絡和片區開發的有效連接展開了規劃。
按照大城市發展目標,已完成第三輪城市修編的六盤水城市面積將增大一倍,為了實現該目標,該市採取統一協調、分片區建設的戰略,加快鍾山開發區、雙水、鳳凰、德塢等新區開發建設,並向東、南、西三個方向快速拓展中心城規模。
“十一五”時期,人口快速流動使接近於中等城市規模的興義、凱里、銅仁、畢節、都勻等六個小城市迅速發展成為中等城市。小城市(鎮)規模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縮小,貴州省人口板塊也發生急劇變化——大中城市城鎮人口占全省城鎮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25%驟然提高到目前的43%。
一組分析貴州省大中型城市的經濟帶動力數據表明,大中型城市城鎮居民總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就拉動GDP增加3.01個單位,明顯高於全省城鎮居民總收入對GDP的拉動值——2.41個單位。
實施大中城市發展帶動戰略,為貴州加快推進城市化開啟了新的一扇大門。(記者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