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中國計量史》編撰工作座談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實驗基地召開,標誌著《新中國計量史》編撰工作正式啟動。
據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王大珩、王以銘、張鐘華等老專家、老領導曾聯名致信國家質檢總局領導,建議搶救性地編輯整理新中國計量史料。後經總局計量司確定,由中國計量院、《中國計量》雜誌社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史料的收集、整理、編撰和出版工作等事宜。
據編撰實施工作負責人、《中國計量》編委會副主任陸志方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計量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混亂的計量制度過渡到具有完備的法制計量、科學計量、工業計量體系,由簡單的度量衡計量擴展到現代的十大計量領域,無一不體現出計量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於種種原因,我國還未能系統地編撰一部完整、權威的計量史記類書籍。陸志方表示,蒐集整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計量資料非常困難。新中國成立至今,特別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計量史料散失十分嚴重。大量的文獻、資料散落于一些部門、單位和民間,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珍貴的史料遺失、損毀現象越來越嚴重,一些親歷過計量重大歷史事件或過程的人士越來越少,因此搶救正在失散的計量史料,編撰、出版《新中國計量史》刻不容緩。
與會的老領導、老專家建議,在修史的過程中,要將計量技術和計量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考慮到計量技術又要與其他科學技術不同,具有法制性、科學性與服務性,還應突出我國在世界範圍內領先、獨創的成果,以生動的人物和史實反映出計量的重要作用和計量人的精神,體現出計量工作對我國科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