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和上海醫學會涉外醫療研究會(籌)共同主辦“高端醫療服務與建設”專題國際研討會。上海市衛生局局長徐建光介紹,儘管上海市醫療機構總量充足,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完善、佈局較合理,醫療資源配置水平較高,部分指標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是有規模、有影響的醫療機構不足500家,能開展高端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不到30家。上海市現階段仍將鼓勵公立醫療機構適度發展高端醫療服務。
所謂高端醫療,既涵蓋服務對象的高端性,也包括服務質量的高水平。與會專家表示,隨著上海建設國際大都市進程的加速,打造一流高端醫療,應成為構建現代服務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海市衛生局的統計顯示,2008年上海市共有各類各級醫療機構2723所,每千人床位數為7.03張,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3.68人、註冊護士3.51人。徐建光説,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完善之時,市民將有更高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此同時,外籍人士和國內高收入人群,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旺盛。高端醫療的市場容量將日漸增大。
然而,申城的高端醫療供給與巨大的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去年,上海市19家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完成門急診總人次27.3萬,住院及手術人次1.2萬,業務總收入為19.4億元。目前,公立醫院中,34家三級醫院開設了特需門診,核定設置2729張特需病床;50家二級醫院開設特需門診,55家設置了1522張特需病床。2008年業務總收入為19.8億元。有關專家保守估計申城高端醫療市場需求在106億元以上。“高端醫療還遠未形成規模,發展水平可謂滯後。”
專家認為,從硬實力來看,申城醫療的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2000年至2004年,上海市SCI醫學論文總數為6299篇,低於北京,更低於首爾、東京、波士頓等地;醫學界的交流也欠活躍,2000年至2004年,上海市僅召開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四次;商業保險這一環節,在上海市開展高端醫療的機構內還相當薄弱。從軟實力來看,行政部門審批的效率過低、成本過高,限制了社會辦醫的規模;對引進外資進入高端醫療市場,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至於引進外籍醫務人員、配置大型醫療設備、開展專項技術等方面,更存在體制機制上的種種障礙。
對於如何突破高端醫療的發展瓶頸,與會專家給出了許多建議,如可在適當保留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的同時,大力發展高端醫療機構。徐建光説,高端醫療屬於消費産品,以市場提供為主,但政府的責任不能缺位。政府將主要在制定規劃、審查標準以及監管三方面來引導。具體包括,政府將把高端醫療納入醫療機構設置的總體規劃,為其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對公立醫院內的特需服務,政府將以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進行篩選;允許部分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國外優秀醫療集團開展合作;通過完善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實現申城高端醫療規範、有序、健康發展。(資深記者 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