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在京召開 汪民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8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10月25日~28日,以“青年地球科學家為社會服務”為主題的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召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出席並作重要講話,他鼓勵青年地球科技工作者積極服務社會,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全國政協原秘書長、原地質礦産部部長、中國地質大學首任校長朱訓,國際地科聯前主席、原地質礦産部副部長張宏仁,中國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孟憲來,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市教委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和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會議。國際地科聯、國際地球年國際委員會、歐洲地質調查局聯盟、美國地質學會、倫敦地質學會等國際地學組織機構代表以及歐盟、坦桑尼亞、澳大利亞、意大利駐華大使等應邀出席會議。

    汪民代表國土資源部對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祝賀,對來自全球的青年科學家參會代表表示歡迎。他説,本次大會為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的交流互動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各圈層演變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對象的基礎學科。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地球科學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廣闊,作用越來越凸顯,地位越來越重要。地球科學日益增強的系統性、集成性以及寬領域、大學科的特點,使其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世界範圍的交流與合作。

    汪民説,青年地球科技工作者的發展影響甚至決定著地球科學的未來,他向青年地球科學家提出四點希望:第一,堅持刻苦鑽研,秉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深入探索地球奧妙,深刻把握科學規律,不斷提升人類對地球的認知程度和地球科學的整體水平。第二,始終銳意創新,充分發揮青年地球科學家思維敏銳、思路活躍、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特點和優勢,成為地球科學創新的重要推動力。第三,不斷深化合作,開展廣泛的交流,建立長期的聯絡,共促地學繁榮,更好地實現地球科學肩負的多重目標、繁重任務以及更大的突破,推動“上天、入地、下海、探極”這些人類宏偉目標躍上新的層次,創造新的輝煌。第四,積極服務社會,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切實增強服務能力,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生産生活提供資源、環境方面的全方位、強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本屆大會是世界地球科學領域青年科學家最高級別會議,目的在於為世界青年地質科學家搭建一個學術交流與展示的平臺,藉以推動青年在國際地質科學交流中扮演更活躍的角色,激勵青年在其研究領域深入探索。大會分為口頭報告會、海報會議、圓桌討論會議、虛擬圓桌會議和學術展覽等多個部分。其中,口頭報告會和海報會議的主題分別指向國際地球年的十個分會主題:地下水,地質災害,地球和健康,氣候,資源,大城市,深部地球,大洋,土壤,地球和生命,青藏高原的隆升、變遷和全球變化,數字地球工程和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等。圓桌討論會議的主題為未來地質工作者的科學挑戰、科研與教育規劃——解決高等教育階段地球科學教學的可持續性,職業規劃——青年地球科學家事業之初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思考著的地質科學。

    會議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調查局等24個單位承辦。近40個國家的300多名青年地球科學家參加會議。(記者 王 博 滕 艷) 

激發活力 凝聚合力——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綜述

    10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會議交流中心,300名青年地球科學家,來自全球40個國家,不同的皮膚,不同的裝束,不同的語言,但是在他們的臉上,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青春活力。

    現代地質科學走到今天,已經存在了200多年,而將地質與地理、生物、天文、氣象聯絡在一起的地球科學只有20年曆史。一個古老的科學,演變成年輕的科學,在積澱了豐厚的經驗之上,添加了新鮮的血液。此刻,對於地球科學,活力元素的分量加碼,而對於青年科學家,地球科學讓他們産生創造的衝動。

    産生:青年人自發與自覺

    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萬力的介紹,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緣起于2008年在挪威召開的第33屆世界地質大會。

    就在這次會議上,有感於古老的地質學在地球系統科學方向的最新發展,來自10多個國家的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在老一代科學家的支持下,自發組織成立青年地球科學聯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沉積學專業在讀研究生王猛當選為該聯盟的副主席。

    這次會議決定,2009年10月舉行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YES)會議,並以此作為中國國際地球年閉年之際的一個大型學術活動。各國代表通過投票決定,首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YES)會議主辦地,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現代地質科學在200多年間産生了一批批地質大師,他們用自己的科學成果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長期的積累實踐,使得這些地學家形成了不同的交流平臺,但是對於年輕人,存在交流的缺失。地球科學發展到今天,在全球各地,有一批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他們高學歷、有抱負、有闖勁,但是缺少學術交流的平臺,難有發言的機會。

    對於平臺的呼籲,就在這樣的時刻産生,並且首先産生在學校。

    為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近年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採取了各項措施,有意識地為學生打造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包括組織學生去國外實習,如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與南韓互換學生培養,外派留學生到俄羅斯、加拿大、比利時等,該校還設置了名師講堂,邀請業界外國名師進行短期講學、科研教學交流等。2008年,為了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第一屆中日研究生論壇在日本築波大學舉行。今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又舉辦了第二屆中日研究生論壇,其中,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規模更大、層次更高。

    地球無國界,地質現象無國界,地球知識全球化,這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地球科學發展到今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正如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所説,這樣的一個對未來有重要意義的大會能在中國召開,本身就表明中國地學成果已經得到全球認同。

    意願:青年的肩上託付著未來的責任

    舉辦世界青年科學家大會,不僅是交流的需求,更有責任感成分在內。

    進入21世紀,地球科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資源和環境問題,直接關係人類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以及怎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大會上,青年人把關注點恰好放在了這些挑戰性的地球科學前沿課題上,他們用報告的形式探討國際地球年關於地下水,地質災害,地球和健康,氣候,資源,大城市,深部地球,大洋,土壤,地球和生命,青藏高原的隆升、變遷和全球變化,數字地球工程和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等十個主題,他們以圓桌會議形式討論未來地質工作者面臨的包括自然災害、氣候變化、能源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科研與教育、實踐和理論的結合、職業規劃等諸多挑戰,他們甚至探討女性地質工作者的工作,思考地質科學和哲學思維的聯絡等等。

    青年人的特點就是熱情,而參會的青年代表,把青春活力與科學精神和責任感聯絡到一起,充分展示了後生的力量。

    記者採訪到這次會議發起人、地大(北京)碩士研究生王猛。他説:“本次會議是中國國際地球年閉年之際的一個大型學術活動,對於青年地球科學工作者的意義不言而喻,也有地球科學的明天屬於年輕人的寓意。青年地球科學家是地球的未來,我們想通過這次會議,表達年輕人的一種願望,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明天。”

    國際地科聯副主席傑克卡溫特説,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會議是在國際地科聯和國際地球年執行委員會的共同支持下成立的,是世界範圍內第一次最高級別的青年地球學家會議。目標是為青年地球科學家搭建一個學術交流與展示的平臺,藉以推動青年在國際地質科學交流中扮演更活躍的角色,激勵青年在其研究領域深入探索;並最終建立一個青年地球科學家、領導人和政策決策人的網絡,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建立長期聯絡和可能的雙邊關係的建立提供基礎。他説,第一屆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大會意義重大,期望這個大會的活動給全球青年科學家們一個永久的、寬闊的舞臺,與國際地科聯建立良好的合作,同時給國際地科聯提供支持。

    希冀:讓地球科學更好地服務未來

    “我們也曾年輕過”,有位應邀參加這次會議的中年外國科學家在演講時非常羨慕地看著台下一張張年輕的面孔説。他説,20年前,他也像這些年輕人一樣有美麗的理想和創造熱情,他希望青年科學家能夠用這樣的熱情和幹勁在現代地球科學領域作出成就。

    張洪濤心情一樣激動。20多年前,他曾經和一批其他幾個熱血青年以同樣的熱情和理想組織發起了“青年地質工作委員會”。20年過去,當年的“青工委”成員,如今成材成長,成為中國地質科學研究、教育及管理中的棟樑。從會場走出來,張洪濤説自己感慨很深。他説,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一代青年人,有全球的視野,有憂國憂民憂地球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感,他們把個人命運與國家甚至全球命運聯絡一起,他們的熱情和信念非常可貴。地球科學的研究需要積累,而把地球作為系統來研究,正是前沿科學,青年人在這個領域對信息和知識的交流如饑似渴,而目前的交流平臺還沒有滿足需求。這次大會,開了一個好頭。

    國際地科聯前主席張宏仁對青年人寄予幾點希望。他説,青年地球科學家第一要有遠大志向。地球科學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科學要發展,這個前景靠老一輩肯定是不行了。社會上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需要年輕人去解決,希望他們能夠發奮努力,有所作為。第二,希望他們不要錯失年輕這一良機。年輕的這幾年一晃也會很快過去,抓住這個時機就能幹很多事情,而且年輕人經常會想出一些創造性想法。第三,要成為一個真正好的科學家,就必須跑野外。光有計算機,光有全球定位系統是不夠的,這些都很重要,對工作有幫助,但是這都替代不了野外工作,從本質上説還是要跑野外。另一方面,年輕的時候跑野外也是最合適的。(記者 趙 凡 王 博 騰 艷)

 
 
 相關鏈結
· 國土資源部發佈《國土資源標準化管理辦法》
· 國土資源部發佈前三季度國土資源有關統計數據
· 國土資源部等12部門將推進礦産資源開發整合工作
· 國土資源部長:應維護公平自由開放全球礦業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