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辦,麥肯錫公司協辦的中國壽險發展與監管高層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保險機構、銀行、學術單位的參會代表超過200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先生出席會議併發表演講。他指出,當前要認真反思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一年多來的深刻教訓,總結壽險業結構調整一年來的經驗和成效,研究促進壽險業科學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為今後一個時期壽險業發展和監管工作指明方向。
陳文輝指出,要充分認識壽險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中國壽險業正處於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保費收入增長全球最高,2002-2008年壽險保費收入年均增長28%。中國已逐步成為令世界矚目的新興壽險業大國,2008年中國壽險保費收入的國際排名達到第6位。保險公司實力不斷增強,無論是個體還是總和,中國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經居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壽險公司已經成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和投資標的,對於資本市場起到了重要的穩定器作用。儘管如此,保險業資産佔金融業資産的比重2008年底僅約為5%,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明顯偏低,中國保險業特別是壽險業還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陳文輝指出,壽險業在快速發展中要正視面臨的挑戰,繼續堅定不移地調整結構,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06至2007年,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和保險公司快速發展的需求,帶動投資型保險業務超常發展,使經由銀行渠道銷售的投資型保險業務迅猛增長,而體現壽險業核心優勢的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業務發展相對滯後,壽險業務結構失衡,壽險核心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到了2008年上半年,行業發展出現過熱的跡象,面臨著大起大落的風險隱患。針對壽險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保監會在認真分析形勢的基礎上,2008年8月起果斷採取了統一行業思想、加強窗口指導、強化償付能力監管、政策引導、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加強前瞻性研究等一系列應對措施,引導壽險業主動進行結構調整,回歸保障本質,防範風險。目前,結構調整工作推進順利,成效明顯,壽險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低迷的影響,整體償付能力充足,財務和經營比較穩健,風險基本可控,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2009年1-9月,我國壽險業總保費收入6249億元,同比增長4%,資産規模3.1萬億元,利潤總額369億元。前七大壽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總和達到358億元,同比增長40%。
陳文輝指出,壽險業未來的發展和監管要明確三個戰略性問題。一是要準確定位,充分發揮行業核心優勢。準確的行業定位能保證行業社會價值的實現、核心技術優勢的發揮和核心業務的明確。人壽保險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長期儲蓄和風險保障功能,結構調整就是把行業發展方向調整到長期儲蓄和風險保障類業務上來。充分發揮人壽保險的核心優勢,一方面可以將民眾手中的流動性儲蓄部分轉化為長期保險資金,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提供長期融資,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可以為民眾養老、醫療、意外等提供風險保障,減輕民眾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後顧之憂,從而釋放銀行儲蓄,增加居民消費支出,改善GDP增長結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二是要加強宏觀審慎監管。保險行業發展應當堅持服務於全社會的風險管理,為全社會提供可靠的各類風險保障和養老、醫療保障;保險監管必須確保保險行業不偏離正確的發展軌道,從源頭上防範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推進壽險業結構調整就是一種宏觀審慎監管的實踐。三是要大力創新。中國壽險業的發展,每一步飛躍都離不開創新,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創新是應對危機、搶抓機遇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發展趕超,才能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培育新的增長點。壽險公司應堅持開拓創新的文化,大力推進渠道創新、産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保險監管部門將以最大的寬容度來支持創新。
關於明年的壽險工作,陳文輝指出,一是應當堅持把握壽險行業發展大方向,進一步統一對行業定位和科學發展的認識。二是持之以恒地推進結構調整,促進壽險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三是強化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償付能力監管規定,貫徹《保險公司仲介業務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加強對銀行保險的檢查和處罰力度。四是爭取相關稅收優惠,支持上海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以利於充分發揮長期儲蓄和保障功能。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分別從從監管者、稅收政策、獨立諮詢機構、資本市場、全球市場、銀保合作、創新實踐不同視角對中國壽險業過去取得的成績進行了客觀總結,對壽險發展和監管中的重大戰略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對中國壽險業深化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優勢作用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