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近年來得到深入開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2日   來源:文化部網站

    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得到深入開展,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機構不斷健全,經費投入持續增長,普查、名錄體系建設、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立等各項工作得到紮實推進。

    目前,我國“非遺”普查基本結束;公佈了兩批共1028項國家級名錄和4315項省級名錄;評定公佈了3批共1488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590名省級傳承人;相繼設立了閩南、徽州、熱貢、羌族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興建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傳習所。

    工作機構不斷健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今年3月,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正式獨立運行,內設3個職能處室。截止目前,北京、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廣東、貴州、雲南、新疆11個省(區、市)文化廳(局)單獨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室),並增加了人員編制。除西藏自治區外,全國30個省(區、市)已經當地編辦批准,設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其中河北、山西、內蒙古、四川、浙江、廣西6個省區成立了獨立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落實了人員編制,配備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大部分地(市)、縣(州)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機構也已基本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機構建設正在逐步加強。

    名錄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傳承機制初步建立

    名錄體系建設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2006年、2008年,經推薦、評審、公示、公佈等程序,國務院批准公佈了兩批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共評審公佈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4315項,一些市、縣也建立了本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體系初步形成。

    傳承人的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關鍵。為加強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文化部命名公佈了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1488名,進一步擴大了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隊伍。各地也陸續開展了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和命名工作。目前,全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達到5590名。

    2009年6月,人事部、文化部共同授予35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先進工作者稱號,並於6月11日召開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向這些獲得稱號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頒發了證書、綬帶,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認可。今年,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中,繼續按照每人每年8000元的標準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予以資助。

    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傳習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展開

    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整體性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文化部已相繼設立了閩南、徽州、熱貢、羌族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今年5月17日至19日,文化部在安徽省黃山市組織召開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研討會”,對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情況進行了總結、交流,對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特點與規律、思路和模式、目標和成效評估等進行了深入研討,進一步明確了下一步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工作思路。

    各地積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興建了一批多種性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傳習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省(區、市)共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424個、展廳96個,民俗博物館179個,傳習所1216個。在此基礎上,文化部正在研究相關政策,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

    通過合理利用 “非遺”得到傳承和發展

    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融入生産生活,既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為老百姓帶來實惠,又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發展。2009年元宵節期間,文化部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北京農展館共同舉辦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參觀人數達20多萬,系列活動銷售總額突破1000萬元,整個活動産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在此帶動下,各地憑藉各自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優勢,探索生産性保護,創新保護方式,增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生命力和活力,既傳承了文化,也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拉動內需,擴大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地方還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外均有影響的重要旅遊景區和旅遊品牌,促進了文化與旅遊産業的發展。一些地方還積極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産産品的經濟價值,將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或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出一批生産性保護的典型,為文化産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一些以個體手工生産為主的傳統技藝項目,採取分散生産、集中銷售方式,不斷拓展市場,為發展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保護工作的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今年年初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系列活動在社會各界引起轟動。此後,在“文化遺産日”期間,圍繞“弘揚民族文化,延續中華文脈”的主題,文化部部署各地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展演、講座、論壇以及諮詢服務等活動,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宣傳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6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天橋劇場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舞蹈專場”演出活動中,全國10個省(區、市)13個少數民族的 16個傳統音樂舞蹈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及256名民間藝人參加了演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圍繞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主題,組織各地充分利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包括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遺産日”,開展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為國慶60週年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最近,“守望精神家園——第一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系列活動也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之中,11月7日,“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場演出”在台北中山堂成功上演,台灣各界反響熱烈。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走出去”

    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交流與合作。2006年11月至今,我國多次派代表團出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會議,積極參與有關國際規則的制定。連續兩次在成都舉行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舉行博覽會,建立博覽公園。

    今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的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南音、格薩(斯)爾等22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3項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加上之前申報成功的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及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4項,達到29項,成為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這表明了國際社會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充分肯定。(記者 欣聞)

 
 
 相關鏈結
· “根與魂——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展”走進台灣
· "范曾先生保護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捐贈儀式"舉行
· 中央財政已投入6.59億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
· 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督查會議召開 蔡武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