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提質重效調結構 湖南放眼未來紮實推進轉型升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3日   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湖南省2009年經濟指標令人鼓舞,一系列重大事件引人矚目。無論是飄紅的數據,還是微觀的經濟現象,都有力地説明了這樣一個事實:經濟“寒冬”裏,湖南經濟不僅迅速回暖,經濟發展的底色也進一步轉“綠”。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發展,經濟發展內生活力不斷奔涌。

    危機倒逼  路徑選擇彰顯“科學”發展理念

    國際金融危機的 “寒風”剛一襲擊三湘,便給了湖南省部分傳統産業當頭一棒。

    鋼鐵告急!有色金屬行業告急!化工行業告急!

    作為湖南省重要支柱産業,鋼鐵、有色、化工等重化工業,在這次危機中遭受重創。産品價格大幅度下降,鋼材價格一度回落到1994年的水平;有色金屬行業産品價格下降幅度達三分之二;佔了湖南工業企業總戶數比重99%的中小企業,普遍出現資金鏈緊張、生産經營困難。據不完全統計,危機之初,湖南省有2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處於停産半停産的狀態。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以來湖南省堅持的“一化三基”戰略和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已經讓一些産業初嘗甜頭。在這場“大考”面前,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現代物流、輕工、食品等“兩型”特徵明顯的産業,表現可圈可點,在經濟最低迷的一季度,信息産業中的48所、科力遠、時代電子等企業銷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實現了逆勢上揚。以“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為方陣的文化産業業績驕人。

    兩相對比,優劣昭然。全省上下更加清醒地看到了一個事實: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破壞生態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技術改造,深化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才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

    對湖南省經濟發展路徑的重新審視,更加堅定了省委省政府轉變發展方式的決心。這一場危機,對於傳統發展模式是“危”,但這恰是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一次絕好機遇,是科學發展之“機”。

    揚長補短  調整轉型著眼長遠謀劃未來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

    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研究經濟形勢,邀請企業家、學者出謀劃策。瞄準湖南省産業結構的特點,揚長補短,一系列體現 “轉方式調結構”戰略意圖的調整新政迅速“亮劍”。

    突出集聚做“大”,提高優勢産業核心競爭力。2009年5月,《關於湖南省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四千工程”實施方案》出臺,“四千工程”正式啟動。70%的省新型工業化引導資金以及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等專項資金,投向“四千工程”企業和項目,規劃中的大部分千億産業、千億集群、千億企業和千億園區實現高速增長,其中機械、醫藥、食品、電子信息等産業實現産值增速均在25%以上,成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的中流砥柱。

    轉型升級,調“輕”做 “新”。4月份的省委常委擴大會上,“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政策措施之一。2000多億元技改資金,相繼投入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優勢産業,支持其加快技術攻關,轉型升級;國際頂尖技術的引進,更多高科技元素的注入,讓“傻、大、笨、粗”的重化工業變“輕”變“活”。搶佔戰略性新興産業前沿陣地。基金規模達200億元的湘江産業投資基金在2009年正式啟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等被作為重點加以培育。11月在長沙動工的國內首個寬鈦帶卷項目(高性能鈦板帶),改變我國鈦帶卷依賴進口的格局,實現了鈦材冶煉加工“三級跳”。

    節約資源,保護生態,促進經濟發展向“好”。 104個重點節能項目、184個重點減排項目一一落實,“兩型社會”建設大幹快上。2009年6月30日,湖南省新生水泥廠17.6萬噸立窯生産線停止生産,坪塘産業退出“第一炮”打響。年內,該鎮有6家水泥廠和2家大型化工廠被淘汰出局。節能減排的“大手筆”還在各個領域相繼展開:湘江流域關停564家企業;全省660家造紙企業減少到207家。

    拉長産業鏈同樣是結構調整的題中之義。在經濟發展的“冷週期”裏,湖南省企業投資趨熱,向上控制資源,向下發展精深加工。有色行業加速寶山銅業資源整合,打造採選冶“一條龍”的銅加工和深加工産業鏈。華菱集團收購澳大利亞FMG16.48%股份,獲得每年1000萬噸優質鐵礦石的穩定供應。同時,加速與阿賽樂·米塔爾的技術合作進程,汽車板、電工鋼等高附加值産品相繼投産,進一步加速鋼鐵産品升級換代。

    發展現代服務業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省政府在政策、平臺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對現代服務業的扶持力度。全省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商貿流通和服務外包産業實現了逆勢增長。2009年前9個月,全省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

    蓄勢待發 經濟發展健步邁向“新增長時代”

    在轉型道路上疾行勇進,湖南贏得了經濟率先復蘇的機會。三湘大地,處處涌動著生機和活力。

    隨著産業基礎的進一步夯實,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形成,湖南省經濟步入新的發展境界。

    夯實産業基礎,新型工業成“彎道超車”的主力軍。前11個月,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首次超過四成,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均創歷史最高水平。作為首個千億産業,裝備製造業仍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長,經濟“脊梁”更為堅實。總投資1億歐元的三一集團德國工業園正式奠基,是我國在歐洲最大的實業投資項目;中聯重科並購意大利CIFA效益顯現,CIFA泵車歐洲市場佔有率由17%提升到25%,並在歐洲工程機械行業率先實現盈利,讓世界同行矚目。湖南省工程機械主打産品在國內市場佔據半壁江山,“打造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宏願,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告別路徑依賴,經濟與生態互促共贏、協調發展。前三個季度,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4.1%,“十一五”全省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5%的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作為全省有名的老工業區,清水塘地區空氣污染綜合指數下降15%,廢氣排放總量下降58%。

    新的經濟競賽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形成。汽車産業駛上發展快車道,在中國汽車工業版圖上曾經無足輕重的湖南,成了汽車巨頭的投資洼地。比亞迪宣佈收購美的三湘客車的全部股權,新建一個年産40萬輛汽車及零部件基地;在湘潭,吉利汽車從一個普通生産基地發展到吉利集團重要的整車基地;尤其是廣汽集團菲亞特總部落戶湖南,成為國家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後首個跨區域聯合重組項目,將帶動相關汽車産業進入湖南,對産業結構的重要調整以及湖南的未來發展産生深刻影響。

    農業向二三産業融合,功能趨向多樣化。農産品加工“短腿”拉長,全省農産品加工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兩成,成為湖南省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憑著家門口的魚塘,屋後的果林、菜園,農民洗腳上岸,收入近40億元的休閒農業風生水起, “湖南樣板”成為全國學習的典範。

    立足新的坐標,對照新的願景,湖南經濟滿懷信心,開始新的征程……

 
 
 相關鏈結
· 湖南勞動部門組織開展兩節期間保障工資支付工作
· 湖南2010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不再約束考核GDP
· 湖南09年高新技術産品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27.4%
· 質檢總局:湖南長豐汽車公司召回部分獵豹汽車
· 湖南欲試點低碳經濟助推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
· 2009湖南金融博覽會在長沙市隆重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