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整整十週年。十年來,交通運輸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行動快、措施實、效果顯著,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疆穩定、民族團結發揮了巨大作用。
十年大開發成就了嶄新的西部,十年大發展後的交通運輸格局,構築起煥然一新的西部時空。
2000年“兩會”期間,時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內蒙古烏海市礦務工作者孔令宏興奮地對媒體説:“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消息傳到烏海,全市人民無比振奮,不到兩個月,就有100多名技術骨幹回到烏海,決心在西部大開發中大顯身手。”
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12個省(區、市)68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3.56億人,天然氣儲量佔全國的87.5%,煤炭儲量佔全國的40%,而錳、鉻、釩、鈦、稀土等很多産業不可或缺的幾十種稀有礦産資源儲量均佔全國的一半以上。在將這些資源優勢化為經濟發展勝勢的過程中,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十五計劃”、《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等國家級規劃均對發展交通運輸、推動西部開發提出了要求。實施西部大開發,就是要依託交通幹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西部有特色的跨行政區域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交通行業積極承擔責任,在整個西部大開發中發揮了先導作用,西部交通發展迎來了黃金十年。
據統計,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386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前50年完成投資總和的5.4倍。在交通先導作用的帶動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GDP年均增長11.4%,高於全國9.6%的年均值。交通運輸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政策引導助西部交通起飛
西部的起飛離不開國家規劃的引導和政策的扶持。2000年以來,根據西部地區交通發展的特點和需求,交通運輸部先後編制印發了《加快西部地區公路交通發展規劃綱要》、《西部地區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綱要》以及《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建設規劃》、《關於印發西部地區十五公路建設規劃目標的通知》等,增強了全國和西部地區區域性交通發展的系統性、前瞻性和科學性,使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得以科學、有序、協調開展。
為切實解決西部交通發展難題,交通運輸部還對西部地區項目實施傾斜的差異化資金補助標準。重點公路資金補助標準西部地區是中東部地區的1.3至1.8倍,水運建設項目為1.2至1.5倍。從2009年開始,交通運輸部又對西部“少邊窮”地區建制村通村公路補助標準提高了1倍。“十一五”期間,在停止對沿海港口和東部內河港口碼頭設施建設安排中央投資的情況下,對西部地區的內河港口建設實行特殊政策,依然給予資金支持。這些政策調動了地方政府積極性,有效地推動了公路水路交通發展。
原交通部還于2000年啟動了“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計劃”,每年列支不超過兩億元專項資金,用於西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科技攻關。10年攻關歷程取得了30個方面的重大突破,為西部交通建設的順利實施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就輝煌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帶動下,十年來,西部交通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部交通發展迎來了黃金十年。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386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到1999年50年完成投資總和的5.4倍,交通建設完成投資之巨,增長幅度之快,前所未有。
公路網結構日趨優化。公路總里程由1999年的53.3萬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2.1萬公里,公路網密度由每百平方公里7.7公里增加到20.6公里。
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到2008年年底,西部地區國道主幹線全部建成,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完成86.3%,國家高速公路網已建成15493公里,完成43%。
農村公路成就顯著。截至2008年年底,鄉鎮、建制村公路通達率分別達到98.3%和81.2%,鄉鎮、建制村公路通暢率分別達到77.5%和35.0%。
內河水運基礎設施顯著改善。長江上遊幹線航道已達到三級標準,西江航運幹線已達到三級及以上航道標準,嘉陵江、右江航電結合、梯級開發穩步推進,紅水河、右江復航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重慶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初具規模。
廣西沿海港口建設穩步推進。防城港港為綜合性樞紐港、欽州港企業專用碼頭和公用碼頭共同發展、北海港以商貿旅遊功能為主的格局形成。
交通支持保障作用更加顯著
隨著西部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公路水路運輸獲得了長足發展。1999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公路貨運量和貨物週轉量分別從25億噸、1549.1億噸公里增長到49.6億噸、7101.8億噸公里,增長了1倍和3.6倍;內河水路貨運量和貨物週轉量分別從1999年的0.55億噸、180億噸公里,增長到2億噸、1199.8億噸公里,增長了2.6倍和5.7倍。廣西沿海港口吞吐量由2000年的1288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5828萬噸,年均增長44%。
交通運輸的發展為改善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環境,支撐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道主幹線和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的快速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帶和産業帶的形成,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呼包—包蘭經濟帶、長江上遊成渝經濟帶和南貴昆經濟區4條重點經濟帶在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帶動下逐步顯現出巨大的活力。農村公路的發展則極大改善了西部地區農村生産和生活基礎設施條件,為西部地區扶貧開發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網絡的完善,對於提高國防保障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