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從陜西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會議上獲悉,今年陜西省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將全面轉向服務現代農業,要下氣力在參謀、推廣、破題和組裝上下工夫,要求每年至少向農民推廣12套“傻瓜”技術。
會議明確,今後要以項目為主體,粘合大專院校專家,實現現代農業産業、農技推廣和農業教育體系三結合,産業技術體系建設成果要實現“112”,即一年提出一個産業發展意見,一年至少把12項研究成果推向基層,全年解決制約産業發展的重大難題12項。
長期以來,農業科技領域條塊分割,産學研脫節,資源分散,研究低水平重復等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不少專家重科研輕推廣、重調研輕服務,個別專家應付差事,沒有什麼工作實績。農業體系與産業實際脫節,專家對重大發展難題和農民需求麻木,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結合不夠等問題突出,極不利於農業産業的大發展。
針對突出問題,會議要求今後充分發揮陜西省近5000名農業專家的資源優勢,公佈産業首席專家,組建一批專家,在2008年陜西省啟動馬鈴薯、玉米、生豬、小麥和奶山羊5個産業技術體系之後,今年再啟動獼猴桃、小雜糧、蔬菜和大櫻桃等4個産業技術體系建設,解決産業技術體系中的關鍵問題,為農業現代産業大發展推波助瀾。
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給陜西省農業帶來的效益非常突出,僅旱作農業綜合配套技術的廣泛應用,每年至少為陜西省增産糧食4億公斤,現陜西省主要農作物良種率達到90%以上,畜牧業良種率達到65%等,都是該體系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