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預報發展高層國際論壇召開。(來源:氣象局網站)
作為中央氣象臺成立60週年的紀念活動之一,3月18日,主題為“天氣預報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中國天氣預報發展高層國際論壇在京開幕。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世界氣象組織(WMO)大氣科學委員會主席Michel Béland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出席開幕式。
鄭國光説,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央氣象臺業務不斷發展、成績斐然。各類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穩步開展,基本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數值預報預測業務系統。新一代天氣預報人機交互處理系統和數值預報産品廣泛應用,使中國天氣預報業務實現了由以傳統人工分析為主的定性分析預報向自動化、客觀化和定量化分析預報的重大變革。重大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過程預報準確率逐年提高,中期天氣數值預報可用時效不斷延伸。
鄭國光表示,相對於國家氣象防災減災需求和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天氣預報業務仍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世紀,現代天氣業務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時期。與此同時,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對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鄭國光指出,大氣無國界。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面對頻繁發生的災害性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天氣預報將面臨眾多挑戰和難題。中央氣象臺願意與世界各國氣象部門在天氣預報、數值預報等各個方面開展廣泛和深入的合作交流,學習先進的預報技術和方法,提高未來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
Michel Béland在致辭中對中國氣象局長期以來對世界氣象組織各項活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説,中國氣象局積極參加世界天氣研究計劃等WMO項目,並領導和主持了多項研究,為世界氣象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Michel Béland表示,氣象科技發展迅速,但城市化進程、氣候變化對災害性天氣的影響、水和空氣質量的改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以及數值模式的改進和全球氣候服務框架的建立都給天氣預報帶來重大挑戰。必須通過更多的研究與緊密的合作全面提高預報準確率。
來自世界氣象組織、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及中國香港和澳門等氣象部門的資深專家和官員,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和丁一匯等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此次論壇將通過12個主題報告,進一步討論科技發展對天氣預報技術的影響、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和氣象服務能力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內容。依託這一國際論壇,國內外氣象專家還將就數值預報模式開發及産品應用、短期氣候預測技術、颱風與海洋預報技術等內容分別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座談。 (記者 郭起豪 李欣 劉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