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行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健康遺産》中英文版的首發儀式。該書披露的一份對北京奧運社區健康行為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北京市居民對生活總體滿意度從50.3%上升到60.9%。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國際奧委會單獨出版關於健康遺産方面的出版物。
據介紹,在7年的籌辦奧運期間,世衛組織選擇了亞運村社區作為典型社區,採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研究。2006年調查顯示,有82.04%的居民表示步行15分鐘能夠到達最近的體育設施。到2008年,這個比例上升到87.03%。
同時,在2006年的調查中,具有公費醫療、大病統籌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比例為81.9%,到2008年,具有公費醫療、大病統籌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居民比例上升為86%。
為了保障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市採取了嚴格的污染減排措施,如施工工地暫停作業,27家水泥生産企業、140個混凝土攪拌站和18家冶金建材等重點污染企業停産或限産。結果顯示,2008年北京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7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74.9%,遠高於2001年的185天。
該書還記錄了北京奧運期間北京地區的傳染病控制情況。奧運會期間北京地區未發生重大傳染病暴發或流行,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7例傳染病病例,分別為4例瘧疾,2例水痘,1例登革熱,均得到了及時有效控制,沒有出現續發病例。並且,通過傳染病症狀監測系統,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共報告可疑關聯性事件83起,共377人。其中發熱11起,腹瀉64起,皮疹5起,結膜紅腫3起,未造成擴散和暴發。另據該書披露,2008年奧運會前夕,我國果斷排除了8起潛在生化爆恐怖襲擊。
該書由一組有關奧運會對舉辦城市公共衛生領域發生影響的評估報告組成,由北京奧組委、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合作共同收集編撰。北京奧運會將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公共衛生的發展緊密相連,第一次提出了健康遺産的概念。奧運會健康遺産是指奧運會對舉辦城市乃至整個國家健康所産生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