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不少突破性的提法。結合實際,重慶該如何來貫徹實施?27日,重慶市政府召開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座談會,傾聽企業“訴苦”,找尋政府的幫助之道,並積極為企業“支招”解難。
市長黃奇帆表示,重慶要加快發展,必須激活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种經濟成分的發展活力,給民企提供同等國民待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並考慮分類對微型企業給予一定補貼,促進民營企業更好發展。
中小企業發展有“五難”
27日的座談會原來只安排了8家企業發言,看到大家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會議臨時決定增加單位發言。一時間,“我要發言”的請求在會場此起彼伏,話筒成為搶手貨。能夠與市領導面對面交流,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參會的企業家除了介紹企業發展的情況外,更是不失時機“倒苦水”,傾訴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歸納起來主要有“五難”:一是有關扶持民企發展的政策落實難,如重慶源逸食品有限公司所説,小型、微型企業在發展的初期,當地政府重視不夠,不少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二是市場開拓難,重慶夢之詩服飾有限公司介紹,公司剛起步時,進商場銷售都困難,比較受歧視;三是融資擔保難,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此深有體會,門檻高,渠道少、手續多,即使現在政府引導基金引來了近十家風險投資公司,但普遍扮演的是“收割機”角色,只關注3年左右能夠上市的企業;四是廠房建設、租賃難;五是經營發展難,在員工培訓、招工、用電、用氣等方面有諸多掣肘。
在重慶未來發展中,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聽了大家的發言,黃奇帆説,前不久,國務院為進一步推動民企發展,出臺13號文件,解決了民營企業的準入問題,與國企、外資同等國民待遇。像國防工業、基礎産業等民營企業以前不能進入的領域,現在只要你有實力,民營企業照樣可以。在優惠政策上,提出政府採購不能只採購國有的,要同等國民待遇採購民營企業的産品;政府資助的各項專項資金也不能只資助國有企業,什麼企業都同等國民待遇。對重慶來説,當前就是要貫徹落實好這個文件,在重慶加快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進一步推動重慶民營經濟發展。
黃奇帆説,重慶現在的發展,從産業佈局來看,是一、二、三産業全面拉動的結果;從産業投資主體來看,是國有、民營、內資、外資競相發展。這幾年,一方面重慶創造了國有企業的奇跡,6年國有資産量增長6倍,全國獨一無二;另一方面,民營經濟也在高速發展,每年保持25%左右的增長,可以説,重慶民營經濟、國有經濟是兩個輪子一起轉,是和諧發展,相得益彰。重慶的發展目標是建設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工業、商業、服務業都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工業領域,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一樣,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互相支撐聯動,缺一不可。而在服務業領域,中小企業佔大多數,在重慶未來的發展中,民營經濟都能夠大顯身手。
政府考慮分類對微型企業給予一定補貼
黃奇帆説,民營企業分為大型、中小和微型三大類,促進民企發展需要分類扶持。對大型民企來説,主要是解決他們與國企、外企的同等國民待遇問題,公平進入各個領域展開競爭。對中小民企來説,除了解決市場準入問題外,關鍵還要解決融資難問題,目前重慶有10多種金融機構可以幫助融資,中小企業要主動與這些金融機構聯絡,開展合作,同時政府也要促進這些金融機構眼睛向下,多為中小企業服務。對微型企業來説,它們不僅有市場準入、融資週轉等問題,還有資本不足的問題,像農民工、大學生背著“棒棒”和書包去創業開辦的公司,以及各種初創階段的文化創意公司、需要孵化的高科技公司等都有這個問題,政府考慮分類對這些微型企業給予一定補貼。
童小平為中小企業發展“支招”
副市長童小平也為廣大中小企業發展“支招”:選準發展定位,明白到底要做什麼;尋找適合發展的選址,不一定非要在主城,做好成本比較分析,哪適合發展就在哪兒;對市場需求反映要更加敏感,適時調整發展方向;不要一味求大,關鍵是要追求效益,掙錢最重要,該大則大,該小則小。(記者 任銳 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