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知識産權局發佈了關於我國2008年授權發明專利運用狀況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專利運用能力建設取得成效,發明專利實施率超過60%,專利技術轉移率接近二成,知識産權試點示範企業發展良好,創新主體的專利運用意識不斷深化。
據悉,為了較為全面、準確地反映我國專利運用狀況,進一步了解企事業單位通過專利制度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情況,經國家統計局批准,國家知識産權局開展了發明專利運用狀況專項調查。此次調查範圍為2008年授權的國內發明專利,實際發放問卷4.0622萬件,回收3.5674萬件,回收率為87.8%。
據統計,2008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共授權發明專利9.3706萬件,其中國內授權4.659萬件(其中,港澳臺授權5962件),國外授權4.7116萬件。此次調查中,回收樣本的平均實施率達到60.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其中企業為80.3%,高校為37.9%,科研單位為46.7%,個人為43.6%。實現經濟收益在1000萬元以上的專利有2249件,佔已實施發明專利的10.4%,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發明專利以自行實施為主,轉讓、許可他人實施為輔。已經實施的專利中,只自行實施的佔80.8%,轉讓或許可佔19.2%。轉讓、許可對象近九成是境內企業,表明産學研合作成為推動國內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2008年授權的發明專利中,來自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試點示範企業的佔38.6%,而試點示範企業的數量僅佔同期獲得發明專利的企業總數的8.3%。試點示範企業發明專利實施後,實現收益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45.5%。七成企業有産品出口,大約六成有專利産品出口。
數據顯示,企業申請專利的目的主要是搶佔或拓展市場、防止技術被模倣;高校、科研單位主要是保護髮明創造成果、作為技術儲備;八成以上的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計劃在2010年繼續申請發明專利,前瞻性較強。企事業單位知識産權管理和獎勵制度基本確立。
有關人士稱,儘管調查顯示我國專利運用能力建設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同時也反映出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還存在不相適應的問題。為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工作激勵知識和智力資源的創造與開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部門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以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為出發點,深化企業專利工作,大力推進專利運用及産業化工作,優化知識産權服務政策與環境,活躍知識産權許可,促進有形投資轉化為知識産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