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家旅遊局與國家文物局在北京簽署《旅遊發展與文物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出席簽字儀式並代表兩部門在協議書上簽字。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國家旅遊局黨組成員、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規劃財務司司長吳文學等參加簽字儀式,儀式由吳文學主持。
根據協議,國家旅遊局和國家文物局將加強合作與會商。一是共同成立全國文物旅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全國文物旅遊發展的協調指導力度,共同研究解決文物旅遊發展中出現的有關重大事項。邵琪偉和單霽翔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二是聯合開展專題調研,加強文物旅遊研究工作。在每個五年規劃期末,共同發佈《全國文物旅遊發展報告》,加強信息公開和輿論引導。三是聯合召開“全國文物保護與旅遊發展工作會議”,部署下一階段加強文物保護與促進旅遊發展的工作任務。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和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四是聯合開展“全國文物旅遊示範區”的標準制定和試點工作,探索文物旅遊和諧發展的新模式。五是共同建立專家巡視評估制度,定期對各地文物保護與旅遊發展狀況進行檢查評估,及時公佈評估報告。六是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定期開展文物旅遊執法督察工作,有效維護文物安全和旅遊業發展秩序。
據悉,簽訂《旅遊發展與文物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旅遊、文物兩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是嚴格執行《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體現,標誌著文物旅遊戰略合作新局面的開始。
我國是文物資源大國,據統計,目前我國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83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8371處;世界文化遺産27處,文化與自然雙遺産4處。這些豐富而珍貴的文物資源是我國旅遊業賴以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國旅遊的發展始於入境旅遊,入境旅遊的發展緣于文物旅遊,在改革開放初的困難條件下,文物旅遊的發展對於增加國家外匯收入、提高全社會對文物保護事業的認識、開啟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等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在嚴格保護、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文物資源來發展旅遊,對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發展趨勢、有力擴大內需,積極拓展國際人文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旅遊局和國家文物局相關業務司室的負責人出席了當天的簽字儀式。(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