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科技進步推動甘肅農業發展轉型:走向"掙錢農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05日   來源:甘肅日報

    以前,地處高原的天祝縣農牧民,很少見到新鮮蔬菜。如今,科技的進步使天祝縣種上了反季節高原夏菜,天熱時大量運往東南沿海地區,蔬菜成為天祝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以前,地處六盤山麓的張家川縣農民,只種小麥、玉米,主要是為了吃飽肚子。如今,張家川縣農民種馬鈴薯、養羊,則主要是為了掙錢。

    在不知不覺中,甘肅省農業在科技力量的推動下,已由單純地為了吃飯,兼具了既保吃飯也為掙錢的雙重身份,標誌著甘肅省農業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

    一

    農民掙錢的前提是吃飽肚子。

    天水市的一位老人説:“地還是那些地,天還是那個天,以前地裏就是長不好莊稼,現在種出來的糧食就是多。”

    原因何在?專家説,除了生産關係等方面的因素外,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因素。施不施化肥、有沒有新種子、用不用新的種植技術,導致了糧食産量的巨大差別。粗略估計,科技對我國農業的貢獻率已超過50%。

    省農科院先後選育出的冬、春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6000多萬畝,新增糧食近10億公斤,新增效益約15億元,對保障全省糧食生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正是科技的威力,使甘肅省農民不再為吃飯發愁。

    吃飽了肚子,就要想法掙錢。面對需求不一樣的農民,作為全省農業科研“龍頭老大”的省農科院,近年來主攻方向發生變化,由以種植業研究為主轉為種植、養殖、加工等齊頭並進,專業研究所由8個調整成13個。

    新組建了馬鈴薯研究所,選育專用於加工生産馬鈴薯産品的新品種。定西農民種的馬鈴薯,主要是賣給工廠作原料。

    新組建了啤酒原料研究所,選育甘啤系列啤酒大麥新品種。河西地區原來種小麥的農民,迅速轉向種植啤酒大麥以求增收。河西啤酒大麥種植面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産量佔到了全國三分之一,使甘肅省形成了一個新的重要産業。

    新組建了畜草研究所,攻克了一系列制約甘肅省養殖業的難題,為農牧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支撐。

    新組建了農産品貯藏加工研究所,攻關延長農業産業鏈,把廉價的農産品,變成了高附加值的工業産品。

    與省農科院科研主攻方向的變化一樣,甘肅省其他農業科研機構,也紛紛把注意力轉向增加農民的收入。

    科研方向的變化,為從“吃飯農業”轉向“掙錢農業”奠定了基礎。

    二

    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僅省農科院就進行了410多項科技攻關,合同經費1.62億元,是“十五”期間合同經費的2.3倍。

    在種植業中,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新品種起著決定性作用。甘肅省科研人員通過強化雜種優勢利用、航天誘變育種、現代生物等高新技術和常規育種的結合,選育出了一批産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種,為農民增收起到了關鍵作用。

    省農科院隴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3200多萬畝,獲純收益80億元以上。胡麻新品種隴亞10號佔全國同類地區種植面積的30%,成為我國新的胡麻主栽品種。隴椒系列辣椒新雜交種成為甘肅省日光溫室以及塑料大棚辣椒生産的主栽品種。彩色棉新品種隴綠棉1號是國內第一個品質較好的綠色棉新品種。

    與此同時,玉米、春小麥、豌豆、油菜、油葵、瓜菜、食用菌、果樹等方面均新培育出了優良品種。近5年來,僅省農科院就選育出79個農作物新品種。

    在甘肅省中東部旱作農業區,省農科院、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研發並推廣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給旱作農業區帶來了一場革命。如今,省農科院又研發出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栽培技術,應用後在2009年大旱年份增産幅度達50%以上。

    在河西綠洲灌區,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研發並示範推廣了壟作溝灌節水農業新技術,革新了河西農田耕作方式,提高産量5%,每畝節水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給灌區農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甘肅省研究提出了綠色農業循環利用技術,節水30%,節肥20%,秸稈利用率達到60%。研究提出高原夏菜安全高效生産技術體系,産品無公害率達到95%以上,為高海拔冷涼區蔬菜生産提供了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旱地果樹水肥高效利用技術、西北型標準化節能日光溫室建造技術與標準、秸稈型發酵床養豬技術、種植綠肥提高農田有機質技術、鹽鹼土改良技術、土壤肥力提升技術及種苗脫毒快繁技術等多項技術也在生産中應用,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

    有了新品種、新技術,還需要延長産業鏈,開發新産品。省農科院研製的納米保鮮果蠟,顯著改善果品外觀質量,填補了國內空白,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産品,目前已穩佔國內果蠟市場30%份額,累計為水果行業帶來經濟效益2.3億元以上。

    甘肅省科研人員採用微波-壓差膨化技術代替高溫油炸工藝生産的蘋果脆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項技術用原來丟棄的蘋果殘次果為原料,生産出味道清香的蘋果脆片,頗受市場歡迎。據測算,每噸殘次果産生純利潤1000元以上。

    甘肅省科研人員研究出高效、無毒副作用的馬鈴薯抑芽劑,使馬鈴薯可以儲藏到第二年6月,不僅使每噸馬鈴薯增值300元以上,而且解決了制約甘肅省馬鈴薯産業發展的關鍵難題。

    與此同時,眾多新産品紛紛問世,玉米種衣劑、新型農藥、馬鈴薯專用肥、啤酒大麥專用肥、生物菌肥、蔬菜保鮮劑、溫室複合保溫被、節水灌溉設備等等。這些新産品使農業越來越有利可圖,從事農業掙到的錢越來越多。

    據統計,近4年來,僅省農科院的科技成果就為全省農民每人平均新增加收入400元以上。

    在為農民充實錢袋子的過程中,甘肅省農業科研人員對全省如何走向現代農業,心裏越來越明確,構想越來越清晰。省農科院院長宋尚有研究員説,全省可分成四大區域,河西發展節水高效商品型農業模式,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中東部發展旱作區集水高效農業模式,確保全省糧油和果品等主要農産品安全供給;隴南發展山地高效農業模式,做大做強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甘南發展民族地區草地畜牧業模式,保護好黃河源頭生態屏障。

 
 
 相關鏈結
· 海南省農業廳:冬季瓜果菜將"增瓜、增豆、削椒"
· 危朝安:深入推進高産創建 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 滬川農業合作:農産品産銷對接形成“固定通道”
·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會見芬蘭農業和林業部部長一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