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亞洲商業領袖峰會”午宴上的演講
尊敬的亞洲之家主席博伊德爵士, 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高興應邀出席亞洲之家舉辦的“亞洲商業領袖峰會”午宴。首先,我要對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有一句古詩,叫“東邊日出西邊雨”,這本是形容天氣陰晴不定,但如果用它來形容當前的世界經濟似乎非常貼切。美、歐經濟受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如同倫敦的冬季,“陰雨連綿”。相比之下,亞洲經濟充滿“陽光”,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6日新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認為,明年亞洲經濟整體增幅可能為6.7%,雖較今年的7.9%有所放緩,但亞洲“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
過去十年裏,中國一直是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為亞洲和世界經濟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世界普遍關注中國的經濟走勢、投資環境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我願就此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經濟走勢。我認為這須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角度看。從短期看,最近公佈的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目前增長動力依然較強,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沒有異常變化。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預計為9.2%,四季度預計為8.5%,全年預計為9.8%。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位趨穩,1-8月份,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較快增長,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2%。通貨膨脹處在一個適當、溫和的水平。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5%,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3%。9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3.8%,高於8月2.1個百分點,已連續十九個月位於臨界點——50%以上的擴張區間。由於中國正處在由經濟較快增長向穩定增長過渡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適當回落並非壞事,反而有助於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有利於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從長期來看,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上升階段,投資、消費需求旺盛。中國的工業化仍處於中期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追趕空間。未來20年,中國還將有3億多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中國民間投資已佔到國內總投資的一半以上,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的消費結構正從吃、穿為主向行和住方向發展,汽車、住房、旅遊和高端服務需求強勁。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西部地區欠發達,但這也意味著西部地區發展還有巨大潛力。因此,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並不缺乏動力,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投資環境,這個問題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可能更加關心。最近,中國領導人多次就外界的一些關切發表了講話,總的精神就是請大家放心,中國的投資環境只會越來越好。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這樣一條成功的經驗,我們為什麼要放棄?!
目前中國22%的稅收、28%的工業增加值、55%的進出口、50%的技術引進、約4500萬人的就業,都來自外商投資企業的貢獻。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是雙贏的。對中國來説,持續吸引外資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寶貴的管理經驗以及眾多國際化人才。對外商投資企業來説,則獲得了可觀的投資回報,不少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成為其母公司全球業務的增長亮點和利潤中心。
當前,中國正積極致力於為廣大外商投資企業營造更加開放、更加優化的投資環境。
一是擴大開放透明。今年上半年,中國政府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擴大開放領域,促進利用外資方式多樣化。比如,鼓勵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産業;鼓勵外資以參股、並購等方式參與中國國內企業改組改造和兼併重組,拓寬外商投資企業境內融資渠道,更好地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産業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是確保公平競爭。所有在中國依法註冊的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在華外資企業製造的産品就是中國製造。中國政府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是覆蓋中國境內所有企業的,當然適用於依法在中國設立的一切外商投資企業。今年4月,中國通過面向國內外投資者公開徵求意見,對“自主創新”産品的認定標準進行了調整,確認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製造”的組成部分,同中國本土資本投資企業適用同樣的原産地規則,享受一視同仁的平等國民待遇。當前,中國政府正在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加入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定》談判。對涉及政府資金的採購和建設項目,中國政府將採取更加公開透明的辦法,讓內外資企業及其産品享受平等的待遇。
三是重視知識産權保護。中國已將保護知識産權提升為國家戰略,並建立了比較完整的保護知識産權體系。2006至2010年,中國連續5年實施保護知識産權行動計劃。中國政府不斷加強知識産權行政執法力度,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等多個專項治理行動。今後,中國政府將繼續完善市場體系,消除市場壁壘,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保護知識産權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為廣大投資者和權利人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保護。
我想談的第三個問題是人民幣匯率問題。最近,這個問題明顯升溫,國際上對中國壓力很大,我想其中原因與某些國家的自身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同時這個問題也被“政治化”了。在此,我想談幾點看法:
第一、世界經濟失衡不是匯率問題造成的。有人認為,人民幣幣值低估是導致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原因,這顯然是舍本逐末,推卸自身問題和責任。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主要經濟體消費與儲蓄出現失衡,過度消費,儲蓄不足,從而反映在一些國家與部分新興經濟體存在貿易不平衡,特別是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和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順差。
第二、匯率與貿易順差沒有必然聯絡。中國對外貿易,對美國、歐盟是順差,但對周邊的日本、韓國和東盟是逆差;貨物貿易是順差,服務貿易是逆差;加工貿易是順差,一般貿易是逆差。這顯然與人民幣匯率無多大關係,而是全球化條件下的貿易結構問題。同樣,拿中美貿易來看,從1994年起到現在,人民幣匯率一直在升值,特別是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深化改革,到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2%。按照通常邏輯,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中美貿易應當趨向平衡,但是2005至2009年,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這恰恰説明了,中美貿易不平衡主要原因不是匯率問題,而是貿易結構問題。這裡值得指出的一個現象是,美國在大量進口消費品的同時卻對出口設置障礙,限制本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放棄了自身的比較優勢。
第三,打貨幣戰、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一方面努力克服危機對自身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向歐洲派出了採購團,穩定持有並購買歐元債券,幫助一些陷於財政困難的歐洲國家度過難關,所作所為有目共睹。中國去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只有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才會有利於世界經濟的逐步復蘇。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中國經濟必然受損,世界經濟也難倖免。藉口人民幣匯率問題,打貨幣戰、貿易戰,對誰都沒有好處。中國有句古訓:“和則兩利,鬥則俱傷”。這對我們今天處理貨幣和貿易問題,實在是至理明言。
第四,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也不希望被別人操縱。近年來,中國致力於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目標是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機制改革將是漸進性的,匯改的速度取決於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要由市場來決定。有些人要求人民幣一次性升值25%-40%,這是要操縱、逼迫我們開“倒車”,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機制改革半途而廢。我們不會採取這樣的“操縱療法”。
女士們、先生們,
當前,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世界經濟正逐步擺脫國際金融危機陰影,走向復蘇,但復蘇的基礎不牢固、進程不平衡,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各國更要同舟共濟,而不是同舟共“擠”;需要利人利己,而不是損人利己。
作為亞洲經濟發展的“龍頭”,中國將繼續致力於改革開放,不斷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惠民生。中國將繼續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轉變。中國將繼續致力於互利共贏,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而是堅持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為亞洲、為世界的發展帶來更大機遇。
我希望出席本次亞洲商業領袖峰會的企業家們通過交流,增進了解,匯聚智慧,為推動世界經濟的早日復蘇和可持續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