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中國文化産業30人論壇”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丹增,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蘇志武參加論壇並致辭。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司長劉玉珠、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于平、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産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以及來自天津市、湖南省、雲南省、浙江省、河北省等文化産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同志和全國10余所科研院校的文化産業知名專家學者到會併發表精彩的演講。論壇以“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為主題,在對“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進行認真回顧的同時就“十二五”期間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路徑等問題進行預測和分析。
“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文化産業蓬勃發展,公眾文化消費十分活躍,社會力量投資文化産業熱情高漲,文化産品豐富多樣,新型文化業態不斷涌現,文化生産能力大為提升,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增加,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步縮小,文化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在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需求、促進文化發展和繁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出臺,文化産業的發展更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經歷過去10年的“成長期”之後,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仍然“逆勢上揚”的文化産業無疑給人們許多美好的期待。展望十二五,未來5年,就文化産業而言,是落實國務院《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第一個完整的五年,我國文化産業勢必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在調整産業結構、帶動産業升級中發揮重大作用。轉變文化産業發展方式,將是“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的主線。
這次論壇是對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落實,是學者們對“如何推動文化産業成為支柱性”進行集體思考的盛會。在這種大好的産業發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支柱性産業需要專家們貢獻智慧,需要學者們為文化産業的大發展做好理論護航和科研支持,更需要政産學研通力合作,積極推動文化産業目標的實現。
論壇集中回答了文化産業作為一种經濟形態,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中、在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歷程中如何進行路徑選擇的問題。可以説,今年的中國文化産業30人論壇是中國文化産業學術界認真總結一年多來文化産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我國文化産業長遠發展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增添推動力的生動體現,這也是凸顯文化産業在“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使我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中的作用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實踐。顯示了中國文化産業決策圈與理論界為“真正打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而進行協同實踐的堅強決心,顯示了文化産業學術群體應對十七屆五中全會“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這一戰略部署敏捷的應對和積極地行動,更顯示了中國文化産業人謀劃長遠、搶佔“後危機時代”戰略制高點的遠見卓識。
“中國文化産業30人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五家單位共同發起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光明日報》文化體制改革版、《中國文化産業年鑒》編輯部、《中國文化産業》雜誌社、《中國娛樂産業》雜誌社和中國文化産業學術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