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就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進機械化提出四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29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農業部關於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發展的意見

農機發[2010]8號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0〕22號),加強農機農藝融合,促進農機農藝協調發展,實現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養殖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産品初加工機械化協調推進的目標,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強農機農藝融合的重要意義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農村勞動力結構和農民勞動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對農機作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農業生産對農機應用的依賴越來越明顯。新一代農民更加嚮往有體面的勞動和有尊嚴的生活,機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直接影響農民的農業生産意願。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得到快速發展,2009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13%,2010年將突破50%,農業生産方式將實現以人畜力為主到機械化為主的歷史性轉變。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農機化發展仍然存在較多薄弱環節,如:水稻機械插秧、玉米機收水平不到17%,油菜機播、機收水平僅為10.4%和8.8%,馬鈴薯播種、收穫、甘蔗收穫、棉花收穫、花生收穫等環節的裝備尚處於試驗試製階段,畜牧水産養殖業、林果業、農産品初加工、設施農業等機械化發展也滯後於實際需求。這些薄弱環節機械化問題如不儘快解決,不僅將制約農機化全面協調發展,也將影響農業現代化進程。

  造成這些薄弱環節機械化發展較慢的原因很多,農機農藝結合不夠緊密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農機與農藝的聯合研發機制尚未建立,一些作物品種培育、耕作制度、栽植方式不適應農機作業的要求,農民種植養殖習慣差異大,種養標準化程度偏低等。

  國內外實踐表明,農機農藝融合,相互適應,相互促進,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當前,我國農機化發展已經到了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農機農藝有機融合,不僅關係到關鍵環節機械化的突破,關係到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應用,也影響農機化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實現農機農藝的融合,對促進農業穩定增産和農民持續增收,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明確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的目標任務

  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強管理部門相互協調、科研單位聯合攻關、推廣機構相互協作,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的協調機制;以提高機械作業適應性為重點,推動栽培和養殖方式的改進和作物品種的選育,形成農藝農機相適應的技術體系,提高農業生産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為農機化作業創造條件;以糧食作物為重點,力爭儘快實現關鍵薄弱環節農機化的突破,全面推進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林果業、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産品初加工機械化;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機化發展道路,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強農機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和生産經營信息化,不斷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三、積極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的主要措施

  (一)科學制定農機化發展規劃。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結合製定農機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照國務院提出的2015年和2020年農機化發展目標,研究制定分階段、分地區農機化發展目標和推進大宗農産品重點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發展任務,落實措施,分類指導,梯度推進。

  (二)加快研發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和裝備。建立農機和農藝科研單位協作攻關機制,整合現有農機院所科研力量,建立重點作物的農機化實驗室,組織農機和農業科研推廣單位、生産企業聯合攻關。加強農藝技術研究,將機械適應性作為科研育種、栽培和養殖方式推廣的重要指標,有針對性地示範推廣農機農藝結合緊密的機型、作物品種和種植養殖方式。加強農機技術研究,抓緊水稻育插秧、玉米收穫、油菜、甘蔗、棉花生産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及裝備研發,適應農業規模化、精準化、設施化等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慧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在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取得新進展。加強農機農藝技術集成,針對重點薄弱環節,制定和完善區域性農機化技術路線、模式和作業規範。

  (三)積極推廣重點作物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充分利用重點農機化技術推廣、農作物高産創建示範、現代農業示範、農業標準化生産等項目,加大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示範推廣力度,擴大推廣範圍。重點開展水稻育插秧、玉米、油菜、花生、馬鈴薯機械化技術示範,以及甘蔗、棉花、大豆、牧草生産機械試驗選型和示範推廣,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現代養殖、設施農業、農村節能減排技術,促進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突破和發展。

  (四)抓緊完善適應機械化作業的種植技術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農藝標準和機械作業規範,完善農機、種子、土肥、植保等推廣服務機構緊密配合的工作機制,組織引導農民統一作物品種、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為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在玉米生産方面:積極推進玉米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在一定區域範圍統一品種和種植模式,因地制宜確定玉米機械化收穫技術路線和適宜機型。在水稻生産方面:以育插秧為重點,加快形成和完善區域性育秧作業規範,並在品種選擇、育秧、植保、田間管理、茬口對接等各個環節加強農機農藝的融合。在油菜生産方面:以播種、收穫和秸稈處理機械化為重點,開展農機農藝技術集成配套,完善技術模式和機具配套方案。

  (五)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揮農機購置補貼的調控作用,優先保證重點和薄弱環節作業機械購置補貼,加大補貼力度。積極爭取實施農機作業和技術補貼,調動農民應用深松整地、秸稈還田、機插秧、高效植保等增産增效、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農機化技術的積極性。認真實施保護性耕作建設工程,加快實施農機化推進工程,積極推進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和油菜生産機械化示範縣建設,加大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推進基層農機化推廣機構改革和建設,將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納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示範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等項目實施範圍,改善設施條件,提高推廣能力。

  (六)大力開展農機農藝知識和技術培訓。各級農機化、科教、種植業部門要積極配合,結合重點農時,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活動,向農機手傳授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農藝技術。充分利用陽光工程等農民培訓項目,將農機手和修理工作為培訓重點,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加強政企聯動,積極引導生産企業做好農機手的培訓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基層農技、農機推廣人員業務培訓工作。

  (七)努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扶持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積極培育農機服務市場,以市場為導向,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提高機手效益。加強信息服務,引導農民開展跨區作業。加強農機維修網點建設,督促企業完善售後服務網絡,提高售後服務能力。進一步規範農機銷售市場、作業市場、維修市場,切實加強農機産品質量監督和在用農機質量調查,提高農機裝備質量安全水平。

  四、切實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工作的組織領導

  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當前我國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發展農業機械化,事關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事關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

  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農業系統相關部門要把農機農藝融合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密切溝通協作,採取切實措施,積極努力推進。要成立農機農藝融合協調小組和農機農藝融合專家組,定期會商,統籌協調解決農機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省區市農機化主管部門要會同農業系統相關部門,結合實際認真研究農機農藝融合的重點,明確目標,制定措施,形成工作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要加大農機農藝融合重要意義的宣傳,形成良好氛圍,積極培育農機農藝融合的典型,加強示範引導,提高農民應用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的自覺性,推動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做出貢獻。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加快推進機械化發展
· 張桃林:推進農機農藝結合 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 張桃林: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