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儘管四川旅遊受到了特大地震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全省旅遊總收入仍保持了年均21.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的高增速,為四川省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旅遊經濟強省目標奠定了基礎。這是記者1月6日從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主持召開的省旅遊産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的。
五年來,四川省旅遊總收入累計實現6438億元,旅遊總人數突破10億人次,分別是“十五”時期的2.68倍、2.23倍。2010年,預計全省旅遊總收入超過1800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9.8%上升到10.6%,對全國旅遊總收入的貢獻率從9.38%上升到12.8%。
與會者在總結“十一五”的基礎上謀劃“十二五”。從西班牙鬥牛節對地方民俗的發掘,説到西湖免收門票的 “大旅遊”觀;從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帶來的環境變化,説到鄉村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的統籌佈局;從旅遊路線的遠近結合,説到遊客的內外並重……視野覆蓋國際國內,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十二五”時期,四川省力爭旅遊總收入到2012年在2009年基礎上凈增1000億元,到2015年再增1000億元,超過3500億元,年增長率16%左右,國內旅遊人數達37000萬人次,入境遊客人數300萬人次。到2015年旅遊直接從業人數達100萬人,拉動社會就業約450萬人;鄉村旅遊就業人數600萬人。
為此,四川省將積極打造成都都市旅遊增長極、川東北旅遊經濟板塊等五大經濟板塊、世界遺産旅遊線等十條精品旅遊線路、大峨眉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等十大旅遊區。
蔣巨峰指出,四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建設旅遊經濟強省對於加快四川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具有重要意義。旅遊業是富民産業,在改善民生、增進社會和諧、節能降耗等方面也有積極作用。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重大意義,積極謀劃,合力推進。
蔣巨峰要求,通過縱向總結和橫向比較,明確四川省旅遊業發展的優勢和差距。要著力研究市場, 發現和發掘自身比較優勢,找準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中的薄弱環節,分析資源整合開發和産品設計狀況,學習先進經驗,進一步優化發展規劃和工作安排。要通過新型業態的培育來提升四川旅遊産業層次,注重優勢融合特別是旅遊與文化的融合,完善和提升“六要素”,真正讓遊客來了就不想離開。
蔣巨峰強調,要認真研究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實現途徑和促進舉措。一要加強資源整合,綜合利用優勢旅遊資源,完善相關配套。二要營造特色,打造品牌。三要加強市場主體的引進和培育,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旅遊大企業、大集團。四要搞好産品設計,實現集約、集中、集群發展。五要加強區域合作與開放。六要積極開發特色旅遊商品。七要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推動旅遊發展的積極性,落實主體責任。八要加強旅遊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九要加強旅遊環境建設。十要搞好四川旅遊整體形象設計和宣傳促銷。
圍繞實現四川旅遊升位,副省長黃彥蓉就推動旅遊産業集群發展、培育旅遊新型業態、加強創新、加強旅遊標準化建設等提出了要求。(記者 譚江琦 朱麗 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