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節前,企業退休人員都收到了一份紅包。自2011年1月1日起,他們的基本養老金提高了,中央財政還下撥養老保險補助資金282.3億元,以支持各地在春節前將此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落實到位。同樣是在春節前,針對近期北方部分省份旱情和南方部分省份雨雪冰凍災情,財政部和民政部再次下撥受災群眾冬春臨時生活救助資金10.39億元,加之此前已撥付的41億元,中央財政共計撥付去冬今春臨時生活救助資金51.39億元……
讀罷這些消息,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雖然記者不是上述惠民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記者早就深深感受到,以人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貫徹和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
2010年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這為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實現轉變發展方式、擴大內需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在刺激經濟中,積極財政政策也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會事業投入繼續加大
近年來,我國對民生的傾斜力度不斷加大。2006年至2010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從5464億元增加到12450億元;醫療衛生支出從1421億元增加到4745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從4394億元增加到9081億元;文化體育支出從685億元增加到1528億元。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補助力度,補助資金從2007年的51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億元。
2010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8萬億元,這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堅實的財政基礎。2010年,全國財政支出89575億元。其中,重點加大了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同時,還加大了對“三農”的投入力度,支出增幅都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過30%。從各地區的情況看,2010年全國許多地方,如海南、雲南、陜西、山東、新疆等地以及很多市縣對民生的投入都超過50%,不少地方還達到70%以上。可見,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今在全國各級政府已成共識。
社會事業發展成績顯著。到2010年底,我國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高,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2010年全國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320萬套,改造各類棚戶區265萬戶,公共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投入快速增長、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的財政民生保障機制日益健全。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增長
2010年,我國經濟在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也得到較快增長。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0年城鄉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較快。
2010年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長11.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這是1998年以來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第一次超過城鎮。城鄉居民收入比從上年的3.33:1縮小為3.23:1。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性收入和農業純收入大幅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穩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全國很多地方上調了最低工資、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金標準,部分地區還規範了津貼,但是由於物價的原因,減緩了城鎮居民的實際增速。
我國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有望平穩發展。財政收入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保持適度增長,這將為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提供保障。但是,要保持城鄉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還需要積極推進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
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保障、改善民生也好,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也好,都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投入。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10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83080億元。按照有關方面的解釋,財政收入增速快於GDP增速是與稅收相關性強的經濟指標的增長基本上是相適應的。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和人均財力水平與國際比較上仍處於偏低水平。稅收徵管水平不斷提高,預算外資金逐步納入預算管理等,也是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重要因素。有專家還指出,我國的宏觀稅負水平只有25%左右,低於發展中國家35%的平均水平,更低於工業化國家45%的平均水平。
國家財力雄厚是綜合國力的體現,我們希望國富,也期待民強。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這就需要解決好促進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關係,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要避免形象工程,減少腐敗和浪費,從根本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做到改革發展為人民、改革發展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當然,我們在看到國家財力不斷增加的同時,也應該保持理性的認識。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無論是調整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城鄉統籌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還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
專家認為,當前有必要繼續保持適度的財政收入增長,增強政府在國民收入再分配領域的調節能力,並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轉移性支出等方式,進一步加大向民生領域傾斜的力度,促進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未來5年我國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意味著我國將更加重視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相信在國家將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的正確指引下,全面貫徹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進一步加快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福祉!(原始來源:中國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