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雲南省以小流域生態修復為重點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9萬平方公里
初春,松華壩水源保護區腹地的盤龍區阿子營鎮鐵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區,柳枝泛起了新綠,昔日種小麥、包谷、烤煙的山地上,大片的金竹被春風吹得刷刷響。調整種植結構、雨污分流、建設濕地、河道治理、村容村貌整治……鐵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只是我省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邁上新高度的一個縮影。
在加快發展中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十一五”各級政府投入資金4.9億元,採取以小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快實施“長治”、“珠治”、生態修復、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工程,多措並舉防治水土流失,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9萬平方公里,實施生態修復面積3萬平方公里。一批昔日的水土流失區築起了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屏障。
山大谷深的特殊地理、地貌使我省面臨嚴峻的水土流失防治形勢,為此,雲南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加快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珠江上遊南北盤江石灰岩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在建設中積極探索創新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合理布設生物、工程、農耕措施,進行山水林田路綜合防治,收到了顯著的治理成效。長江流域治理區水土流失面積由13278平方公里減少到5417平方公里,減少59%;坡耕地面積由418萬畝減少到273萬畝,減少35%,全省共實施各類生態修復面積3萬平方公里。各地還積極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個體等社會力量,參與水土流失治理與開發,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從政府的事逐步變為全社會的事。(記者 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