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統計局:全國城鎮居民收支持續增長 生活質量改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7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全國城鎮居民收支持續增長 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九

    “十一五”時期,我國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並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全國城鎮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整體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一、城鎮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收入結構繼續優化

    (一)收入保持快速增長

    “十一五”時期,各級政府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切實落實各項增收措施,有力地保證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長8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0%,年均實際增長9.7%。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凈收入和財産性收入等各分項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長。

圖1:2006-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收入變化情況(單位:元)

    (二)收入渠道趨向多元化,收入結構繼續優化

    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城鎮居民收入渠道逐步趨向多元化,收入結構繼續優化。“十一五”時期,作為城鎮居民收入主體的工資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68.9%下降到2010年的65.2%,下降3.7個百分點;而經營凈收入和財産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則有所上升,2010年經營凈收入佔8.1%,財産性收入佔2.5%,分別比2005年上升2.1和0.8個百分點。另外,由於政府轉移支付力度的加大,轉移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也略有上升,2010年為24.2%,比2005年上升0.8個百分點。

圖2:2006-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收入結構變化情況

    1、工資性收入繼續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13708元,比2005年增長75.8%[1],年均增長11.9%。2005年以來,各地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事業單位陸續實施績效工資,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規範公務員工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均有明顯提高。

    2、轉移性收入穩步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5092元,比2005年增長92.1%,年均增長13.9%。“十一五”時期,國家不斷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政策,逐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不斷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並提高保障標準,切實解決離退休人員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難,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使得養老金或離退休金以及社會救濟收入快速增長,促進了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穩步增長。

    3、經營凈收入快速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達到1714元,比2005年增長152.1%,年均增長20.3%。“十一五”時期,我國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鼓勵和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及大學生畢業自主創業,從而帶動了城鎮居民經營凈收入的快速增長。

    4、財産性收入高速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産性收入達到520元,比2005年增長169.7%,年均增長22.0%。隨著城鎮居民財産增多和投資理財意識增強,2005年以來,在各級政府積極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産性收入的政策帶動下,城鎮居民的利息收入、股息與紅利收入、其他投資收入以及出租房屋收入均有大幅增長,從而促進了財産性收入的高速增長。

    (三)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較快

    “十一五”時期,各級政府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加大對中低收入居民的轉移支付力度,有效促進了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從全國城鎮居民五等份收入組的收入情況看,2010年低、較低、中、較高和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05年增長89.3%、89.3%、87.4%、84.0%和79.7%,中低收入組的收入增長速度快於高收入組,不同收入組間的收入差距呈現縮小趨勢。儘管如此,高低收入組間的收入差距仍然較大,2010年低收入組和高收入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9.8%和215.4%(2005年分別為38.3%和218.3%),2010高收入組與低收入組收入比為5.4:1(2005年為5.7:1)。收入差距過大仍然是今後一段時期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四)地區間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十一五”時期,國家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有效帶動了各地區居民收入的協調增長,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地區間的收入差距。從分地區的城鎮居民收入情況看,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05年增長74.0%、81.2%、80.0%和82.6%,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收入比值從2005年的152.3:100.3:100:99.4變為2010年的147.2:101.1:100:100.9,東部地區與其他地區間的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二、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全面增加,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時期,城鎮居民消費全面升級,各類消費支出均呈增長態勢。消費結構有所變化,作為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著和其他用品類消費佔總消費支出的比重趨於基本穩定,而交通和通信、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所佔比重逐漸提高。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的7943元增長6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8.1%,年均實際增長8.2%。

    (一)食品消費更加注重質量,恩格爾系數進一步下降

    “十一五”時期,城鎮居民食品消費穩定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805元,比2005年增長64.9%,年均增長10.5%。食品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從2005年的36.7%下降至2010年的35.7%,下降1.0個百分點。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標誌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具體來看,牛羊肉、水産品類、鮮菜、鮮果類食物消費支出增長迅猛,城鎮居民人均鮮菜、鮮果消費支出5年間分別增長83.7%和82.5%,年均分別增長12.9%和12.8%。此外,在外用餐成為食品消費的新方式,在外飲食支出增長較快。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在外飲食支出1019元,比2005年增長67.9%,年均增長10.9%。城鎮居民的消費觀念正逐步改變。

    (二)衣著及個人用品支出增長較快,比重略有上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更加注重穿衣打扮及一些個人服務,衣著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務支出增長迅猛。2010年城鎮居民衣著支出1444元,比2005年增長80.4%,年均增長12.5%,佔消費支出比重為10.7%,高於2005年0.6個百分點。其中,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服裝、鞋類支出分別為1057元和323元,比2005年分別增長83.2%和83.6%。

    隨著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其他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也有較大幅度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499元,比2005年增長79.7%,年均增長12.4%,佔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7%,高於2005年0.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金銀珠寶飾品、手錶支出大幅度增長,5年間年均增長分別為26.2%和24.1%。對於各項個人服務的消費支出也大大增多,2010年人均理髮洗澡費和美容費相對2005年分別增長104.7%和109.6%。

    (三)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十一五”時期,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城鎮居民的居住面積、居住條件和住宅配套設施均得到了很大改善。至2010年底,城鎮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為89.3%,其中11.2%的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原有私房,40.1%的家庭擁有房改私房,38.0%的家庭擁有商品房。擁有單棟住宅、四居室、三居室的城鎮居民家庭比例分別為4.5%、4.3%和32.7%,分別比2005年提高1.6、0.3和3.6個百分點。65.5%的城鎮居民家庭住宅有裝修,比2005年提高7.9個百分點。98.7%的城鎮居民家庭使用獨用自來水,95.0%的城鎮居民家庭有廁所。

    同時,人均居住支出也有較大幅度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支出1332元,比2005年增長64.7%,年均增長10.5%。居住服務費支出增長較快,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支出居住服務費103元,比2005年增長139.2%,年均增長19.1%。其中,物業管理費5年間增長204.1%,2010年人均物業管理費支出為2005年的3倍。

    (四)交通支出增長迅速,汽車擁有量大幅增加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汽車快速進入居民家庭。至2010年底,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家用汽車擁有量為13.1輛,比2005年增加9.7輛,增長287.8%,年均增長31.1%。

    與之相伴的是,交通支出也呈現大幅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交通支出1255元,比2005年增長151.1%,年均增長20.2%。因為家用汽車的大量普及,主要是購買家用汽車、車輛用燃料支出及車輛使用稅費支出增長較多。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家用汽車、車用燃料及車輛使用稅費支出分別為568元、234元和70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239.1%、421.8%和171.5%,年均分別增長27.7%、39.2%和22.1%。城鎮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五)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增長,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也在蓬勃發展。城鎮居民更加注重充實自己,文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服務支出559元,比2005年增長127.4%,年均增長17.9%。旅遊及參觀遊覽等休閒方式,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和熱愛。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團體旅遊和參觀遊覽支出分別為316元和73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135.4%和143.5%,年均分別增長18.7%和19.5%,旅遊消費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同時,健身也成為城鎮居民一項重要的業餘活動。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健身活動消費支出比2005年增長175.9%,這也標誌著居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城鎮居民越來越注重教育投入。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培訓班支出及家教費支出分別比2005年增長134.2%和131.6%,年均分別增長18.6%和18.3%。

    (六)通信消費是亮點,網絡接入更加普及

    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全面展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不斷創新,居民信息消費需求增長強勁。至2010年底,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移動電話188.9部,比2005年增長37.9%,年均增長6.6%;這些移動電話中接入互聯網的有16部,而2005年只有4.6部,年均增長28.1%;同時,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中有55.1台計算機接入互聯網,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長14.9%。

    與之相伴的是,居民通信服務費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通信服務支出625元,比2005年增長50%。其中,2010年人均電信費支出相對2005年增長51.3%,年均增長8.6%,主要是上網費有大幅增加。

    (七)家庭設備用品更新較快,家庭服務支出增加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908元,比2005增長了103.4%,年均增長15.3%,支出增長勢頭強勁。主要是家庭日用雜品支出大幅增加,耐用消費品更新加快所致。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家庭日用雜品支出340元,比2005年增長145.3%,年均增長19.7%;人均耐用消費品支出395元,比2005年增長85.1%,年均增長13.1%。

    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務正越來越多的進入城鎮居民家庭,家政服務支出的較大增長帶動了家庭服務支出的增加。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家政服務支出40元,2005年只有23元,年均增長12.3%。

    (八)居民保健意識增強,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長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872元,比2005年增長45.1%,年均增長7.7%,佔總消費支出比重為6.5%,比2005年下降1.1個百分點。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城鎮居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保健消費支出增長迅速。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滋補保健品支出129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長14.2%,佔醫療保健支出比重為14.8%,高於2005年3.8個百分點。

    (九)平均消費傾向走低

    “十一五”時期,城鎮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有下降的態勢。2010年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70.5%,比2005年下降5.2個百分點。同時,凈儲蓄率[2]不斷上升,2010年城鎮居民凈儲蓄率為11.1%,比2005年上升7.6個百分點。“十一五”時期,除2009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凈儲蓄率略有下降、消費傾向略有上升外,其餘4年凈儲蓄率均逐年攀升,而平均消費傾向則逐年下降。城鎮居民凈儲蓄率上升較多,消費意願有所下降。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仍是未來需要繼續關注的問題。 (來源: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

    [1] 以下分析如無特殊説明,增長速度均為未扣除價格因素的名義增長速度。

    [2]凈儲蓄率=城鎮居民人均儲蓄餘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儲蓄餘額=當年城鎮居民人均存入儲蓄款-當年城鎮居民人均提取儲蓄款。

 
 
 相關鏈結
· 統計局數據:我國220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
· 統計局:“十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成就卓著
· 統計局發佈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