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生,夏拉索!
拉孜縣上海援藏民生工程見聞
海拔4100米的拉孜縣,藏語有“風口”之意,中央第五次援藏工作會議精神的春風,吹過風口推著拉孜駛上了發展民生的快車道。上海第六批拉孜援藏項目如何乘長風,將援藏的溫暖送入當地農牧民的手裏、家裏、心裏?為此,記者下鄉進村,和農牧民兄弟拉家常,所見所聞,實錄於此。
民生:百年蘇村的新生
今年西藏多雨,從拉孜縣城通往扎西崗鄉的道路,多處已為“汪洋澤國”,越野車如船一般在水裏搖晃。 過河灘,眼前是一片開闊的鹽鹼地,推車如梭,人聲鼎沸,一個藏式民居的建築群,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記者穿行在工地,逢人便問“村支書在哪?”一個正在揮鏟攪拌黃沙石子的老漢,朝我看看,指指自己,説著藏語,我的藏族司機翻譯説:他就是蘇村的書記拉巴。
“我們村將整村搬遷到這裡,將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蘇村已有200多年曆史,祖祖輩輩住在那個山谷裏。”拉巴書記手指雲霧繚繞的大山深處,“我們住的是土坯房,又矮又黑,一遇水災,根本不敢住人,今年已經倒了好幾間房。村裏的農田嚴重沙化,已收不了多少糧食,這一切已影響到村民的生存。”
蘇村共16戶147人,其中12戶是貧困戶,4戶是特困戶,皆因所在地域環境惡劣,資源匱乏等綜合因素所致,是一個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村。今年恰逢西藏自治區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上海援藏幹部、拉孜縣委書記顧耀明率班子成員,會同自治區工作組,多次深入實地踏勘調研,一致認為只有搬遷才能讓蘇村徹底擺脫落後現狀。上海援藏作風紮實,工作精細,即便在建設中也考慮讓當地民眾多得益。蘇村搬遷村民不用出錢,還可以掙錢,有42個村民到工地打工,每人每月可掙1000余元,這對貧困戶來説是筆不小的收入。
拉巴書記説:“我已67歲了,每天來這裡和漢族工人一起幹活,這是一項幸福工程,每天都讓我們感受到藏漢一家親的溫暖。”
16套磚混結構住房已具雛形,建築面積3528平方米,有的已開始裝修,記者盤桓其間,設計完全是典型的藏式風格,雕梁畫棟,色彩艷麗。同時開工的還有人畜飲水、通村道路、電力設施、土地開墾、灌溉水源等建設,確保搬遷後農牧民的基本生産和生活。蘇村農牧民所需求的,上海援建早已安排;他們沒想到的,上海援建已有規劃。分三個階段,花3至5年時間,大大提升搬遷民眾生活和生産條件,把蘇村建設成為日喀則地區乃至自治區扶貧搬遷示範村。
記者問何時能搬入新居,拉巴書記的滿臉皺紋舒展成一朵花,“今年國慶節就可以在新房子裏過嘍!”接著他把左手貼在自己的胸口,“感謝黨和政府!感謝上海!”
民生:跳舞也能跳出“金疙瘩”
高地為堆,歌舞為諧,堆諧意為高地的歌舞。記者在拉孜上海廣場上,目睹一群藏族男女,身著民族盛裝,在扎念琴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場面壯觀。拉孜的堆諧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已成為拉孜的一張名片,可名片畢竟不是支票。
援藏幹部、拉孜縣委副書記周信偉告訴記者:被譽為會走路就會跳舞的堆諧故鄉,長期以來,這種技藝僅僅是群眾自娛自樂的方式,沒有為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如何發掘堆諧藝術的商業價值,為民增收,成為拉孜援藏小組重點研究的課題。縣政府已與企業達成意向,投資組建文化産業公司,推進堆諧文化産業的發展。
拉孜縣文化局副局長央宗欣喜地説:在拉孜第三屆堆諧文化節上,參與演出的農牧民群眾達1200余人次,吸引中外遊客5.2萬人,商品交易額達600余萬元,讓廣大民眾得到了實惠。跳舞也能跳出“金疙瘩”。
拉孜的傳統民族工藝極具特色,如藏刀、藏靴、氆氌、頁巖等等,過去同樣“藏在深閨人未識”,是上海援藏的大力扶持,讓民族工藝奇葩“小荷初露尖尖角”。在拉孜村謝瑪氆氌合作社,記者看見社員們正忙著手工編織氆氌,有七十老嫗,也有花季少女,她們手不停嘴也不閒,哼著歡快的藏族小調,幸福寫在臉上。
26歲的年輕村官白瑪央金告訴記者:過去的傳統工藝製作,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也找不到市場。現在成立合作社,村裏無償提供場地,上海援藏為這裡添置了氆氌後道工序的平整設備,産量大大提高。
合作社發展至今已有100多人參加,對留在家裏製作氆氌的一年補助3000元,産品由合作社統一推向市場。所有收入歸製作者所有,如今,製作氆氌的家庭平均一年可收入1萬餘元。
千方百計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這是上海援藏幹部拉孜小組的重中之重。拉孜雖有“後藏糧倉”之譽,蔬果卻不能實現自給,而且種糧收益不高,直接影響了農牧民收入的提高。為此,上海援藏資金投入1000萬元,建設一大批蔬果示範大棚。
援藏幹部、縣委書記顧耀明擔任這一項目領導小組組長。他對記者説,推進拉孜蔬果規模化種植,還能增強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大幅度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民生:“夏拉索”——新農村建設
夏拉索,這個在《青藏高原》歌曲中反復吟唱的感嘆詞,在藏語中有“好啊”的含義。而在過去的錫欽鄉夏拉索村,卻一點“好”不起來。村裏的旺堆老人對記者説:那時候別提有多糟糕,雜亂無章的建築,泥濘不堪的道路,冬天出門一身灰,夏天出門一身泥。我們村裏180多戶人家,飽受出行之苦。
援藏幹部、拉孜縣常務副縣長王鑫介紹:“我們在下鄉調研中,了解到夏拉索村的民生疾苦,很快就將它確立為援藏項目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短短幾個月,交叉縱橫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深達1.5米的硬化水渠貫通全村。”
記者繞村一週,感覺就像漫步在城裏的小區,是那麼的乾淨整潔,嶄新的村委會建築坐落在村口,旁有一小廣場,那是村民文娛健身的地方。聽説農忙過後,村民們還會得到統一配送的塗料,用村民投勞的方式將住房粉刷一新。到那時,如果你經過始於上海人民廣場的318國道旁的這座村莊,一定會由衷發出“夏拉索”的感嘆……
曲瑪鄉中心小學時值暑假,人去樓空,但一位住校叫卓姆的老師,還是興奮地拉記者去看新建的浴室。“我們學校是全鄉最好的建築,但限于財力,沒有配套給排水設施,更別提浴室了。秋涼以後,洗澡就成了孩子們奢侈的願望。上海援建可解決大問題啦!”
援藏幹部、拉孜縣委辦主任吳浩説,一次下鄉路過這所小學,遇見很壯觀的一幕:幾百號學生拿著小臉盆,排著隊浩浩蕩蕩去河邊洗澡。擔心安全問題,一了解,學校根本沒有浴室。又經過對全縣的調查,有11所小學沒有浴室,於是馬上立項,投入援建資金500萬元,讓孩子們能在學校洗上澡。
民生是綱,綱舉目張。拉孜縣上海援藏項目,緊緊圍繞民生,成效顯著。
在日喀則,記者採訪了第六批援藏總領隊、日喀則地委副書記閔衛星。他坦言:第六批援藏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對口支援的首要任務,把資金和項目進一步向農牧區和農牧民傾斜,紮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讓農牧民感受到中央援藏精神的溫暖。拉孜縣的上海援藏民生工程,其實也是上海對口援建日喀則5個縣的一個縮影,我們不會辜負家鄉人民的重托,努力做到“上海援建走在全國前列”。(本報西藏日喀則8月14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