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國際礦山救援大會暨第三屆中國
國際安全生産應急管理論壇在京舉辦
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展覽會同時舉行
駱琳及中外來賓出席開幕式
10月24日上午,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主辦的第五屆國際礦山救援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産應急管理論壇及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外來賓代表發表大會演講。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以人為本、攜手努力”。在為期2天的論壇中,與會人員將圍繞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礦山事故應急救援技術與設備,典型生産安全事故案例研究與分析,應急預案管理、演練與培訓5個專題,展開演講和討論。來自國內外的52名從事應急管理的官員及專家、學者將發表演講。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的國際代表與國內代表,共500余名代表參加大會和展覽會。
駱琳在致辭中説,國際礦山救援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擴大成員國之間在礦山救援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從2003年開始每兩年舉行一屆國際礦山救援大會,對於提升救援技術與裝備水準、改進救援訓練方法、促進國際礦山救援事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加入國際礦山救援組織以來,積極參加歷屆國際礦山救援大會,多次派專家出席會議進行交流磋商。從2007年開始,中國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産應急管理論壇暨應急技術與裝備展覽會,進一步擴大了安全生産領域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交流,有力推動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深入開展。
駱琳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産,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把安全生産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完善法制、增加投入、加強監管,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加快建設長效機制,使全國安全生産呈現出總體穩定、持續好轉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應急救援能力得到較大提升。近年來中央財政投入約14億元人民幣,依託大中型企業,啟動建設了7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和14支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體系,增強了總體應急處置能力。“十一五”期間,各級礦山救護隊共參與17456起事故救援工作,直接救援生還6928人,特別是2010年山西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中,115名礦工被困8天后獲救生還,為礦山應急救援積累了寶貴經驗。
駱琳強調,我們將更加重視、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努力建設更加高效的安全生産風險管理和應急救援體系,抓緊國家級礦山應急救援隊和區域性礦山應急救援隊和基地的建設,加快推進危險化學品、船舶溢油及油氣田、道路交通、鐵路運輸等行業領域的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高處置突發事故災難的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監管與氣象、地震等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加強預警預防,嚴防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備案制度,加強應急演練,增強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不斷深化中外礦山應急救援合作項目,積極參與國際安全生産應急救援,大力發展同世界各國在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方面的協作互利關係,共同防範應對事故災難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災難和挑戰。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王德學在開幕式上發表了演講。他強調,搞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完善體系、提升能力的思路,堅持科技領先、裝備精良的途徑,完善預案、強化演練的做法,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保障水平。具體到每一次事故救援中,要始終做到“五個一切”:不惜一切代價、調動一切資源、爭取一切時間、想盡一切辦法、採取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開幕式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主持。國際礦山救援組織秘書長阿萊克斯·格雷斯加,美國勞工部副部長約瑟夫·梅恩,南非礦産資源部副部長戈弗雷·奧利芬特,越南勞動、榮軍和社會服務部副部長畢宏林,國際勞工組織中國蒙古局局長霍百安;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史玉波等出席開幕式併發表演講。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張寶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國務院應急辦副主任郭曉光,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王樹鶴、李萬疆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人員參觀了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展覽會。此次展覽會為期3天,室內外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展品涉及大功率救援鑽機、水泵,應急信息、調度指揮裝備與技術,救援裝備及器材,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救援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應急醫療救護器材等,有120家中外廠商參展。
會前,國際礦山救援組織在開灤集團公司召開會議,研究促進國際礦山救援領域交流、合作及組織發展相關事宜,並組織第五屆礦山救援大會國際代表赴開灤國家礦山博物館、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開灤隊和開灤集團具有133年曆史的唐山礦井下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