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柳斌傑:以版權工作新突破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5日 19時55分   來源:新聞出版總署網站

柳斌傑:以版權工作新突破推動文化大發展
 ——在2011年中國版權年會上的講話
(2011年11月12日)

    在全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大好形勢下,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版權年會召開,很有意義。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總結我黨領導文化建設的經驗,分析了文化建設的新形勢,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傳達好、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全會精神,是新聞出版、版權全行業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要用全會精神武裝思想、統一認識、指導實踐、推動發展,把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切實貫徹到版權工作當中去,認真分析版權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深入研究版權相關産業發展的新態勢,在新的起點上,大力提升版權的創造、管理、使用和保護水平,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服務,確保“十二五”期間取得版權工作新突破。這是國家的需要,也是版權工作者的光榮歷史使命。

    一、認識版權獨特作用,發揮知識資源優勢,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文化創造的成果主要表現為版權,保護版權就是保護文化創造力。因此,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在部署繁榮文化時特別指出,要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依法懲處侵權行為,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這是抓住了文化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産權制度正在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版權是知識産權三大支柱之一,在知識産權體系中,與專利權、商標權等工業産權相比,版權是文化價值的利益化,不僅具有獨特的社會屬性,更具有顯著的經濟屬性。版權制度一方面通過激勵創作,推動優秀文化成果的不斷涌現,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必需的精神食糧,促進了文化繁榮、培育民族創新精神、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版權還具有複合財産權利的獨特經濟屬性,幾乎每項權利都支撐著一個産業,比如,複製權支撐著圖書音像業,廣播權支撐著廣播電視業,攝製權支撐著影視業,著作權支撐著文學藝術。可以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創意、廣告設計、計算機軟體、信息網絡等相關産業的創新和發展如果沒有版權保護的制度支撐,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少産業生存發展的基礎。版權制度正是以其獨特的智力保護和産業屬性,促進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統計,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産總值(GDP)中核心版權産業所佔份額大約在3%-6%左右,全部版權産業大約佔10%以上。在美國,版權産業已經成為其經濟中最大、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行業,成為支撐美國經濟增長的支柱,美國的版權行業僱員年收入水平超過美國其他所有行業的年均報酬率,而美國版權行業發展的速度及其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也遠遠超出了其他實體經濟門類,很大程度上支持著美國經濟的實際增長,增加了美國國內生産總值,並從海外銷售和出口中增加了收入。在我國,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為期3年的中國版權相關産業的經濟貢獻調研,統計結果表明,2006年,版權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4%,上海市已經達到12%。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也積極開展版權相關産業經濟貢獻率調研,數據顯示,以版權為生産要素和戰略資源的版權相關産業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版權作為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不僅可通過授權,規模性生産、複製並廣泛傳播各類文化産品,就其産品內容而言,又與意識形態安全密切相關。由於版權産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産業”,加快發展版權産業,已經逐步引起眾多國家的關注和重視。美歐一些發達國家一方面把版權問題與經貿問題挂鉤,為維護其經濟利益,不斷以版權問題向我國施壓,搶佔我國市場;另一方面,利用版權交易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輸出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挑戰我國的社會制度。從這一點而言,版權制度已日益成為我國加強文化內容管理、傳播渠道管理,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保障。

    二、認真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為文化創新提供支持

    六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要激發文化內容創作和文化生産活力,提高文化産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要大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要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依法懲處侵權行為,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可以看出,《決定》對做好新時期的版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對於版權産業界來説,既是難得的機遇,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更意味著肩負的重任。對此,我們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積極有效的對策,把版權支持創新作為工作的重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版權工作要堅決支持文化內容、文化科技、傳播方式、管理模式“四個創新”,為創造更多版權作品、發展版權産業服務。

    推進文化內容創新是版權促進發展的首要任務。持續地推出更多更好的優秀産品,滿足人們越來越多的精神需求,是文化繁榮的標誌。而版權制度是激勵自主創新的基礎性制度,通過確定創作者的專有權利,使得權利人可以通過作品的轉讓、使用和傳播獲得應有的回報。這種以法定産權進行激勵的利益機制,充分保障了對智力創作的尊重和肯定,極大地激發起人們的創作熱情,從而鼓勵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智力作品,為人類知識寶庫增添了無數精神財富。我們要借六中全會的東風,引進和培養自己的優秀人才,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有自主版權的作品,為推動本民族及整個人類的知識創新作貢獻。

    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是版權産業發展與繁榮的重要引擎。要充分發揮文化內容和科技手段的相互促進作用,為文化産業發展提速。就版權而言,文化科技創新是雙刃劍,不僅促進了版權産品的生産和傳播,還有可能對現行版權制度形成衝擊,對傳統版權執法手段形成挑戰。隨著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日趨廣泛的應用,文化科技創新的空間還相當大,我們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存在的。這需要我們在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的同時,注意把握技術發展對版權産業提出的新問題,有能力解決新技術帶來的版權使用和保護新課題。

    推進傳播方式創新是文化産業的主要方面,因為計算機、互聯網、數字技術總體是改變了傳播方式,而傳播中的版權糾紛是當前最突出的。版權在支持傳播方式創新問題方面,要從技術、政策等方面大膽跟進。既不能因為技術而助長侵權盜版,也不能因為保護阻礙新技術的應用,這是版權發揮作用的重要領域。

    推進管理模式創新是版權産業發展與繁榮的有力保障。不斷創新的智力作品對版權制度産生了越來越大的需求,強烈要求版權管理模式不斷適應創新的要求。在知識創新活動中如何共同遵守文化行為規則,有效保護文化創新成果,對於政府部門來説,是當務之急。創新管理就是改善服務。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造傳統的管理模式,加快職能轉變,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並且要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管理模式,改善和強化版權保護工作,因地制宜,分業使策,根據當地版權産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各行業版權形成的特點,提供優良的版權服務,促進版權創造和相關産業發展。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開展本地區版權産業發展狀況調研,摸清底數,出謀獻策,排憂解難,為促進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三、認真落實“六項任務”,提升版權工作水平

    中央領導多次指出,要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對版權行政執法、軟體正版化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並強調要著眼完善法律法規、落實監管責任、強化監管手段、提高執法能力、鼓勵公眾參與,抓緊建立標本兼治的保護知識産權的長效機制。作為版權工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抓好6個方面的工作任務:

    一是進一步完善版權法律體系。要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以解決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傳播版權、數字出版版權等新問題為重點,完善版權法律制度。目前,要全力做好第三輪《著作權法》修訂工作,充分體現實戰需要,努力創造一個權利人、使用人和社會公眾等各方利益和諧發展的法治環境。

    二是進一步健全版權執法體系。要從上至下形成行政、公安、法院相互配合的版權執法體制,整合行政資源,突出工作重點,依法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切實保護版權權利人的利益,凈化版權市場運行環境,為版權産業的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氛圍,為全民族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服務。

    三是進一步構建版權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以作品登記為基礎的版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版權公共服務職能,增加版權公共服務隊伍,規範版權公共服務行為,不斷開發、擴充新的版權公共服務項目。當前,特別要做好各類作品登記工作,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作品信息平臺,切實提高版權公共服務水平。

    四是進一步理順版權交易市場體系。運用市場機制,引導和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版權,充分發揮版權行業協會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版權市場化中的作用,建立交易平臺,加強市場管理,引導市場主體採取轉讓、許可、質押、入股、合同備案等方式實現版權的市場價值,建立規範綜合性版權要素市場,促進版權産業大發展。

    五是進一步加強版權創新體系。支持創新要落實到産業政策、區域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上,鼓勵各類版權部門和機構在與版權相關産業基地建設中引入版權創造機制,努力實現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的內在統一。扶持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四川等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國家版權創新基地、版權産業發展基地,增強我國版權産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六是進一步培育社會公眾參與的版權保護體系。通過培養和提高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依靠社會各種力量參與版權保護,是治本之策。要加強法律意識、版權意識教育,使“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實守信”的文化成為社會群體的價值體系。著作權人、版權單位、社會組織都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參與著作權保護。在全社會逐步形成有利於創新、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有利於公平競爭、有利於維護經濟秩序的良好的版權文化氛圍。

    四、積極探索新技術條件下的版權保護問題

    今年版權年會論壇的主題是“雲計算·數字出版·版權保護”,這是技術前沿的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的興起,以先進的雲計算技術作為發展助推器的數字出版模式也順應時勢,破土而出,逐漸成長為新聞出版業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然而,在數字出版方面,目前依然存在版權、技術、市場等制約因素,尤其是盜版,是致命的殺手。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版權問題,數字出版整個行業都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新技術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促進文化發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現有版權的法律制度、管理模式、社會規範、意識形態帶來了衝擊和挑戰,比如,互聯網的版權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互聯網産業創新發展的突出問題和引發國際爭端的焦點,對等網絡P2P技術、博客與播客、搜索引擎鏈結、臨時複製等技術的應用,包括今天要討論的雲計算等新技術,都給互聯網版權保護提出了新課題。各國都通過加強互聯網版權法律制度的建設,實現更為有效的版權管理和保護。如何利用現有法律體系和技術手段解決新技術帶來的版權保護難題,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深入研究的。數字版權監管平臺等項目就是為此而努力的一部分。

    國家版權局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新技術發展帶來的版權問題。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版權局將繼續關注技術發展對於産業和版權制度的要求,努力建立與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相適應的版權保護機制、保護技術,有效解決新技術條件下的各類版權問題,調整和平衡不同主體間的利益關係,使版權工作更好地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五、努力做好中國版權協會的工作

    近年來,中國版權協會在版權服務領域做了很多工作,開拓了不少新的工作渠道和平臺,希望更好地發揮作用。我看版權協會今後還應該繼續在“協”字上做文章,在協助、協調、協力上下工夫。在這裡,我提三點希望。一是當好參謀助手,為版權工作全局服務,加強自身學習和調研,掌握版權産業發展動態,反映行業要求,多提政策建議,為領導機關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二是加強協調和溝通,真正成為聯絡廣大版權工作者、權利人和專家、學者的橋梁,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功能,特別對版權産業中涉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項目以及國家和地區性的特色版權産業,予以重點關注,加大服務力度,在服務中摸索切實有效的服務模式。三是為行業服務,解決單個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克服單個企業遇到的困難,把分散的版權企業聯合起來,凝聚成一股社會力量,同心協力推動版權産業的大發展。

    我們身處一個知識創造財富的時代。利用知識,保護知識,創造財富,造福人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而實踐證明,版權就是一種巨大的財富資源和産業資源,隨著版權制度的不斷完善,文化創造力的潛在價值得以全面認識和提升,版權將會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我相信,隨著市場經濟不斷規範,隨著中國版權制度的不斷完善,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一定會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中國版權産業也將呈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廣闊的前景。希望與會的各位朋友,以版權事業為平臺,以版權協會為紐帶,加強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友誼,共同謀求21世紀全球版權發展的光輝前景!

 
 
 相關鏈結
· 新聞出版總署:2011年版權執法培訓工作會議舉行
· 新聞出版總署日前公佈2010年度版權執法十大案件
·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版權已成國際競爭核心要素
· 新聞出版總署:要高度重視並加強字庫行業版權保護
· 新聞出版總署:世博會網絡版權保護行動見成效
·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更好地完善版權監管平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