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形勢風雲激蕩 中國外交乘風破浪
——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在2011年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的講話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秦亞青院長,
各位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外交學院邀請我出席“風雲世界 激揚中國:2011年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臨近歲末,外交學院邀請一批專家學者和媒體的朋友們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今年中國外交工作,很有意義。既有利於大家更好地了解外交工作,也有利於我們集思廣益,更好地開展今後的外交工作。
今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全方位外交取得顯著成就,堅定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
我國領導人親自開展峰會外交和首腦外交。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等一系列國際和地區多邊會議,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積極參與和引導全球治理機制改革,促進區域合作進程。
我們積極服務國內經濟發展,防範外部經濟風險。推動全球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對外大項目合作取得新進展。
我們穩步發展同各國關係。中美就設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中俄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歐互信與合作進一步發展,互成最大貿易夥伴。中日關係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加強。中國同拉美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
我們積極營造穩定、繁榮、和諧的周邊環境。中國同周邊國家高層交往頻繁,各領域合作深入發展,互聯互通建設穩步推進。我們同東盟國家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後續行動指針達成一致,宣佈設立30億元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維護了南海形勢總體穩定。
我們妥善應對西亞北非動蕩。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尊重地區國家人民的意願和選擇,妥善處理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同有關國家關係平穩過渡。
我們全力維護我國公民海外合法權益。完成自埃及、利比亞、日本撤離我國遇險公民行動,成功營救在境外被綁架的船員和工程人員,妥善處理我國船員在湄公河遇害等重大事件。
我們深入開展公共和人文外交。圍繞“十二五”規劃實施、建黨90週年、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發佈等重大活動加強政策宣示,同各國廣泛開展文化、教育、體育、科技、衛生等領域交流。
待會兒,專家們要從方方面面對今年的中國外交進行盤點和研討。在這裡,我想重點就如何看待和理解中國外交談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要看到中國外交成就來之不易。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想大家一定有同感。今年初,誰也沒有想到,一個突尼斯青年自焚,引發西亞北非這麼大的動蕩。同樣也是年初,希臘發生債務危機,希臘的GDP只佔歐洲的2%,本來對於富足發達的歐洲來説不算什麼,但也引發了深刻的歐債危機,逆轉了世界經濟復蘇走勢。3月11日,日本發生地震,沒想到引發這麼大的海嘯和核泄漏,到現在影響還未徹底消除。根據目前公佈的最新計劃,日本打算用8到10年時間清除巨災留下的垃圾。更不用説世界在能源、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問題上面臨的挑戰了。可以説,2011年是重大戰略意外迭出的一年。縱觀全年,世界出現這麼大的動蕩,這麼複雜的局面,恐怕任何有遠見的人都未曾想到。今年還先後出現了挪威槍擊案、倫敦騷亂、“佔領華爾街”運動,不少國家政府倒臺。上周比利時、意大利又發生槍擊案,死傷百餘人。這麼困難的局面給各國的穩定和發展都提出了挑戰。
當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各方包括國內民眾對中國外交的關注、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外界對中國的發展還存在一些疑慮和誤解。外交工作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處理起來更加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夠保持總體穩定,經濟實現較快發展,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進一步擴大,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應該珍惜。
第二,要看到中國外交順應了世界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大勢。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們越來越生活在“地球村”裏,各國利益交融交匯越來越密切,大家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這是一個全新的形勢。我們不能再用“我興你衰”、“零和遊戲”等冷戰思維來看世界、辦外交。不久前,中國發佈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對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不是忽悠人的。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也是當今形勢下我們唯一能夠選擇的道路。中國不可能走西方列強殖民掠奪、侵略擴張的老路。強化軍事同盟、進行軍備競賽、動輒進行武力干預,這些做法都不符合時代潮流,“謀而無道,其行難遠”。我們要樹立新的安全觀,這個世界不是武器越多越安全,而是各國越發展、合作越深入才越安全。
最近美國調整亞太戰略,加大對亞太投入。有人對此感到擔心,懷疑中美能否在亞太和平相處,甚至認為我們的周邊環境惡化了。在我看來,美國從未離開亞太,也談不上“重返”。中國無意也無力在亞太排擠美國,希望美國在亞太發揮建設性作用,包括尊重中方的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太平洋足夠寬廣,應能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的共存與合作。前幾天我聽聯想老總柳傳志説,中國剛剛加入WTO時,大家都很擔心,認為“狼來了”。結果我們入世十年,“與狼共舞”越舞越好。我們在外交上也要有這樣的胸懷,面對形勢變化,要用合作而不是對抗的思路來解決問題。我們要有自信,只要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開放合作,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沒有人能包圍我們,排擠我們。
第三,不能簡單地用“軟”和“硬”來界定中國外交。國際上特別是西方一些人指責中國外交強硬了,不像過去好説話。但是國內一些輿論又説我們的外交太軟,主張“亮劍”,要求教訓一些國家。這本身就表明,從不同的角度看中國外交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不能説動槍動炮才是硬,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分歧就是軟。中國人講剛柔相濟,也就是説,“柔”和“剛”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就像一個人有溫和的時候也有發怒的時候,一支軍隊有勇往直前的時候也有迂迴週旋的時候。鬥爭和妥協都不是外交的目的,也不是評判外交好壞的標準,而只是實現外交目標的方式和選項。這就要求我們該鬥爭的鬥爭,該合作的合作,該週旋的週旋。智慧比拳頭更重要。
外交要著眼大局和全局來進行謀劃,兼顧眼前和長遠、局部和整體,政治和經濟利益,統籌考慮國家利益、形象和責任。外交搞得好不好,歸根結底要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不是增強了,國家的地位是不是上升了,國家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發展成就。這些成就的背後凝聚著各行各業的努力,這裡面自然也包括外交的貢獻。可以説,在世界主要大國當中,中國外交是十分成功的,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應該對這一點感到自豪。
第四,要看到新形勢下做好外交工作並不容易。當今世界變化之大前所未有,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日新月異。甚至外界對中國的定位都感到難以把握。我們的GDP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了,但同美歐日相比,中國經濟的“蛋糕”還不夠大,質量也不夠好。我們的是粗糧蛋糕,人家的是奶油蛋糕,而且分蛋糕的人比我們少得多。中國國情的複雜性導致中國人對本國的認識不一樣,對外交的訴求不一樣,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也不一樣。何況,我們在外交上還不斷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年初從利比亞撤人,要在很短時間內把3萬多人從萬里之外撤回,情況之複雜前所未有。我們的企業大規模“走出去”,外交怎麼配合?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問題如何解決和應對?這樣的問題很多。隨著外交事業的大發展,我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都顯著增加。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所有駐外使領館負責領事僑務工作的一共600多人,現在中國每年出境人數達6000萬人次,平均每個駐外領事官員要給10萬人提供可能的領保服務,也就是1:10萬,而這個數字美國是1:5千,日本是1:1.2萬。據説美國駐伊拉克使館有1萬6千名外交官和員工,而中國駐伊拉克使館只有9個人。作為外交官,我們為能夠服務於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感到自豪,累一點、辛苦一點都值得。
展望明年,世界恐怕不會像電影《2012》描繪得那樣進入末日,但國際形勢的變化肯定還會很大。世界經濟形勢下行風險增大,歐洲債務危機和西亞北非亂局仍未結束,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大國將舉行選舉。國際上還將召開多場重要峰會。中國外交要做好準備,應對好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和各種風險挑戰,繼續加強與大國關係,努力促進周邊睦鄰友好,擴大同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全力服務國內穩定和經濟建設,繼續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為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最後,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外交工作的支持。你們的工作也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你們的學術交流和報道,中國和世界的聯絡更加密切,相互了解更加深入。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共同努力,我國的外交一定會有更大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一定會有更大提高。
祝大家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