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劉賜貴:凝心聚力 奮力奪取海洋事業發展的新勝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6日 20時14分   來源:海洋局網站

    凝心聚力 攻堅克難 奮力奪取海洋事業發展的新勝利 
——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劉賜貴
(2011年12月26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總結回顧2011年海洋工作,認真分析當前海洋工作面臨的形勢,部署安排2012年全國海洋工作的重點任務。

    下面,我代表國家局黨組講三個問題。

    一、2011年工作的基本情況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海洋系統落實六項重點任務、提升六種能力、增強六個方面意識的起步之年。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海洋經濟發展形勢呈現喜人局面

    2011年,國家局進一步密切了同沿海地區黨委政府的溝通協調,共同落實“十二五”規劃對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部署,採取積極措施大力推動沿海地區區域開發開放,使海洋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據初步估算,2011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預計將突破4.3萬億元,比去年增長13.1%,全年新創造的就業崗位將達70萬個。隨著東部率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一系列政策規劃的出臺,新興産業、高端人才、海內外資金正在快速向沿海地區聚集,海洋開發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今年,國家局又配合國家發改委等綜合部門,在已有沿海區域開發開放規劃的基礎上,主動呼應沿海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積極推動國務院先後批准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舟山群島新區、平潭綜合試驗區等區域規劃。為助推沿海經濟發展,國家局還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安排了2萬公頃的海域用於填海造地,啟動25個海域海岸帶綜合整治項目,資金總額5.6億元,公佈了176個可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選劃了7個國家級海洋公園,新批了7個臨時海洋傾倒區,減免了34個公益用海項目的海域使用金共達7552萬元。圓滿完成了山東、浙江、廣東三個省的全國海洋經濟試點調查工作, 成功舉辦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國際高峰論壇、浙江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為區域海洋經濟的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順利啟動了省級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系統建設。各省市海洋部門在發展海洋經濟上也有許多新創舉,山東積極進行了海洋産業發展政策、海洋經濟園區建設方面的探索;江蘇提出了構建以沿海、沿江為兩軸的海洋經濟産業帶、海洋經濟五年翻番的戰略構想;浙江公佈了31個省級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併為寧波市象山縣旦門山島發放了全國第一本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廣東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努力打造提升全國海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區。

    (二)海洋戰略研究與規劃法制工作取得實效

    國家局按照中央的要求,結合當前國內外海洋事務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以建設海洋強國為總目標,部署開展專題研究,現已取得一批富有建設性的階段研究成果。啟動了海洋綜合管控能力、海洋環境容量、南海合作與發展、海洋管理體制機制、海洋文化建設等重大課題的研究。根據海洋工作實際,對陸海統籌的內涵進行了理論探索,就提升海洋綜合管控能力進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規劃用海、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五個用海”的工作理念。

    海洋規劃的編制取得顯著進展。國家局與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國家“十二五”海洋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國家極地考察“十二五”規劃》已開始實施,《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二五”規劃》即將印發。《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均已進入上報國務院審批程序。《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已基本成熟,正與發改委聯合徵求各部門意見。《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已列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計劃,即將頒布。天津市已經通過並印發了《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十二五規劃》。浙江、廣東批准實施了省級海島保護規劃,福建、廣西兩省、區的海島保護規劃已報政府審批。海洋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海洋觀測預報條例》正待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南極活動管理條例》也已納入國務院立法計劃。

    (三)海洋綜合管控與行政執法能力穩步增強

    11個沿海省級海洋功能區劃的修編工作已進入徵求部門意見階段。與發改委聯合下發的《圍填海計劃管理辦法》,明確了全國圍填海總量和分省計劃指標。加強海域使用論證資質單位的審查與評估,通過計劃管理、科學論證和嚴格審批,對圍填海的規模和節奏進行了有效調控。海域海岸帶綜合整治修復完成年度任務。海域動態監視監測不斷加強。基本完成省際間和縣際間的海域勘界。進一步規範了行業用海秩序,加大了對軍事用海、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渤海油氣開採的管理力度。上報國務院批准項目用海17個,批准用海面積4151公頃,其中批准填海1888公頃;批准區域用海規劃10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全年共發放海域使用權證書4100本,確權面積17萬公頃。

    全國海域海島地名普查的外業調查基本完成,實現了除港澳臺及西沙、南沙島礁以外全部海島的現場調查,普查整體登島率達到80%。完成了所有海島的命名、更名、登出等名稱標準化處理和1660塊海島名稱標誌的設置工作。海島整治修復穩步開展,支持地方海島整治修復項目20個,累計資金4億元。全面推進了國家海島監視監測系統建設,完成了所有海島航空遙感歷史數據的處理和入庫,實現了3000個海島基於航空遙感數據的三維可視化管理。

    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依法嚴格進行項目環評審批。加大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和濱海濕地固碳示範區建設。推進創新型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有海洋環境監測機構232個。針對海洋環境狀況、主要的污染源及環境風險,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強化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資質管理,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海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競技大獎賽”。以衛星微波遙感監視為主體的全天候、全天時、全覆蓋的監控體系已進入業務化運行。依法科學穩妥地組織開展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工作。國家局黨組高度重視,多次組織赴事故現場檢查,研究部署工作。成員單位之間密切配合,協調推動處置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海監、監測等部門的同志在事故現場開展了大量監視監測等基礎性工作,目前仍在一線堅守崗位,實屬不易。國家局認真落實監管職責,組織開展溢油風險隱患排查與整改,定期公佈海上監視監測信息。及時妥善處理了綏中36-1油田溢油、珠海終端天然氣管線泄漏、錦州9-3油田溢油等其他突發溢油事件。積極穩妥應對日本核泄漏事故,在做好管轄海域放射性監測的基礎上,將監測海域拓展至西太平洋水域。在此過程中,及時向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社會公眾通報信息,科學引導輿論,消除社會恐慌情緒,樹立了海洋部門的良好形象。認真做好赤潮、綠潮災害的監視監測及預警。在破解渤海入海污染物總量、渤海海峽水交換和物質交換通量、重點海域環境容量和納污能力等技術難題方面取得新突破。廣東加強海上項目賽場的海洋環境監測,保障了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水上賽事成功舉行。

    海洋行政監察執法工作不斷加強。重點強化了對區域用海規劃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提高了日常巡查頻率,深化了對用海項目的全程監管。“海盾2011”行動立案72起,“碧海”專項執法行動立案138起。全面啟動全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定期巡航執法檢查工作。海洋執法監察能力進一步增強,船舶飛機二期項目7艘千噸級海監船、3架海監飛機建造完成,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持的36艘省級維權執法船、54艘海島保護和管理執法快艇建造工作進展順利。29個中國海監執法基地維修改造項目正在抓緊前期準備,2個已全面實施。中央專門安排資金3.8億元,用於海監執法指揮系統建設。

    (四)海洋科技支撐與防災減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成功組織“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000米級海試,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188米,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載人下潛到達全球70%以上海洋深處的能力,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首次具備了航天高精度獲取海洋動力環境數據的能力。908專項取得的一大批重要成果,已廣泛應用於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工作的眾多領域。“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全面建成,開始業務化試運行。聯合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學基金委成功召開了全國海洋科技大會。科技興海計劃深入實施,向中央財政申請到2012年的專項資金達4.85億元。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被認定為國家首個科技興海産業示範基地。海洋生物産業被列入國家首批啟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專項。海水利用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功組建。海洋能資源的示範、研發、支撐服務體系建設進度加快。海洋標準計量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服務保障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編制完成了《中國海洋觀測網總體規劃》,在西北太平洋布放了4套Argo浮標和表面漂流浮標,將我國的海洋觀測領域由近海向深海大洋進行了拓展。制定了《海洋觀測儀器設備應用標準化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海洋觀測的技術支撐體系。海洋環境與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初步完成原型系統建設。成功地完成了日本3·11地震海嘯的應對工作。圓滿完成了風暴潮、海浪、海冰、海嘯等海洋災害應對,開展了邊緣海模式和汛期氣候形勢影響評估研究,建立了業務化的海洋氣候預測影響評估體系。成功舉辦了泛太平洋海嘯演習,圓滿完成了南海部際聯合搜救演習任務,同時組織開展了海洋漁業生産安全環境、海上搜救、大洋航路等專題保障服務系統建設,完成了精細化預報方案的設計。大力提升海洋災害防禦能力,推進全國沿海大型工程風險排查和海洋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編制完成了《海洋災害風險排查和區劃工作方案》、《海平面上升影響評價專題報告》。沿海省市海洋災害預警報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如福建完成了33個警戒潮位核定和454條千畝以上海堤高程實測和圖冊編制工作,改進完善了漫堤預警決策支持系統,開展了台灣海峽海洋觀測與預警報示範區建設。海南開展了海洋災情調查和海平面變化調查評估,完成了南海區海洋災害趨勢預測任務。

    (五)海洋權益維護與對外合作交流力度不斷加大

    維護領土主權和戰略安全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作為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今年以來,我們加強了海洋權益的研究和主張管轄海域的定期維權巡航執法。

    一是我國提出的7個國際海域海底地名提案獲國際組織通過,第一次將中國人提出的海底地名寫入了國際海底地名冊。

    二是繼續開展了全海域定期維權巡航執法。監管重點是外國在我主張海域進行的非法油氣勘探開發、海洋測量、軍事偵察活動。為我油氣田安全作業及油氣勘探提供護衛護航。地方參與維權執法的機制更加成熟,遼寧、江蘇、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市分別參與了今年的維權執法巡航。

    三是海洋議題正式納入國家領導人外事活動議程。先後參加了溫家寶總理、習近平副主席的外事訪問,在此期間與印尼、泰國簽署了海洋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印尼巴東海洋聯合觀測站建成並試運行,在印度洋布放的第一套深海浮標正式進入我國業務化運行網絡。“中美海洋與漁業科技合作框架計劃(2011-2015)”、“聯合開展印度洋、南大洋中長期觀測重大合作項目”成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成果。積極拓展與加拿大、英國、冰島、比利時等國家在海洋與極地領域的務實合作。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亞太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獲國務院和有關國際組織的批准。“中國南部沿海生物多樣性管理”項目、東亞海計劃等國際項目進展順利。“廈門國際海洋周”和“海洋生態文明國際論壇”成為沿海城市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四是極地和大洋科學考察成果豐碩。圓滿完成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首次召開了極地考察工作會議。第27次南極考察隊順利完成考察任務,第28次隊各項考察按計劃開展,北極黃河站年度考察任務按計劃實施。“大洋一號”船完成時間最長、航程最遠、考察區域最廣的第22航次任務,新發現16處海底熱液區。經國際海底管理局批准,我國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了1萬平方公里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

    (六)海洋文化建設與輿論宣傳蓬勃開展

    為進一步加強海洋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助推海洋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在中宣部的指導與支持下,共同研究形成了增強海洋意識、擴大海洋宣傳、推進海洋文化建設的九點意見。在大連成功舉辦的以“辛亥百年 海洋振興”為主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吸引了許多海外華人的熱情參與。國家海洋局與海軍政治部聯合攝製的《走向海洋》大型海洋文化紀錄片正在播出,得到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在全國科普日、防災減災日期間,23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9個極地科普教育基地、2個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基地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普及海洋知識的宣傳活動。評選表彰了“2010年度十大海洋人物”。第28次南極考察隊從天津港出發,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第5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舟山群島-中國海洋文化節、中國(象山)開漁節等海洋文化活動,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海洋文化氛圍。

    海洋新聞宣傳工作緊緊圍繞海洋形勢發展變化,充分發揮和利用多種宣傳渠道,著力加強對海洋重點工作的宣傳報道和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充分利用《海洋專報》、《海洋輿情》向上反映情況。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媒體加大了海洋宣傳力度。中央電視臺對“蛟龍”號5000米級海試全程進行了現場直播。對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進行全面客觀報道,有效引導輿論。

    (七)黨風廉政建設與幹部隊伍建設紮實推進

    全面貫徹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規劃,加大並拓寬了監督工作力度與渠道,對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海洋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視群眾信訪,認真核查審計署移送的相關線索問題,嚴肅查處了違紀違法案件。紮實開展專項治理,在清理慶典、研討會、論壇,規範公務用車管理,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清理“小金庫”等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制定出臺了《國家海洋局工作人員防止利益衝突暫行規定》。海洋系統各級領導班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意識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

    泛海人才戰略思想進一步貫徹。經中央批准,《全國海洋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圓滿完成首次全國海洋人才資源統計與評價工作。啟動了全國海洋“雙百人才”計劃,首批20名優秀業務專才即將赴國外留學深造。與教育部、省市政府共建高校工作機制不斷深化,成立了“涉海科教聯盟”,共建高校增加到28所。全系統領導班子的結構更加優化,重德、重績、重基層、重公認的選人用人導向更加鮮明,幹部選任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縱向比上升3.29個百分點,橫向比高出5個百分點。分級分類的幹部教育培訓格局初步形成,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增強,先後有177名司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參加了各類培訓。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穩步推進。海洋管理體制機制研究進一步深入,機構編制得到加強,國家局機關增設了海島管理司,成立了海洋減災中心。地方海洋行政和執法機構得到強化,山東、海南海監隊伍升格,遼寧、天津、福建、廣東增加了機構編制,廣西海監執法隊伍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一年來,海洋系統黨建和思想政治建設紮實開展,各單位各部門在安全、保密、維穩、工青婦、統戰、群團、老幹部、審計、後勤保障等各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沿海各省區市海洋廳局工作成績顯著,為促進沿海地方海洋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總結全年的工作,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國海洋工作總體上呈現出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海洋事業更加重視。一年來,中央領導對海洋工作的指示批示142件,對海洋事務重大問題給予了關心關懷、鼓舞和指導。克強副總理春節前通過視頻慰問一線極地和大洋考察隊員。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充分説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海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海洋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直接,同時也説明海洋部門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使命越來越光榮。這也是做好海洋工作的保證。

    二是中央部門及社會各界對海洋工作更加關注。今年,我們先後與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統戰部、中編辦、國辦、外交部、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環保部、海關總署、國務院法制辦、國務院研究室、國管局、總參、海軍等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同志、16個沿海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黨政主要領導以及一些民主黨派中央和多所高等院校的負責同志進行了廣泛接觸與交流。各省市各部門對海洋事業的關心,對海洋工作的關注與支持,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有力鼓舞。

    三是海洋部門經受住更加嚴峻的考驗。一年來,我們經受並有效應對了大的考驗,日本地震引發海嘯並造成核輻射污染、蓬萊19-3油田溢油事件,這些重大事件在社會上産生了巨大影響。我們的有效應對與穩妥處置,體現了海洋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感。這是對執政能力和維護國家形象的重大檢驗。

    四是輿論對海洋工作的報道更加密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對海洋工作的宣傳報道、重大事件的討論,相當於“十一五”期間的總和。隨著沿海開發開放力度的加大,地方媒體對海洋工作取得的成就、海洋經濟發展的態勢也都給予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報道。正是因為有了媒體的傳播,現在社會上談論海洋的人多了,關注海洋工作的人多了,這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監督和推進。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效,我們深切地感到,海洋工作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離不開歷屆黨組和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艱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國家海洋局黨組向關注、支持和幫助海洋工作的各部門各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海洋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深深地感到海洋工作還面臨許多困難和不足:一是管理難度加大,海洋宏觀戰略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還需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二是用海矛盾突出,海洋綜合管理和服務的理念、方法與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三是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任務艱巨,支撐海洋事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需進一步加強;四是海洋權益鬥爭激烈,維護海洋主權和深化國際合作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上述問題要在新的一年認真研究,力爭解決得好些。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務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內外海洋事務都正在發生複雜而深刻的變化。

    從國內看,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海洋工作在國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凸顯。一是沿海區域開發開放對海洋空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從海洋開發利用現狀和地方海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對海域空間資源的剛性需求會持續上升,海域、海島、海岸線等空間資源的稀缺性逐步顯現,行業用海矛盾將日益突出。二是沿海産業結構調整對培育和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沿海地區的能源、資源、環境瓶頸日益凸顯,迫切需要培育和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引領海洋經濟和沿海區域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三是人民群眾對優美安全海洋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目前,我國近海海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局部海域甚至出現逐年加重的勢頭,這給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威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對潔凈優美的海洋環境有了越來越強烈的期待。四是沿海區域發展對防災減災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隨著沿海各地海洋經濟的持續發展,各類經濟、産業要素和人口正在加速向沿海聚集,海洋開發利用活動日趨活躍,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形態正在進一步深化,這都對我們提升海洋環境保障工作的覆蓋面、針對性和精細化程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是廣大基層用海者對維護自身權益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隨著海洋經濟飛速發展,各類海洋開發活動在空間、資源以及環境利益上的矛盾越來越多。同時,由於海洋污染等環境違法事件的發生,也導致用海者之間的利益衝突進一步加劇。公平、公正、高效地維護用海者的合法權益,已成為各級海洋管理部門踐行執政為民宗旨的崇高使命。

    從國際看,當代全球海洋發展的主要趨勢是競爭與合作交織、挑戰與機遇並存。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都認為21世紀是“海洋世紀”,作為“海洋憲章”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于1994年開始生效,極大地擴展了沿海國海洋管轄權。沿海國紛紛通過立法、聲明、管控等方式,擴大本國的海洋管轄權。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控制海洋通道為重點內容的傳統海洋爭奪戰已經發展為全方位的海洋博弈。國際海洋事務圍繞著創設國際海洋法律新規則、搶佔海洋科技“制高點”、開展海洋合作等問題發生變化。一些沿海國通過主張200海裏以外大陸架(簡稱外大陸架)、申請國際海底區域礦區、加強在南北兩極的實質性存在、設立海洋保護區等不同方式,不斷地拓展其海洋利益。

    目前已有49個國家向聯合國提交了外大陸架劃界案,所主張的外大陸架總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沿海國所主張的大陸架面積增長了四分之一。進入新世紀,深海生物基因資源成為“新寵”。關於深海生物基因資源採探及國際海底區域環境保護等方面法律制度的構建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相關規則正在醞釀和制定過程中。

    南北兩極地區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區域之一,也是資源的寶庫。為了開發和利用南北兩極地區,有關國家大力推進南北極的科學考察等活動。圍繞公海的爭奪日益激烈。

    國際海洋事務的變化也提供了新的合作和發展機遇。2011年,聯合國提出了以發展“藍綠經濟”為核心的海洋發展之路。保護海洋環境、支撐綠色經濟、改善海洋行政管理以及增強可持續利用海洋的能力,已成為當代海洋發展的主要內容。沿海各國高度重視海洋發展。已有20多個國家發佈了國家海洋戰略,並圍繞海洋權益、海洋資源、海洋環境等制定政策。

    回顧一年來國際及周邊海洋形勢變化與發展,我國始終堅持對話與合作、維權與維穩並重的立場,冷靜應對各類挑戰,在積極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同時,為維護世界和周邊海洋的穩定與和平、合作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內外海洋形勢的發展變化,對於我們海洋部門來説,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保持更加清醒的頭腦,緊緊圍繞“三個六”的工作部署,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善抓機遇、戰勝挑戰,才能奪取海洋事業發展的新勝利。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國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一年。明年海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十二五”規劃對海洋工作的戰略部署,堅持陸海統籌,落實“五個用海”要求,著力服務海洋經濟發展,著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提升綜合管控能力,著力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著力拓展海洋發展空間,著力增強隊伍素質,以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更加奮發昂揚的鬥志,出色完成2012年各項任務,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2012年海洋工作的重點任務是:

    (一)堅持陸海統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放眼全球,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海陸兼備的大國。堅持陸海統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既是推動海洋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海洋強國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實踐證明,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陸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同樣,陸域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海洋經濟的拓展和提升,兩者之間互為依託、相互促進。因此,必須堅持陸海統籌,努力在海域與陸域開發上做到定位、規劃、佈局、資源、環境、防災等六個方面相銜接。

    一是充分發揮規劃對海洋經濟的政策引領作用。明年一季度,要全力推動《全國海洋功能區劃》、《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全國海島保護規劃》頒布實施。同時,省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也要積極推動相關配套規劃的出臺。

    二是實施科學的圍填海計劃指標制度。結合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沿海適宜圍填海海域的現狀,堅持保障發展和保護環境相統一,優先支持國家確定的重大項目用海。

    三是探索利用海域使用金調節海洋産業結構的新方式。發揮海域使用金調控海域開發利用、整治修復和保護特別是圍填海規模和強度的“杠桿”作用,引導海洋産業的結構調整和空間佈局。儘快建立海域使用權價評估體系,不斷完善海域使用權招拍挂制度和海域使用權抵押、轉讓和出租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海域使用權二級市場,提高海域使用權的物權地位,發揮海域使用權在海洋經濟活動中的市場作用。

    四是大力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産業。要充分利用海洋行業公益專項資金,做實做強科技興海。我們考慮在今年重點支持山東、福建兩省科技興海項目的基礎上,明年繼續選擇性地支持地方科技興海。特別是對於産業聚集度高、帶動示範效果好的新技術、新項目,要優先支持、集中支持、配套支持。另外,明年還要在沿海省份選擇3-5個科技興海示範基地與工程技術轉移中心,以進一步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力度。切實發揮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廣泛吸引社會配套資金投入,推動海洋能産業儘快形成。要從人財物、投融資等多方面著手,制定促進海水利用的政策措施,下大氣力提高海水利用技術的自主化水平,努力突破海水利用産業規模化發展的政策與技術瓶頸。充分利用戰略性海洋生物産業專項資金帶動相關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五是及時做好海洋經濟運行的監測、評估和信息發佈工作。抓緊研究編制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動態評估試點成效。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批准國家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系統能力建設項目,指導、監督各沿海省市和計劃單列市做好各地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系統的建設,組織建設好國家、海區、省、市、縣五級海洋經濟監測評估網絡及業務化運行的統一技術平臺。爭取國務院儘快批准開展首次全國海洋經濟詳查。

    (二)堅持五個用海,大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堅持“規劃用海、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是海洋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從多方面入手,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突出重點、綜合施治,力爭使我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所突破、有所作為。

    一是要堅決加強渤海綜合整治工作。當前,渤海的生態環境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渤海雖小,但影響巨大。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渤海的環境保護放在整個海洋環保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國家局要與環渤海地區三省一市通力合作,加大對渤海環境質量的監視監管力度,其重點要放在對渤海石油平臺溢油污染風險的監管、海洋傾廢活動和環渤海主要陸源排污口的監視上。同時,要加快對渤海污染總量控制的研究進度,儘快提出控制指標,力爭在渤海的綜合整治上早日取得實效。

    二是要以海域環境容量為基礎,以改善海域環境質量、保證沿海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建立推進重點海域污染物控制的工作機制,特別是探索建立陸海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污染控制信息系統和共享平臺,切實做到陸海統籌、河海聯動。鼓勵和支持沿海省市選擇本地區重點海域開展試點,研究制定並實施海洋環境容量和總量控制相關規劃、標準,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放。

    三是積極探索海洋環境監管新舉措。要在已有工作基礎上,繼續依法科學穩妥地做好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的後續工作。要以此為契機,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管理措施,強化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風險監視監測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有序高效的運行機制,不斷提高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時,探索實行區域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限批政策,加快完善海洋生態損害評估體系,建立健全海洋污染索賠訴訟的規範程序。

    四是全面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實行海洋保護區建設和海洋生態整治、恢復責任制。發佈重要海洋生態區域名錄。促進海洋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和管理,對國家級海洋保護區開展監督檢查和管理評估。要創新發展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業務體系。繼續推進基層監測機構建設,開展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示範評比。

    (三)堅持依法管理,大力提升管控能力

    加強海洋綜合管理,是國務院對海洋部門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明年的一項重大工作任務。要從完善制度、規範程序、強化執法、加強監管等多個環節入手,力爭使我們對海洋的綜合管控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是要繼續高度重視立法工作。近期的工作重點是,推動《海洋觀測預報條例》、《南極活動管理條例》的立法進程。加強《海洋基本法》、《渤海區域管理法》、《國際海底資源開發法》、《領海基點保護條例》等法律制度的立法研究儲備工作。

    二是要抓緊做好海洋功能區劃的修編。我國是世界各國中近海海洋開發強度最高的國家,無論是岸線資源還是海域海島資源都十分稀缺,必須倍加珍惜,科學集約節約利用。當前,要抓緊完成省級海洋功能區劃的修編,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力度,認真分析用海需求,努力提升海洋功能區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以確保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嚴格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切實提高區劃的權威性和約束性。通過功能管制和規模控制雙管齊下,統籌協調各行業用海。對違法修改海洋功能區劃和違反區劃批海用海的行為,堅決依法查處。

    三是要嚴格執行圍填海計劃管理制度。要細化單個建設項目用海管理政策,科學核定單個項目用海規模,有保有壓,安排使用好計劃指標。加強圍填海計劃臺賬管理和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禁超計劃指標審批項目,對超額使用指標的地區按照“超一罰五”的規定核減下一年度指標。組織開展圍填海現狀核查,探索建立佔用海岸線長度總量控制制度。要繼續強化區域用海管理,規範區域成片開發用海活動,實行“控制規模、嚴格審查、加強監管”三項措施,全面推進海域動態監視監測,嚴格控制區域用海規劃範圍外的圍填海活動。加強對重大項目用海的審查,著重規範新項目用海預審,嚴格禁止不符合産業政策、不滿足用海管理要求的項目在海上佈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海域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海域資源性資産的保值增值。

    四是要進一步提高海島保護管理工作水平。貫徹落實《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完成省級海島保護規劃編制,完善海島保護規劃體系。全面完成全國海域海島地名普查任務,提高國家海島監視監測系統的監視能力。加大無居民海島使用管理工作力度,指導各省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工作和省級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推進法前用島活動的確權登記工作。建立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招拍挂制度。組織開展無居民海島開發與保護的模式和量化指標研究,提高管理的科學性。

    五是要加緊完成省際間和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報批工作。建立完整的海域勘界檔案,對海域勘界資料和成果實現信息化管理。規範和統一海域勘界的成果內容,完成勘界成果的匯總和編制出版,開展海域勘界總結和表彰工作,發佈全國海域勘界成果。對省縣兩級界線管理實施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做好界線管理的配套制度研究。

    六是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與執法監察。堅持政務公開,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加強海洋督查、聽證和復議工作。繼續加強海洋標準計量工作,提高標準制定水平,強化質量控制,確保各類海洋調查、觀測、監測、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做好海洋領域産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工作。要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繼續開展好“海盾”、“碧海”、“護島”等專項執法行動,堅決打擊各類海上違法違規開發活動。開展全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定期巡航執法檢查工作。

    (四)堅持維護權益,大力拓展海洋發展空間

    維護海洋權益,拓展我國海上戰略利益空間,是各級海洋部門的重大責任。我們要切實按照中央的要求,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統籌謀劃、盡心盡職地做好工作。

    一是要積極推動開展務實的高層海洋外交,落實國家領導人出訪成果,拓展與南海周邊國家以及印度洋、太平洋國家的實質性合作。簽署中美海洋與漁業合作五年框架計劃,啟動中美印度洋、南大洋海洋與氣候觀測、再分析和預測大型合作項目。積極引進國際援助資金項目,紮實推進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南海區域海嘯預警系統、亞太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建設。參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編制並適時提交海底地名提案,做好海洋自然與文化遺産申遺工作。

    二是進一步深化定期維權巡航執法工作,有效地宣示主權、強化管轄、及時發現和處置各種侵權行為。進一步推動省級海監機構參與維權工作;進一步開展水下文化遺産保護聯合執法工作。

    三是要切實提高極地和大洋科學考察能力和水平,認真組織好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和第5次北極考察。積極開展資源調查和環境評價,加大在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和多金屬結核合同區的調查與環評力度。大力發展深海技術裝備,推進大洋綜合調查船和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的建造工作。加快6000米深海無人自治水下機器人的改進和4500米無人自治水下機器人研製,組織實施好“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

    (五)堅持科技創新,大力提高海洋綜合支撐能力

    大力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是提高海洋綜合支撐能力、促進海洋事業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和重要源泉。從近幾年我們工作的實踐情況看,通過實施重大國家專項,帶動科技發展,增強基礎能力建設與公益服務水平,是一個成功的經驗。明年,要繼續加快國家重大專項的立項和實施。

    一是積極推進各類海洋科學調查類專項的落實。確保2012年上半年,全面完成908專項,做好專項成果的展覽展示、總結驗收和表彰工作。同時,要以海洋調查專項為契機,抓緊完善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建設與管理制度。開展第二次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專項,為海島管理及海島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全面組織落實南北極綜合考察專項年度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二是積極推進海洋能力建設類專項的落實。青島深海基地建設要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抓緊完成相關基建任務,力爭儘早投入使用。要在有關沿海省市支持下,儘快落實好29個執法基地、36艘執法船、108艘執法快艇的建造工作。新造極地考察破冰船是一項事關極地工作長遠發展的大事,要按照預定計劃加快推進。要採取得力措施,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推動“數字海洋”工程、綜合海洋調查船以及大洋綜合調查船和深潛母船的立項。推動《陸海觀測衛星業務發展規劃》的頒布實施,抓緊海洋二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建設。做好高分三號等衛星立項研製、極地考察國內基地二期建設工作,推進南極航空保障體系建設。

    三是紮實做好服務保障類專項的落實。2012年是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專項正式啟動的第一年,要在有計劃地開展西太海洋放射性監測與評價的同時,抓緊推進相關放射性實驗室的建設。

    四是統籌完善服務沿海發展的防災減災預報體系, 加大觀測覆蓋密度,增強離岸觀測能力,提升海洋觀測運行保障水平。儘快構建分級分區、面向目標、互為補充的海洋預報服務工作格局,重點推進針對沿海港口、重大設施、關鍵經濟目標及重要人口密集區的精細化預報工作。不斷拓展海洋預報服務領域,進一步豐富海洋預報服務內容,建立漁業安全生産和海上目標搜尋援救等專題服務系統。加強海洋預警報信息發佈能力建設,擴大海洋預報服務的覆蓋面。積極推進全球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建設,並繼續做好亞丁灣護航等海洋環境保障工作。完善海洋災害應急預案。要進一步做好南中國海海嘯預警系統建設,健全海洋災害災情統計和評估業務體系,推進全國海洋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和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汲取日本3·11地震海嘯教訓,對已建和在建的沿海各類核電、化工設施和大型産業園區開展風險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六)堅持海洋文化建設,大力增強全社會海洋意識

    做好海洋文化建設和宣傳教育工作是提升海洋事業發展軟實力的重大舉措。要以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密切結合海洋工作的實際,提高海洋宣傳工作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能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共同開創海洋文化建設和新聞宣傳工作的新局面。

    海洋文化建設要以健全體制機制為重點,以重大海洋文化活動為載體,以打造海洋文化精品為目標,將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總結凝練海洋精神作為海洋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推進《全國海洋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編寫系列海洋文化叢書。促進成立中國海洋文化協會。辦好全國海洋文化創意作品大賽,大力支持地方海洋文化節慶活動。

    在海洋新聞宣傳方面,要繼續加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深化與主流媒體的溝通合作機制,發揮政府網站和海洋報的喉舌作用,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海洋宣傳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主動宣傳海洋工作亮點和成就,提高海洋新聞宣傳的時效性,有效引導海洋工作的輿論環境。要加強對涉海輿情的分析研判,及時回應並妥善引導社會輿論。繼續加強海洋宣傳教育力度。辦好“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等大型宣傳活動,把海洋日活動打造成為在全社會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海洋文化品牌。做好《海域使用管理法》頒布實施十週年等海洋法律法規的宣貫和普法工作。聯合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和有關部委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好全國海洋意識的宣講工作。

    三、做好2012年工作的幾點要求

    2012年的工作十分繁重。海洋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週密的計劃安排、紮實的工作作風、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不懈努力、共同奮鬥,切實完成好各項任務,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為此,我提四點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海洋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認真貫徹和有效實施,各級領導班子是關鍵。只有建設起一流的領導班子,才能帶出一流的幹部隊伍,也才能不斷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面對當前日益繁重的海洋工作任務,必須更加重視領導班子的建設。一是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樹立重德重績重基層重公認的用人導向,規範幹部選任工作程序,選準幹部、配強班子。二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從嚴管理幹部,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三是要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決策水平和領導能力。加大對年輕幹部的培養選拔力度,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事業興衰,關鍵在人。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海洋人才隊伍,是保持海洋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障。當前海洋人才隊伍的基本素質總體上是好的,是有戰鬥力的,在推動海洋工作科學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但高端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匱乏,人才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的狀況依然存在。因此,我們必須把加強海洋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一是要全面貫徹實施《全國海洋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系統部署、明確分工,整體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要抓好重點海洋人才工程(計劃)的實施。深化共建涉海高校工作,促進海洋科研單位與高校人才培養合作。繼續實施“海洋雙百人才計劃”,重點引進和培養優秀海洋青年人才。三是要做好大規模幹部培訓。組織舉辦海洋領導幹部專題研修班,實施海洋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提高領導幹部服務海洋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思想作風建設

    隨著海洋工作的迅猛發展,必然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海洋形勢和日益繁重的海洋工作任務,我們必須不斷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破解發展難題,應對各種挑戰。一是要勇於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墨守陳規,沒有創新,工作局面必然是一潭死水。為此,我們必須堅持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力爭在推動海洋經濟發展上有新舉措,在強化海洋綜合管理、提升管控能力上有新突破,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上有新思路。二是要強化責任。責任是落實工作的前提和關鍵。責任出智慧出辦法出成果。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部署工作時,要責任到人;考評工作時,也要責任到人;出現問題時,更要責任到人。只有每個人的責任到位,工作才能到位。三是要注重協調。協調凝聚共識,共識匯集力量。協調能力是每位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做好海洋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要站在推動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主動進行溝通合作,廣泛尋求理解支持。要有合作共贏的開闊胸襟,善於以事業感染人,用真情打動人,努力形成合力推動海洋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公生明,廉生威。廉政是事業發展的保證,是黨員領導幹部立身的根本。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一是要搞好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教育,抓好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把事後監督與事前、事中監督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消除體制機制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二是要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認認真真幹事,清清白白做人。三是要繼續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要貫徹落實《廉政準則》,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管物,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注重從源頭上遏制腐敗事件的發生。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全系統各級黨組織都要高度重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式,大力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發揮黨建工作的服務保障作用。此外,各單位各部門還要認真做好財務、審計、安全、保密、工會、共青團、婦聯、老幹部、社團、信訪、後勤服務等工作。

    最後,我再強調一下安全生産和管理效能問題。現在,我們工作的領域越來越廣,工作的內容越來越多,工作的設備越來越複雜。這就對我們安全生産以及管理效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此,大家的認識要到位,預案要週密,制度要完備,措施要落實,做到思想不松、常抓不懈。

    同志們,海洋工作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前景廣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發展海洋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奮力開創海洋工作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相關鏈結
· 海洋局:2012年多方面入手大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 海洋局:2011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預計超4.3萬億元
· 12月23日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環境監視監測情況
· 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會見中國駐泰國大使管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