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青海省積極壯大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大力推進産業集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據了解,青海省未來五年將進一步認識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好用活國家扶持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從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為非公企業和中小企業引進人才、融資貸款、開拓市場、技術進步、管理創新提供政策指導,落實各項優惠政策。
同時,加快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服務。加快建立技術創新、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和仲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項目諮詢、證照辦理、融資貸款、商務信息、技術引進與交流、産品檢測、人才服務、管理培訓、市場開發、倉儲物流、企業信息化以及政府專項資金申報等服務。
以産業配套協作為切入點,推進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領、金融支持、産業集聚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向科技型、專業型、服務型的方向發展。支持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創名牌、爭市場,培育一批市場佔有率高、質量效益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的中小企業,壯大經濟規模,提高發展質量。
而在大力推進産業集聚方面,青海省將加快推進工業園區發展,促進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改善工業園區發展環境。
圍繞工業佈局調整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等四大園區為主,加快工業園區和中小企業工業集中區建設和發展。“十二五”末,園區工業增加值達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0%以上。
依據區域資源狀況、環境承載能力、産業基礎和發展優勢,明確工業園區項目建設的重點方向,提出入園項目和入園企業要求和標準,促進重點項目向工業園區集聚,促使項目集中建設、産業相互銜接、相關要素集中供給,努力降低生産製造成本,建設形成一批主導産業明確、關聯産業集聚、基礎設施共享、污染治理集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工業園區,使工業園區成為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的主體。
不斷完善園區發展相關政策,加大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優化服務環境的力度,依託園區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把優化服務環境作為園區發展的重點工作,建立企業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把安商、穩商、富商作為最終目標,確保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