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單霽翔:不斷開拓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8日 16時25分   來源:文物局網站

單霽翔: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不斷開拓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
——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工作報告

同志們: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偉大進程的新形勢下,我們召開全國文物局長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認真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工作,凝心聚力,共同開創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文化改革發展重要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總結了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了新形勢下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描繪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是新時期推進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為文化遺産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全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文物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各級文物部門要通過學習,深刻領會《決定》的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決定》的貫徹落實上來,不斷推進文物工作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事業改革發展。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親臨文物博物館單位考察、調研,並對文物保護政策法規、重大工程、災後重建,以及博物館建設、對外交流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文化遺産保護的決策部署和重大措施。2002年,《文物保護法》修訂頒布,確立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200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明確提出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和總體目標。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發表《保護髮展文化遺産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文章,提出加快推進文化遺産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強調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並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加強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産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建設,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圍繞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國文物系統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機遇意識、改革意識和發展意識,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文化遺産事業的地位和作用上,我們明確提出文化遺産事業與維護國家主權、捍衛領土完整密不可分,與維護民族團結、實現祖國統一密不可分,與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密不可分,與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民素質密不可分。文化遺産必須擁有尊嚴,文化遺産事業必須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努力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力量,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積極力量,成為保障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積極力量,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積極力量,成為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積極力量。

    在文化遺産保護理念上,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借鑒國際文化遺産領域豐富理論成果,不斷拓展文物保護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維度,積極推動文化遺産範疇、類型和保護理念的探索與創新。圍繞文化遺産保護依靠誰、為了誰等根本性問題,明確提出文化遺産保護必須依靠最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必須惠及民生。所有文化遺産保護工程,都必須與城鄉建設和發展、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必須按照遵循“文物本體保護好、周邊環境整治好、經濟社會發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的基本標準目標要求,努力使其成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積極落實中央關於博物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的決策部署,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博物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文物法制建設、文物安全、文物資源調查、科技支撐與文物法制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文物安全等各項基礎工作。圍繞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文化援藏、援疆,災後文化遺産搶救性保護和館藏文物修復與保護,大力推動文化遺産保護體制機制創新、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創新,大力推動文化遺産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和對外交流合作。我們不斷加強管理,堅持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持續加大項目儲備和項目管理,強化跟蹤問效和執法督察,大力推進“陽光工程”和制度建設,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下,經過全國文物系統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我們逐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文化遺産事業發展道路。一是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作用與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相結合的文化遺産保護體制,各級人民政府保護髮展文化遺産的責任意識、主動意識顯著增強,全社會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積極性不斷高漲。二是對外文物展覽和面向世界的文化遺産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我國在國際文化遺産領域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有力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三是各級財政用於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大幅增長,文物保護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各類文物瀕危、損毀的被動局面大大扭轉;博物館數量大幅增加,設施、設備和展示、服務水平日益提高,通過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為廣大公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享受。文物工作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國家軟實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顧歷程,我們無比自豪,面向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推動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實現建設文化遺産強國夢想目標,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用全會精神統領我們的思想,指導我們的行動,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提高自覺性和創造性。

    一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始終把文化遺産事業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認識,放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進程中來推動。堅持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相結合,依法保護與科學保護相結合,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文化遺産事業發展道路。

    二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並重,充分發揮文化遺産的獨特價值作用。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保障人民充分享受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努力發揮文化遺産事業在文化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三要改革創新,緊密聯絡工作實際,以不斷強化文化遺産事業的促進公益事業發展屬性、激發各類文博單位的生機與活力為目的標,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作用,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遺産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文化遺産保護科學技術術,加快培養造就一支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

    二、關於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黨和國家對文化建設做出深入研究和重大部署的重要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嚴格執行《文物保護法》,正確把握文物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緊緊圍繞文化遺産事業科學科學發展主題和文物事業科學發展主題,精心謀劃,紮實工作,以令人欣喜的業績和豐富多彩的活動隆重慶祝實際行動喜迎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隆重紀念、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喜迎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績再創新成績、實現新的發展佳績。

    (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圓滿完成

    在國務院的重視和領導下,在普查領導小組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經過全國近5萬名普查人員歷時五年的艱辛工作,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各項任務圓滿完成。五年裏來,普查人員戰嚴寒、鬥酷暑,共調查登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一大批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工業遺産、鄉土建築、20世紀遺産、文化線路、文化景觀等新型文化遺産在普查中得到充分重視。水下文化遺産第一次被列入普查範圍,信息技術、遙感技術第一次被應用於普查之中當。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僅使國家準確掌握進一步廓清了全國不可移動文物的資源狀況,摸清了國情國力,而且培養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極大地廣泛地宣傳普及了文化遺産保護政策和文物保護知識。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全國文物系統幹部職工的大發動、大協作,是文化遺産保護的大宣傳、大實踐,其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顯現。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圓滿完成的同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遴選、長城資源調查、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均也取得了明顯顯著的階段性成果。

    (二)文物保護基礎工作成效顯著

    ——謀篇佈局,規劃先行。《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及專項規劃、地方規劃編制完成併發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主題主線,凝練了目標任務、重大工程、政策措施,規劃必將對促進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將産生重要指導作用。

    ——政策法規建設深入推進。圍繞文物法制建設和圍繞文物法制建設和文物工作存在中的突出問題、,我們積極會同國務院相關部門,深入20多個省市和200多個文物博物館單位開展調研,形成了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免費開放條件下全面提升博物館整體水平、《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等專題報告,提出了有關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明確批示。我們積極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加快《博物館條例》立法進程,積極研究起草《大運河遺産保護條例》、《文物認定評估管理條例》,不斷推動建立健全文物法制體系建立健全。

    ——文物安全防範不斷加強。我們加強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遺址類博物館內開展經營性活動情況進行拉網式檢查,及時出臺了《關於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經營性活動管理的規定(試行)》。聯合公安部開展了了“2011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依託陜西省公安廳建立了了“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打擊文物犯罪不斷向縱深發展。聯合國家海洋局部署了我國管轄海域內文化遺産聯合執法工作。聯合公安、海洋、氣象等部門,開展了了“全國博物館安全專項檢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防雷安全專項檢查”、“打擊海域水下文化遺産盜掘專項調研”。文物安全監管與行政執法制度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和防範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年輪訓全國文物執法與安全監管人員近2000人次,督辦各類案件60起,掛牌督辦重大文物犯罪案件21起,依法嚴厲懲處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嚴肅查處了一批文物安全責任事故。

    ——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結合重點工作,我們首次啟動了全國縣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人培訓項目,組織來自全國408個縣的文物行政部門負責同志集中學習文物保護法律和業務管理知識。與ICCROM合作舉辦了世界文化遺産監測管理國際研修班,與國家海洋局聯合舉辦了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研修班。與公安及其他部門合作舉辦了世界文化遺産安全管理、軍隊營區文物保護管理、文物保護與修復、文物鑒定培訓班等。我們首次對全國民辦博物館館長進行了培訓,將民辦博物館人才培養納入隊伍建設範疇。幹部幹部通過培訓不僅為提高了廣大文博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提供了可能,而且為加快文化遺産幹部隊伍專業化、年輕化、知識化開闢了廣闊渠道。

    (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紮實推進

    ——文物保護重大工程成效明顯。西藏重點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築、涉臺文物等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四川、青海、雲南等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程紮實推進。都江堰古建築群、藏羌碉樓等237項汶川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程順利竣工完成。首鋼工業遺産、蜀道文化線路等新型文化遺産保護調研,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檢查評估工作成效明顯。宜興、嘉興、中山、蓬萊、太原、會理等城市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考古與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積極推進。基本建設中的考古協調管理機制不斷創新,與國家海洋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部門間的合作日益加強。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等國家大型基本建設中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有序開展。中俄合作開展了旅順俄羅斯沉船調查。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武漢基地、福建基地掛牌成立,“南海I號”沉船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引人注目。水下考古調查全面啟動,水下考古工作船獲准立項。鄭州商城、隋唐洛陽城、漢長安城、楚紀南城、長沙銅官窯等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持續開展。局、省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工作會議、大遺址保護荊州高峰論壇如期成功召開,在“科學保護大遺址,全民共建惠民生”的口號下,文化遺産與人、與城市、與自然的和諧日益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和目標。

    ——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成果豐碩。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保護工程全面展開,嘉峪關文物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像搶救性保護修復、高句麗壁畫墓保護等重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41處世界遺産,第29處世界文化遺産。元上都遺址、哈尼梯田、大運河、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監測巡視、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四)博物館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再掀高潮

    ——博物館事業日益繁榮,免費開放持續推進。止目前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達到3415座,2011年年增博物館395座,免費開放博物館總數達到1804座,年接待觀眾5.2億人次,新核定公佈免費開放博物館361座。博物館展覽數量、展覽質量不斷提高,博物館觀眾穩步增長,大中小學生、及農民工等、城鎮低收入群體參觀博物館人數明顯上升。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完成並免費向公眾開放。安徽省博物館等一批綜合性博物館,中國消防博物館等一批行業性博物館建成開放。高校博物館、民辦博物館蓬勃發展。安吉生態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等新形態博物館建設方興未艾。博物館展陳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涌現出一批深得公眾喜愛的精品佳作。

    ——文化遺産保護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我們積極爭取“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和基金支持,11個項目50余項課題被列入國家科技計劃備選項目庫,5個項目20項課題獲准立項,項目來源實現了由單一向全面的重要轉變。積極推動與中國科學院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不斷優化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機制。多渠道入手,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推動“指南針計劃”實施。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實現物聯網技術與文化遺産領域的對接,加快推進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文化遺産保護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分級構建全國性修復網絡,從技術、裝備、團隊三個方面著力提升館藏文物保護能力。

    ——社會文物管理進一步加強。嚴格文物拍賣標的審核制度,召開文物拍賣工作座談會,引導支持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制定併發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強化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修改完善文物進出境審核信息系統,籌備“文物進出境管理六十週年成果展”。積極推進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調查及追索,成功促成美國返還走私中國文物14件。完成了芮伯壺等一批珍貴文物的徵集。針對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文物“拍假”、“假拍”現象以及收藏品鑒定問題,我們主動會同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海關總署等部門對古玩舊貨市場開展調研,提出規範整頓和促進發展方案。

    (五)文物對外交流與宣傳工作成績斐然

    ——政府間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中蒙簽署《關於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化財産的協定》,中墨、中柬達成簽署意向。中羅簽署《關於開展文化遺産領域交流合作的共同聲明》。成功與秘魯共和國文化部、蘇格蘭政府簽署了關於在文化遺産保護及項目合作方面諒解備忘錄或聯合聲明。文物追索、文物保護援外工程穩步推進。文物對外展覽密切配合國家外交工作,成為中外“文化年”、“交流年”等雙邊活動亮點。與臺、港、澳文化交流成效顯著,第三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産保護論壇在台灣成功舉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引起島內民眾熱烈反響,觀眾人數逾70萬人次。與香港、澳門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簽署關於深化文化遺産領域交流與合作協議書或諒解備忘錄。

    ——宣傳工作不斷拓展。山東濟寧文化遺産日主場城市活動、遼寧瀋陽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活動引人注目。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文化遺産保護成就主題宣傳,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物館免費開放、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十一五”成就專題宣傳,汶川震後文物搶救保護、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果宣傳等異彩紛呈。文物法制宣傳和文化遺産知識普及工作穩步推進,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南海Ⅰ號”受到觀眾好評。召開全國文物宣傳工作座談會,推進文物宣傳工作制度化建設,逐步形成協同聯動、信息共享的宣傳工作機制。

    ——創先爭優活動有力推進。按照中央部署,文物系統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認真組織黨員幹部學習胡錦濤同志“七一”重要講話,學習中國共産黨歷史,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大力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組織黨員幹部積極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重溫入黨誓詞,重溫黨的歷史,增強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用實際行動和紮實的工作成效體現創先爭優活動成果。大力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不斷加強部門和行業作風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圍。

    同志們,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文化遺産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離不開文化部黨組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真誠幫助,離不開各級文物部門的銳意進取、共同奮鬥,離不開全國廣大文物工作者的積極探索、紮實工作,離不開文物系統老領導老專家的熱情指導、傾心奉獻,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文物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譬如:文物保護基礎工作依然薄弱,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法律意識淡薄,責任意識不強;文物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編制嚴重短缺;體制機制僵化,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難以適應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新要求。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遺産事業發展過程中顯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既有存在於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也有相伴而生的長期性問題。改革越是深化,越容易觸及矛盾;事業越是發展,越容易暴露問題,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防止偏離方向;始終堅持文物工作方針,防止急功近利;始終堅定不移地履行文物部門職責,防止推諉扯皮;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防止頭腦過熱。堅持不懈地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革作為強大動力,大膽破解工作中的問題,化解前進中的矛盾。

    三、關於2012年的主要任務

    2012年是《文物保護法》頒布30週年、修訂10週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誕生40週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全國人民將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的重要一年。縱觀形勢,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文化遺産事業發展既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情況,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部署,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握好 “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緊緊抓住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切實用好我國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找準推進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突破點,以全力夯實基礎工作,全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提高工作質量,加強能力建設為著力點,堅定信心,統籌謀劃,不斷開創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

    (一)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決定》對文物工作提出的任務要求。按照《決定》的部署和要求,緊密聯絡“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加緊制定推動本部門、本地區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具體方案和政策措施。緊密聯絡工作實際,著力研究和解決新形勢下文化遺産事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積極爭取有利於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改革措施、體制機制。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籌備召開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努力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成果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

    (二)大力推進文物法制建設,不斷提高文物安全水平。全力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好《文物保護法》執法檢查工作,著力提高現行法規的適用效力。重點推進《博物館條例》、《文物認定評估管理條例》立法進程,修訂完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起草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專項法規,積極推動建立博物館從業人員準入和人員資質資格制度、文物評估資質資格制度。加強與公安、建設等部門聯合,充分發揮“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全面實施文物安全與執法督察公示公告制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開展“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試點,實施博物館風險等級達標、田野文物和水下文物安防設施建設工程,不斷提高文物博物館單位安全防範能力。加強部門協同,建立健全打擊文物犯罪長效機制,開展我國管轄海域內聯合執法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和嚴厲打擊各種文物違法犯罪行為。

    (三)大力加強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管理,積極開展世界遺産監測。鞏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及時向全社會公佈各地普查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信息,加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核定、保護與管理。進一步規範文物保護工程管理,確保各項重點工程按規劃要求及時、有序開展。報請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續做好西藏重點文物保護、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涉臺文物保護等重點工程。做好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嘉峪關、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工程。加強部門協作,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和紅色旅遊工作。加強世界文化遺産管理,完成長城量測和數據公佈,完成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更新工作。重點推動元上都、哈尼梯田、大運河、絲綢之路等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召開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會議,頒布實施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總體規劃,開展相關監測試點和信息系統開發。

    (四)做好考古和大遺址保護工作,大力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強考古管理,組織開展考古發掘資質資格評審。繼續做好重大基本建設工程中的各項考古工作。做好南海基地、西沙工作站建設,水下考古工作船建造,“南海I號”、“南澳I號”水下考古和出水文物保護工作。開展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山東、遼寧等重點海域專項調查,寧波小白礁沉船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大力推進西安、洛陽、荊州、成都、鄭州、曲阜大遺址保護片區和漢長安城、揚州城、老司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五)進一步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不斷提升博物館整體水平。開展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調研,制訂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辦法和博物館開放服務工作指南。制訂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運行評估辦法,開展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年度運行評估,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認定和運行評估,提升博物館質量。加強行業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發展指導,推進生態(社區)博物館示範點建設。強化博物館藏品保護、展示,完成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做好普查全面啟動前期準備。

    (六)大力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文物保護科技水平。以體制創新、成果轉化為重點,積極促進文化遺産保護科技領域協同創新,進一步整合社會優質科技資源,推動與中科院戰略合作項目落地。繼續推動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立項與組織實施。穩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指南針計劃”專項。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加快行業信息化進程。

    (七)強化市場監管,進一步規範社會文物管理。加強文物市場管理和制度建設,開展文物拍賣標的網上申報審核試點。研究和推進古玩舊貨市場的規範管理,探索國有文物商店改革舉措。加強文物進出境管理,推廣完善文物進出境審核信息系統,舉辦“文物進出境管理六十週年成果展”,做好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調查和追索工作。

    (八)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拓展文物宣傳領域。實施人才培訓計劃,大力提升文物保護管理能力。加強專業人才培訓,著力造就一批文物工作領軍人才和複合型人才。深入開展基層文物博物館單位管理幹部、專業人員及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整體水平。大力推動省、市和文物保護重點區縣文物行政管理機構建設,建立健全文物保護機構和保護隊伍。完善文物博物館行業定期新聞發佈制度和重要事件新聞發佈制度,圍繞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利用文化遺産日、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古跡遺址日等節慶,深入開展文物保護法規、文化遺産保護成就宣傳,推動實施文化遺産知識宣傳普及工程。建立文物博物館輿情監測機制,壯大文物宣傳隊伍,提高宣傳水平,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

    (九)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加強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大與中國文物非法流向目的國商簽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物協定的力度,力爭與英、法等發達國家商簽打擊文物走私協定,與墨西哥、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簽署雙邊協定。推進援助柬埔寨二期茶膠寺等援外文物保護工程。實施中華文明展示工程,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策劃和推出一批主題鮮明、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覽。積極參與文化遺産領域的國際事務,與有關國際組織和民間機構開展合作。鼓勵各地文博機構與臺港澳地區開展文化遺産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文化遺産資源優勢赴臺港澳舉辦文物展覽,增強臺港澳同胞對中華文化同根同源的理解和認同,不斷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同志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號角,指明了文化遺産事業的前進方向。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協力,紮實工作,不斷推動文化遺産事業繁榮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相關鏈結
· 單霽翔出席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圖片展
· 單霽翔:五年文物普查工作價值和意義將日益顯現
· 單霽翔:聯合執法優勢互補 共同保護水下文化遺産
· 單霽翔:文化遺産保護應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