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項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軌道交通關鍵耐磨材料科研項目從實驗室“搬”進成都新津工業園,實現産業化。該産品可減少鐵路運行過程中,因鐵路共振産生的路面偏離。目前,國內常用的鐵路搗鎬産品平均壽命為15公里,該産品能將使用壽命提高到150公里。如今,昆明、蘭州、烏魯木齊、成都等地的鐵路系統已陸續使用該項技術。
科技成果好比是無數個“0”,只有經過科技成果的轉化,才能在“0”之前加上實數,整個數字就有了價值。
從實驗室到生産車間,從“藏在深閨無人識”到市場廣泛認可,科技成果轉化的“四川探索”正在加速。
人才:建立激勵機制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就是要促進廣大科研人員主動投身産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主戰場。
四川大學在激勵機制上給出 “真金白銀”。該校規定,在成果轉化中,技術成果所有人佔學校所持股份的20%-50%;專利技術入股,發明人佔學校部分的45%-55%,專利轉讓收益發明人佔55%,專利實施許可收益發明人佔85%。同時,在職稱評審、科研考核中,優先考慮科技成果轉化有貢獻者。
從轉制時7000人、1億元銷售收入,到現在的3000人、20億元銷售收入,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憑藉科技創新,從一個瀕臨倒閉的科研院所躍為中國含氟聚合物領域的龍頭企業。“我們一直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積極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對有重大發明成果和特殊貢獻的科研人員,敢於重獎、重用、提拔,激發各類人才工作熱情。
資金:拓展融資渠道
科技成果轉化對大多數企業來説,急需的是資金。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的經驗是,建立良好的融資機制。一方面,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逐年按比例遞增,大力扶持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另一方面,引入風險投資、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目前,三零集團旗下的凱天、瑞通、雅訊借助風險投資發展,衛士通公司則利用上市融資促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四川大學走出了以重點項目、重要平臺吸引資金的路子。近5年來,在該校近60億元科研經費中,來自企事業單位委託的項目經費約佔60%。其中,創新藥物研發團隊被列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臺,先後與揚子江藥業、石家莊藥業、齊魯制藥、四川珠峰藥業等大型制藥企業簽訂協議,33個自主研發化學小分子靶向藥物、各種生物藥、天然藥等實現技術轉讓,帶動企業投資30多億元。
成都高新區則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融資需求,構建由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等組成的“梯形融資”體系,打造“盈創動力”一站式投融資服務平臺。目前,該平臺與200余家投融資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吸引60余家專業機構入駐,註冊資本超過150億元,成功對接上百個投融資項目,被科技部確定為科技金融應用的示範基地。
體制:縮短成果與市場的距離
我省科技創新體系完善,企業産業發展的需求存在,關鍵在於中間技術轉移的體系不夠健全。然而,架構起連接跨區域技術成果對接、關鍵成果轉化的橋梁,需要科研院校、企業及政府力量的共同推進。
探索,已經開始。
去年4月,成都新能源産業技術研究院成立。與以往不同,它不僅是研究院,更是嘗試打破體制限制壁壘的科技創新産學研流通平臺。該院負責人介紹,研究院聯合行業龍頭企業、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組建而成,是西部首家“政産學研用”合作發展的新型創新轉化載體。研究院採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 “運行理事會+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管理服務公司”的組建模式,主要由理事單位、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運營管理服務公司三大模塊構成,搭建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新型創新載體。
業內人士認為,該平臺突破了傳統研究機構的行政層級體制設置,整合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各方訴求,把實驗室的創新成果“搬”到産業園區,把高校人才資源輸送到科技企業,同時與高校、院所聯合,搭建公共服務共享平臺,設立專業投融資平臺,緩解科技成果轉化最亟須的融資問題。
破除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墻”,需要從科技成果中間轉移體系建設出發,這樣才能從一個“洞”破題,推倒一面“墻”。
【典型個案】
綜合性價比遠遠高於美孚、殼牌
高品質潤滑油逐漸打開市場
汽車一般行駛5000公里需要更換潤滑油,而四川力達士公司研發的潤滑油,卻可以讓汽車行駛5萬公里、10萬公里,甚至15萬公里才更換。行駛15萬公里才更換潤滑油,相當於一輛車從新車到報廢基本不需要更換潤滑油。12月28日,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實施動員大會上,力達士公司展示的這項技術成果引起與會者關注。
力達士公司負責人説,公司生産的潤滑油採用強化基礎技術,可提高潤滑油的抗氧化性,強化密封、冷卻、吸附、分散雜質,能很好地黏附在發動機上,減少發動機摩擦,因此能行駛更長里程。其綜合性價比遠遠高於美孚、殼牌,屬於國際領先技術。
如果全國的機動車都使用這種産品,每年將節約燃油2180萬噸,相當於一個特大型油田。這麼好的技術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推廣?公司負責人説,推廣難度在於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不過,市場正在慢慢打開。目前,力達士在全川開設近30個專銷門店,又和雅安、遂寧等地的三家大型物流公司簽約,將有上千台汽車使用該潤滑油。(記者 李秋怡 實習生 馮于凡)
石頭變纖維,可用於道路橋梁建設、服裝紡織品
玄武岩纖維材料還需吆喝
把石頭變成纖維,可以廣泛應用在道路橋梁建設、服裝紡織品等領域——12月28日,由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實業有限公司研發生産的玄武岩纖維材料在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實施動員大會上展出。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該産品是綠色新型材料,主要原理是將玄武岩在高溫熔解後,進行拉絲、浸潤等處理後形成。讓玄武岩纖維用途發生關鍵變化的是熔解後浸潤劑的添加,軟的可以像棉線一樣任意彎曲、編織,強度高的則比鋼筋還硬。
以玄武岩纖維生産而成的複合筋強度是傳統鋼筋的4倍,重量卻只有傳統鋼筋的四分之一,能在橋梁減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工程造價方面,複合筋每公里可便宜20%左右,後期的維護也更簡單。玄武岩纖維2006年開始量産,目前複合筋市場佔有率20%左右。
在技術轉化方面,該公司負責人認為,資金不缺,缺的是應用的引導,需要市場的進一步認知和接受,“由於屬於新興的基礎性、功能性材料,所以需要相關的宣傳引導。”(記者 董世梅 實習生 馮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