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山西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在太原舉行。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總結近年山西省文化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安排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文化工作,吹響加速建設文化強省的進軍號。
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純清,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君分別作重要講話。省委副書記金道銘宣讀《表彰決定》。省政協主席薛延忠,省領導李小鵬、高建民、湯濤、李兆前、陳川平、王建明、聶春玉、杜善學、申聯彬、杜玉林、楊安和、李政文、靳善忠、安煥曉、郭海亮、張平、張建欣、郭良孝、周然、李雁紅、李潭生、令政策、衛小春、王寧出席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左世忠、省軍區副政委曾廣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主持會議。
袁純清在講話中指出,召開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具有歷史性、時代性、全局性意義,吹響了向文化強省加快前進的進軍號。
袁純清對文化強省建設提出三點要求:
一要增強文化自信。山西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令人自豪,不僅是山西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山西省文化改革發展具有堅實基礎,文化産業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強省建設面臨難得機遇,文化強省是我們的重要奮鬥目標,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在文化強省建設上有新作為、有大作為。山西省群眾文化傳統深厚,基層文化日趨活躍,文化惠民方式更加豐富,群眾對享受文化實惠提出更高要求,為建設文化強省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內在動力。
二要提升文化自覺。要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全省發展大局,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提供支撐和動力。把建設文化強省作為再造一個新山西的重要目標,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提出的“七個新”的目標都包含著文化的內容和要素,建設新山西與建設文化強省具有高度的關聯性、相容性、一致性。把建設文化強省作為轉型跨越的主戰場,統籌發揮好煤炭資源、文化資源兩大優勢,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高端創意、深度發掘、高位開發,將文化強省建設納入轉型綜改試驗區規劃中,在重點領域和重大問題上先行先試。把建設文化強省作為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選準發展路徑,保持文化産業的強勁發展勢頭。把建設文化強省作為全省上下的共同使命,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強省建設的強大合力。
三要實現文化自為。
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圍繞轉型跨越發展、辦好“兩件大事”,做好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文章,提煉昇華富有山西特色、反映時代風貌、引領轉型跨越的山西精神。
二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大力弘揚主旋律,加強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宣傳,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積極搞好宣傳,深入宣傳轉型跨越發展成就、各行各業先進典型,塑造良好山西形象。加快建設現代傳播體系,及時發佈準確權威信息,做好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形成良好網絡文化環境。
三要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挖掘歷史底蘊和反映時代特徵的統一,通過先進理念、高端策劃、有效運作,創作出更多融歷史感、時代美為一體的文化精品,彰顯山西文化氣概。
四要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做到群眾文化消費有能力,文化活動有場所,文化內涵有載體,文化表現有機會,把文化發展繁榮的重心放在基層,優先安排基層文化建設項目,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更加切實地推進文化惠民。
五要加快發展壯大文化産業,堅持大企業大園區引領,促進文化與旅遊、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引導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和資源類企業投資文化産業,實施文化強市、文化強縣、文化強鎮工程,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
六要形成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抓住建設轉型綜改試驗區的機遇,進一步探索文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機制,深化各類文化單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文化市場管理,建立健全激勵保障、監督約束機制,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到文化單位有活力、文化從業人員有活力、文化要素資源有活力、文化機制有活力,打開文化發展的源頭活水。
七要建設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深入研究文化人才培養成長規律,把培育與引進有機結合起來,健全文化人才選拔使用、評價激勵機制,既要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和領軍人物,又要大力培養山西本土人才,既要重視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又要重視草根人才,為文化人才提供事業平臺、創造發展條件,在全社會形成熱愛文化、傳承文化、發展文化的濃厚氛圍。
王君在講話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不斷加強對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在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産業發展方興未艾,文化精品創作成果豐碩,文化改革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未來五年,是山西省加快科學發展的黃金期、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機遇期、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期。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率先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重要內容,是增強山西省綜合競爭力的有效舉措,是實現山西省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的根本途徑,對於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順利實現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推進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像抓煤炭資源整合一樣抓文化資源整合,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建設,進一步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努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的新局面。
王君強調,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的熱切願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文化建設,必須深刻認識文化屬性的雙重性、滲透的廣泛性、需求的多樣性和傳承的創新性,準確把握文化建設特點、遵循文化建設規律,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推進山西省文化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目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宗旨,以引領山西發展、提升山西形象、增強山西綜合實力為根本,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具有山西特色、民族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全面抓好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全省人民的文明素質,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步伐,努力實現文化跨越發展。
王君指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山西省的文化改革發展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實施意見,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二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進一步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惠民和文化保護力度,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三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做大做強文化産業,特別要依託山西省深厚的文化資源,抓緊策劃文化旅遊資源開發項目,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大力推動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科技融合式發展。四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不斷加強優秀文化作品創作,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五要鞏固成果、突破難點,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著力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王君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不斷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切實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營造文化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為建設文化強省提供有力保障,創造良好環境。
胡蘇平就如何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強調指出:一、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省委十屆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實施意見》,提高認識,堅定信心,以全新的理念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二、文化強省建設是一項紛繁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強化責任,形成合力,要按照中央要求,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三、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必須要在創新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手段、創新機制上下功夫,把文化的改革創新納入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和佈局之中,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改革發展道路。四、建設文化強省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要把長遠性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會議表彰了長治市等14個文化建設先進地區,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7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山西日報報業集團等21個公共文化服務先進單位,山西宇達青銅文化産業園等22個文化産業先進單位,話劇《立秋》等12部文化藝術精品。長治市、太原市、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9個文化建設先進典型代表介紹了經驗。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省委多功能廳,各市設分會場。在主會場參加會議的還有各市市委書記、市長、宣傳部長、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長,省直各部門、駐並高校、省屬國有骨幹企業、中央駐晉單位主要負責人約350人。各縣(市、區)書記、縣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記者 李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