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開年之際,列入國家“863計劃”和青海省“十二五”規劃重點支持項目———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萬噸級磷酸鐵鋰産品,于1月7日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正式下線。此舉標誌著青海省鹽湖鋰資源綜合開發又邁進了重要一步。據北大先行科技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力介紹,這個依託青海鹽湖資源優勢建設的新能源材料産業基地,不僅已生産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新能源材料,而且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乃至電動汽車及儲能行業的整體發展。
我國是鋰資源大國,已探明的鋰礦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二,主要分佈于西藏、青海兩地的鹽湖中。其中,青海鹽湖資源不僅儲量大,而且品位高、類型全,已初步探明氯化鋰2248萬噸,儲量居全國第一。經過數年來的技術攻關與産學研協作,青海鹽湖提鋰先後在化學法、膜法、吸附法三項技術上取得突破,尤其是以突破我國“鹽湖提鋰”技術瓶頸為標誌的“青海鹽湖提鋰及資源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工程”,不僅成功開發了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從高鎂鋰比鹽湖滷水中分離提取鋰的新方法,而且對我國和世界上高鎂鋰比鹽湖滷水提鋰生産具有示範意義。目前,青海鹽湖鋰資源開發以碳酸鋰為主,主要由青海鋰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青海鹽湖集團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從不同工藝路線對其工業化生産進行工藝優化和技術改擴建。
而作為青海省兩家鹽湖鋰資源精深加工企業之一,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則利用鹽湖碳酸鋰為原料,憑藉自身在鋰能正極材料研發方面的技術專長,于2011年進駐南川工業園,著手打造新能源電池行業全産業鏈。
隨著高鎂鋰比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更大規模項目建設的有力推進,青海省將進一步加強科技攻關,鼓勵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校産學研相結合,重點發展電池級碳酸鋰、高純碳酸鋰、氯化鋰、金屬鋰、鋁鋰合金等産品,形成鹽湖産業鏈條。力爭到“十二五”末,形成年産10萬噸碳酸鋰生産能力;分別建成5GW時的鋰離子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生産線,併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正負級電池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相關産業,打造鋰離子電池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