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第二十一屆廣西科技活動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南寧舉行。過去一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高新區、有關企業拓寬合作交流渠道,在區內外積極尋求合作項目,並取得階段性成果,當天,共有53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金額達16.12億元。
作為廣西科技活動周的主要內容之一,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合作簽約項目較往年呈現出不少新特點——
合作內容與形式豐富多樣。此次簽約項目中,有的是引進資金、技術,有的則是進行技術合作開發,還有不少項目是技術服務、校企合作等,合作內容與形式呈現多樣化。
合作領域寬廣。簽約項目不僅覆蓋廣西壯族自治區優先發展、重點扶持的産業,還涉及新能源和特色資源産業,如蔗渣低成本清潔生産乙醇及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沼氣發電研發中心及示範基地建設等都屬於生物質能項目;年産1萬噸錳酸鋰級電解二氧化錳技術升級改造項目、松節油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新産品開發等項目則屬於依託廣西壯族自治區優勢礦産資源和特色農産品資源的新型合作項目。
國際合作深化。簽約項目還注重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如特種動物養殖國際合作、系列食品酶製劑産品泰國應用推廣等,都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與東盟國家聯合開展的科技合作項目。
記者還從自治區科技廳了解到,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工作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創新型廣西建設,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本次簽約項目的建設和實施,對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關産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