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國電子信息産業調整轉型的重要一年。面對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經濟運行新形勢,全行業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不斷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果,産業發展呈現出生産較快增長、投資高位運行、外貿出口逐步趨穩、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的良好局面,為推動信息化發展和促進兩化融合發揮積極作用,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一、産業地位保持領先,經濟貢獻日益突出
(一)在工業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2011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投資增速分別高於工業平均水平2.0和近20個百分點。行業收入、利潤佔全國工業比重分別達到8.9%和6.1%,電子製造業在整體工業中的領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顯。
(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日益加大
2011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從業人員940萬人,比2010年新增60萬人,佔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的4.9%。上繳稅金1245億元,同比增長31.0%,增速高出全國工業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産品進出口總額達11292.3億美元,佔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1.0%。電子信息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
(三)為信息化建設發揮有力支撐
截至2011年底,我國手機普及率達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網絡滲透率達到13.0%,比2010年提高7.5個百分點。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3%,比上年提高4.0個百分點;其中手機上網用戶佔到網民總數的69.4%,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的彩電、計算機擁有率超過135台/百戶和70台/百戶,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金融、電信、電力、能源和政府等領域的軟體業務收入增勢迅猛;信息技術對其他行業的滲透進一步深化,為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促進工業節能減排、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及推動通信業轉型發展等發揮積極作用。
(四)全球産業大國地位不斷凸顯
2011年,我國彩電、手機、計算機等主要電子産品産量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分別達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軟體業收入佔全球軟體企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5%。我國電子信息産業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二、産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調整紮實推進
(一)産業規模穩步增長
2011年,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實現銷售收入9.3萬億元,增幅超過20%;其中,規模以上製造業實現收入74909億元,同比增長17.1%;軟體業實現收入18468億元(快報數據),比上年增長35.9%。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銷售産值75445億元,同比增長21.1%。手機、計算機、彩電、集成電路等主要産品産量分別達到11.3億部、3.2億台、1.2億台和719.6億塊,同比增長13.5%、30.3%、3.4%和10.3%。
(二)經濟效益波動明顯
2011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909億元,同比增長17.1%;實現利潤總額3300億元,同比增長16.8%。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4%,與2010年基本持平;全年有6個月份的利潤呈下降態勢,波動較為明顯。行業主營業務成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88.7%,比2010年提高0.6個百分點。行業中虧損企業2497個,同比增長36.7%,企業虧損面達16.6%;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52.9%。
(三)外貿增速逐步趨穩
2011年,電子信息産品進出口增速呈前高後低態勢,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1292.3億美元,同比增長11.5%,佔全國外貿總額的31.0%。其中,出口661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滑17.4個百分點,佔全國外貿出口額的34.8%;進口4680.3億美元,同比增長11.0%,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降23.0個百分點,佔全國外貿進口額的26.8%。出口額前三位的産品為:筆記本電腦1058.8億美元,增長11.1%;手機627.6億美元,增長34.3%;集成電路325.7億美元,增長11.4%。
(四)投資保持快速增長
2011年1-11月,電子信息産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産投資8183億元,同比增長56%,高於工業投資29.2個百分點。其中,電池行業完成投資達1505億元,佔全行業投資比重18.4%,同比增長111.7%,成為電子信息産業中投資最密集、增長最快的領域。1-11月,電子信息産業新開工項目6523個,同比增長59.1%,扭轉去年同期下滑局面。其中,電子元器件、信息機電和信息化學品製造行業新開工項目數增長均超過55%,個數佔全行業70%。
(五)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1、軟硬體比例趨於合理,行業結構不斷改善
2011年,我國電子信息産業中軟體業收入比重接近20%,與上年(17.5%)相比有明顯提高。在製造業中,隨著新型顯示器件、LED、光伏産品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行業收入比重達到36.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在軟體業中,服務化趨勢明顯,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分別實現收入1864和3028億元,所佔比重達到10.1%和16.4%,比上年提高0.7和1.1個百分點。
2、內銷市場穩步增長,産業對外依存度下降
2011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內銷産值34165億元,同比增長31.0%,比行業銷售産值增速和出口交貨值增速高9.9和17.1個百分點。電子製造業對外依存度(54.7%)比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
3、內資企業快速發展,本土企業實力增強
2011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中內資企業銷售産值、出口交貨值增速分別達到31.1%和16.4%,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0.0和2.5個百分點。內資企業經營水平不斷提高,銷售利潤率達到6.6%,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4、産業轉移步伐加快,區域結構持續優化
2011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銷售産值增長63.1%和74.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2和53.2個百分點;兩個地區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均超過110%。東部地區電子製造業銷售産值和出口交貨值增長15.9%和9.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2和4.8個百分點,産業在東部地區的銷售産值和出口交貨值比重(84.6%和91.5%)比2010年同期下降3.8和4.0個百分點。
5、外貿結構繼續調整,抵禦風險能力增強
2011年,我國電子信息産品出口中:一般貿易出口1194.7億美元,同比增長22.3%,比重達到18.1%,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內資企業出口1237.7億美元,比重達18.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前十位出口對象所佔比重72.3%,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出口前五位省市所佔比重84.9%,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
(六)科研創新成果顯著
截至2011年底,全國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36.4萬件,佔工業行業專利申請量的35.7%;比上年增加22.95萬件,同比增長20.2%;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和新增量在各工業行業中均居於首位。産業內領軍企業華為和中興的專利申請量分別達到3.04和2.48萬件,明顯領先於其他企業。在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海爾集團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在新型顯示技術、移動寬帶、光通信等多個領域取得新突破,為促進産業結構調整,推進産學研體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當前的産業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需要引起重視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一是自主創新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産業發展受制於人。二是國內成本優勢正在逐步削弱,原材料價格、用工成本持續走高,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將加大,沿海地區土地日趨緊張,傳統的製造業基地地位面臨挑戰。三是行業發展秩序仍待規範,部分領域重復建設現象明顯;價格戰等低端競爭形式依然存在;産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問題仍較突出。
下一階段,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産業發展面臨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範圍內信息技術産業競爭加劇等挑戰;同時也具有國內市場穩步增長、信息化建設全面深化、産業結構持續調整等積極因素,預計2012年産業發展增速將與2011年基本持平。我們既要看到諸多有利條件,堅定發展的信心,更要充分估計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做好應對更大困難挑戰的準備。
附表:
表1 2011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
單位
|
2011年
|
增速%
|
一、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
|
主營業務收入
|
億元
|
74909
|
17.1
|
利潤總額
|
億元
|
3300
|
16.8
|
稅金總額
|
億元
|
1245
|
31.0
|
從業人員
|
萬人
|
940
|
6.8
|
固定資産投資
|
億元
|
8183
|
56.0
|
電子信息産品進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11292.3
|
11.5
|
其中:出口額
|
億美元
|
6612.0
|
11.9
|
進口額
|
億美元
|
4680.3
|
11.0
|
二、軟體業
|
軟體業收入
|
億元
|
18468
|
35.9
|
三、主要産品産量
|
手機
|
萬部
|
113257.6
|
13.5
|
微型計算機
|
萬台
|
32036.7
|
30.3
|
彩色電視機
|
萬台
|
12231.4
|
3.4
|
集成電路
|
億塊
|
719.6
|
10.3
|
程控交換機
|
萬線
|
3034.0
|
-3.2
|
附圖:
圖1 2011年電子信息製造業與全國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對比
圖2 2011年軟體業累計收入完成情況
圖3 2011年電子信息産品累計出口額情況
圖4 2011年電子信息製造業主要行業發展態勢對比
圖5 2011年電子信息製造業內外銷産值累計增速對比
圖6 2011年電子信息製造業不同性質企業銷售産值累計增速對比
圖7 2011年東、中、西、東北部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態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