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重慶市工業戰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工業經濟總體上呈現平穩開局態勢。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一、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産值930.11億元,同比增長38.7%,工業産銷率為97.0%,較去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點;1-2月,累計完成總産值1695.57億元,增長18.9%,增幅同比回落5.1個百分點,工業産銷率為97.1%,較去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從工業增加值增速來看,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速度達 35.4%;1-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為16.1%,增幅較去年同期回落4.0個百分點,列全國第13位,雖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表明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平穩態勢。
二、工業生産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重工業生産增速大幅度低於輕工業。1-2月,輕、重工業總産值分別為460.56億元和1235.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和20.3%,重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輕工業6.9個百分點。2月份,重工業總産值增長40.3%,增幅高於輕工業5.9個百分點。重工業生産增速延續了自2009年7月份以來快於輕工業,但目前差距有所縮小。
(二)“三資”企業繼續領跑各經濟類型,國有控股企業出現負增長。1-2月,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總産值增速高達31.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2.5個百分點,明顯快於其他經濟類型。私營企業總産值增速為20.9%,增幅高於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總産值增速分別為9.5%和15.0%,增幅分別低於平均水平9.4和3.9個百分點。此外,國有控股企業生産規模有所收縮,總産值增速為-0.7%,為金融危機復蘇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三)電子行業一枝獨秀,重點行業發展分化明顯。今年以來,以筆記本電腦加工為核心的計算機、通信和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強勁增長,該行業1-2月完成總産值193.14億元,同比增長298.7%,拉動全市總産值增長9.5個百分點,佔全市總産值比重由2011年的6.9%提高到11.4%,支柱地位進一步提高,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在除電子外的其他重點行業中,僅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23.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9.0%),農副食品加工業(28.0%)等行業産值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汽車製造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生産出現收縮,同比分別下降5.0%和17.0%,全市十大重點行業發展情況差異較大。
(四)高耗能行業總産值比重進一步下降。1-2月,全市六大高耗能行業完成總産值475.66億元,同比增長9.8%,增幅低於規模以上工業9.1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總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11年的29.1%下降到28.1%,呈進一步下降態勢。
(五)超六成産品産量實現不同程度增長。1-2月,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307種産品中,有192種産品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增長面達62.5%。在全市重點産品中,筆記本計算機增長8.5倍;顯示器增長12.0倍;氧化鋁增長2.4倍;農用化肥增長45.9%;服裝增長44.2%;橡膠輪胎外胎增長41.8%;電解鋁增長38.7%;摩托車增長15.4%;十種有色金屬增長14.7%;發電量增長8.1%;原煤增長7.9%;水泥增長2.1%;鋼材增長1.3%;鋁材下降6.1%;粗鋼下降8.6%;汽車下降10.5%。
三、影響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因素及一季度走勢預測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影響我市工業經濟運行既有宏觀調控的因素,也有自身産業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矛盾交織的結果。從1-2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影響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企業預期尚未根本改善,導致收縮生産規模。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2月份全國PMI為51%,較1月份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從訂單指數來看,新訂單指數為51%,較1月環比回升0.6個百分點。儘管PMI指數有所回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市場需求疲軟,企業預期尚未根本改善。此外,原材料、勞動力成本較高和資金緊張等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企業生産經營較為困難,有主動收縮生産的意願,因此,部分企業根據市場情況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如在1月份採取延長春節假期,安排設備檢修等方式盡可能規避市場風險,從而放緩了1-2月生産步伐。
二是今年以來以生産轎車和微型麵包車為主的汽車製造業受國內市場環境衝擊,生産速度出現明顯回落, 1-2月汽車製造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增長的貢獻率由2011年的10.7%下降到-5%。此外,我市重點支柱企業重鋼股份公司,受老區關停、國內船舶鋼材訂單和産品價格持續下滑的影響,生産不足,從而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總産值同比下降17.0%,其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增長的貢獻率由2011年的7.4%下降到-5.3%。
儘管國內經濟增速的持續回落引發擔憂,但目前來看主要還是主動調控的結果,經濟增長仍處在平穩較快區間,我們也應看到一些積極因素正在增加。從外部來看:國內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和外部條件正在逐步改善。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國家已經兩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新增貸款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加,企業融資難的環境逐漸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企業成本負擔有所減輕。從內部來看:隨著我市筆電項目不斷放量,對工業經濟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加大;長安金牛星、歐諾和長安福特新福克斯等新車型上市,外加市場已有回暖跡象,汽車行業的降幅將進一步收窄;化工、裝備、消費品行業將隨著3月份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將出現穩步增長。總體來看,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同在,預計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生産情況將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