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29日,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與歐盟駐華代表團共同主辦的“中國—歐盟農産品可追溯體系研討會”在北京亮馬大廈召開,來自歐盟和國內的專家在會議期間介紹了農産品可追溯體系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典型案例,交流動物産品、植物産品、農産品加工品的政府監管以及企業質量控制方面的信息。
國際合作司劉英傑副司長在開幕式致辭時指出,歐盟針對20世紀90年代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制定了更為嚴格的食品標示與可追溯法案。目前其在食品的標示與可追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識別、預警、限制、召回、管理等方面均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中國在快速發展中也積累一些可以分享的經驗和教訓。他強調,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保障食品安全,如《食品安全法》和《農産品質量安全法》,這些法律成為了我國加強食品管理包括建設食品可追溯體系的堅強保障。此外,農業部的“動物免疫標識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實施的“中國條碼推進工程”等,為進一步完善我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奠定了基礎。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李振中副司長在會上介紹了我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相關情況。有關試點工作正在我國部分大中城市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肉類和蔬菜的來源追溯難題。他強調,可追溯體系的建設是全面提升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與歐盟駐華代表團共同舉辦“中國—歐盟農産品可追溯體系研討會”,旨在交流中歐在農産品安全管理及可追溯體系建設方面的最新信息及具體做法,探索雙方在該領域的合作潛力,積極促進雙方農産品可追溯體系相關領域發展。該項活動的開展,將為中歐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借鑒,也會對促進中歐農産品貿易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商務部、質檢總局、農業部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及國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