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黃淮海地區溫度較常年偏低,小麥拔節期、開花期比往年推遲,儘管近期氣溫較高,小麥生育進程加快,但預計該地區小麥收穫期仍較常年有所推遲,對麥後復種大豆産生一定影響。同時,在淮河流域的部分地區大豆重迎茬嚴重,土壤肥力較低,根部病蟲害呈偏重趨勢。為此,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大豆專家指導組和産業技術體系專家,提出黃淮海夏大豆生産技術指導意見。
(一)選用早中熟良種。針對今年大豆播期可能推遲的實際情況,宜選用適合本區域種植、熟期相對較早的優良大豆品種。黃淮北部地區可選用中黃13、中黃35、中黃37、冀豆12等,黃淮中部地區可選用中黃13、冀豆17、齊黃34、滄豆6號等,黃淮南部地區可選用中黃13、徐豆16、中黃37、阜豆9號、皖豆28等。各地要抓緊搞好早熟優良品種調劑,避免未經審定品種進入市場或審定品種越區種植。
(二)麥收後及時搶種。小麥收穫時儘量留低麥茬。提倡大豆鐵茬搶墑免耕機播。應選擇播種深淺一致、性能穩定可靠的精量播種機,以保證播種質量;有條件的地方可在麥收後抓緊滅茬整地,選用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一體機,達到苗全、苗齊、苗勻、苗壯。如果墑情不足,可結合澆麥黃水增墑,有條件的可澆水造墑播種。各地還需注意防澇,尤其是黃淮海南部地區應做好清溝排漬,開好三溝,做到雨停廂幹,溝中無積水。
(三)合理密植。根據地力、播期、品種特性以及前茬小麥種植情況,選擇合理的株行距。一般行距35-50厘米,矮稈、主莖型品種行距宜小,分枝多、高大型宜大;低肥力地塊宜小,高肥力地塊宜大;遲播宜小,早播宜大。種子發芽率要達到90%以上。一般畝用種量4-5公斤,密度每畝1.3-1.6萬株,肥力較高的田塊可降到1.0-1.2萬株,瘠薄田塊可增加到1.8-2.0萬株,晚播地塊密度應比正常播期地塊提高10%-15%。出苗後及時查苗、間苗、定苗,缺苗斷壟嚴重的要及時補種,或芽苗帶土澆水移栽。
(四)科學施肥。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重施基肥。一般畝施45%的複合肥或磷酸二銨15公斤左右,可使用種、肥一體機,做到播種、施肥一次完成,肥料與種子要分層,一般施于種下4-5厘米,以免燒種。有條件的地區可畝增施3-4噸有機肥。氮肥要分期施或施用緩釋肥。後期可追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尿素及鋅、錳等微量元素)防早衰。有條件的地方可推廣根瘤菌接種。可將根瘤菌劑均勻噴灑在種子錶面,陰幹後播種,但勿與種衣劑同時拌種,也不能與殺菌劑混用。
(五)嚴格使用除草劑。播種苗前封閉除草,一般每畝用50%的乙草胺100-130毫升,或者72%的都爾乳油150毫升混加3~5克20%的豆磺隆可濕性粉劑,對水50公斤噴灑。田間秸稈量大的地塊,還需進行苗後除草,根據土壤情況、雜草種類、大小選擇除草劑。單子葉雜草可用精喹禾靈、蓋草能、精穩殺得等,雙子葉雜草可用克闊樂、氟磺胺草醚等。在大豆3片復葉期內,每畝用24%克闊樂30毫升加12.5%蓋草能乳油30~35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施,可同時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使用除草劑應嚴格按照説明書進行,避免藥害發生。
(六)及時化控和排灌。長勢過旺的田塊,要及早施用多效唑等進行化控,防止徒長和倒伏。花前每畝噴灑40克國光矮豐多唑·甲哌鎓防後期倒伏。大豆開花結莢期和鼓粒期需水較多,受旱時應及時灌水,否則可造成落花落莢或鼓粒不充分。7、8月份黃淮海地區降雨量集中且較大,應及時做好排澇工作,防止田間漬水。
(七)及時防治病蟲害。近年來該地區大豆根腐病有加重趨勢,除了選用抗病性較好的品種外,可用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防治。可選用辛硫磷等藥劑拌種或苗前毒餌捕殺,防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出苗後10~20天使用內吸性藥劑防治豆稈黑潛蠅。苗期選用吡蟲啉等藥劑防治紅蜘蛛、蚜蟲、煙粉虱、葉蟬等刺吸式害蟲。中後期選用有機磷類、菊酯類及高甲維鹽、阿維菌素等,及時防治大豆造橋蟲、卷葉螟、豆天蛾、蝗蟲、斜紋夜蛾、豆莢螟、食心蟲等。
(八)適時收穫。成熟時應及時收穫,以免炸莢或遇雨發黴。易炸莢品種應在早晨或傍晚收穫,儘量減少損失。收割機應配備大豆收穫專用割臺,減輕撥禾輪對植株的擊打力度,減少落粒損失;收穫時避開露水,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影響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