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瀋陽市餐飲行業首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瀋陽市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正式誕生。這份合同不但使全市20萬名餐飲從業人員在實現談判定工資中受益,也使全市2.1萬戶餐飲企業用工有了底氣。時隔不久,我國公交行業首個行業性工資集體合同又在瀋陽誕生。駕駛員、修理工和調度員等主要工種的崗位最低工資標準在現有基礎上分別上調45.6%、36.4%和31.8%,工資年度漲幅不低於15%。
今年3月24日,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企業聯合會、省工商聯和省外企協會等部門聯合發起的工資集體協商“建制攻堅行動”啟動。行動依法向未建制的和需要續簽、補充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的行業、企業發出協商要約,大力推進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和世界500強在遼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力爭使遼寧省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建會企業的70%。
作為老工業基地,遼寧産業工人隊伍龐大,由此帶來的保障職工權益的任務也分外重。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從2006年起,工資集體協商作為遼寧省十大民生工程之首,連續三年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省總工會連續四年在與省政府的聯席會議上將職工工資問題作為議題,還推動省委、省政府將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管理目標考核體系,將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納入省“十二五”規劃。2010年,省工會第十次代表大會提出,遼寧省要在3年內實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覆蓋面達95%,5年內基本實現全覆蓋。
幾年來,在工資集體協商方面,遼寧省創造了不少獨家經驗,並被全國總工會在全國推廣,如遼陽市黨政主導協商的工作機制、營口市虎莊鎮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瀋陽的建築工地“1+N”集體合同、大連“樓宇”小行業集群協商等。瀋陽市提出的工資集體協商“內容兩具體,程序兩必須”的做法已逐漸被全國各地採用。截至今年初,在瀋陽的世界500強企業全部簽訂集體合同,工資平均增幅為8.1%。
“職工收入問題是營造和諧勞動關係的核心問題,抓住工資集體協商這一牛鼻子,通過‘談判定工資’,就能有效解決職工收入增長的難題,遼寧在這方面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省總工會副主席劉世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