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重慶強力推進永川模式 應急平臺建設成為硬指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0日 16時15分   來源:中國政府網

    重慶市政府高度重視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在全市強力推廣科學高效的防災減災“永川模式”,把“永川模式”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平臺建設納入了2012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攻堅戰,並提出把平臺建設作為全年區縣政府應急管理考核的一票否決的一個指標。

    記者在重慶市永川區氣象局看到,在一字排開的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災害監測、協同研判、預警信息發佈、聯動響應和災情速報等系統,這些子系統構成永川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平臺,直觀地顯示了整個防災減災的過程。永川區區長蔣又一指出,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永川自然災害應急聯動預警體系實現了監測範圍更廣、會商預測更準、信息發佈更快、聯動響應更快、災情響應更快的“五大目標”。

圖為永川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綜合平臺演示屏幕。

    永川區通過統一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政府應急管理資源得以整合,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在氣象部門做出預報後,相關部門共享資源,協同研判,發佈預警信息,政府為民服務的意識和效果大大增強。

    作為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重慶市在全市區縣積極推廣“永川模式”。據重慶市應急辦主任張邦平介紹,目前重慶市所屬39個區縣已有三分之一建成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平臺;另外有三分之一區縣的建設方案已通過審批、資金已落實;還有三分之一的區縣相對滯後,由於房屋等其他原因,剛拿出建設方案,政府也正在安排資金。

圖為永川自然災害預警信息接收終端運行展示屏幕。

    2006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加強應急管理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大事,是各級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

    重慶市在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中,從實際出發,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特點,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永川模式”,是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實踐。(記者 齊慧傑)

“永川模式”簡介

    永川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為超前防範自然災害風險,有效提高防災應急能力,永川區政府創新理念,成立了永川區自然災害預警預防辦公室(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構建了由區應急辦統籌協調管理,區氣象局牽頭組織實施,包括農、林、水、國土等在內的20個區級部門和各鎮街組成的全區自然災害預警預防工作體系,投入4500萬元完善網絡、平臺建設,明確各部門、各鎮街工作職責,制定了涵蓋信息匯交共享、協同分析研判、預警發佈應用、聯動響應處置、災情速報匯總等環節的制度、機制、標準和流程,自然災害應急聯動預警工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

    “永川模式”實現了氣象工作理念的“三大轉變”:由“單一的氣象預警預報”向“綜合防災減災”轉變;由災害的“被動型應付”向“主動型防範”轉變;由“事後應急救援、恢復重建”向“事前監測預警管理”轉變。

    永川自然災害應急聯動預警體系實現了三大創新:一是理念創新,實現了從單一的氣象預報服務到綜合的自然災害應急聯動,從被動救災到主動防範,從事後救災到事前預警等三個轉變。二是制度創新,有效整合了各方面獨立的資源。三是技術創新,把地理信息、GPS、GPRS、RS等現代技術充分運用到體系中來。

 
 
 相關鏈結
· 重慶永川:三年免費培養中職生2萬人
· 全國“三八綠色工程”示範基地落戶重慶市永川區
· 全國氣象為農服務推廣“永川模式”
· 矯梅燕:要充分發揮“永川模式”帶動和示範效應
· 重慶永川:百人同臺簽約
· 重慶永川長江大橋奠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