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共建長安大學的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與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出席簽字儀式並致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少農、教育部副部長郝平簽署了共建協議。
徐紹史在致辭中説,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快速轉型,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我們著力破解資源難題。2011年10月,國務院發佈《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為一項國家戰略在全國全面啟動。加快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立足國內增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力爭3年有重大進展,5年有重大突破,8到10年重塑全國礦産勘查開發格局,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地質找礦是一項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要實現“358”宏偉目標,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人才,加大地學學科的發展和地質人才的培養力度。
徐紹史説,這次兩部共建長安大學,對落實國家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進一步加快地質類學科建設,發揮學科優勢和地緣特色,為國土資源事業和地質找礦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徐紹史表示,國土資源部將把共建工作納入國土資源事業發展規劃,加大對長安大學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積極支持學校與部屬單位開展合作,支持學校建設地學教學實踐基地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學校承擔地質類研究項目特別是西部基礎地質調查項目,有力推動學校改革發展和地學人才培養。
他希望長安大學越辦越好,為國土資源事業特別是地學事業的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袁貴仁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長安大學以共建為契機,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土資源與環境領域有重要影響,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投身國土資源事業,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更好地承擔起地理國情監測、地質災害防治、地質工程等重大課題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按照協議,國土資源部與教育部鼓勵和支持長安大學全面提升地學學科的實力和水平,建設國家級學科專業平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地學教育和科技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在西部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西部地質找礦與勘查技術、西部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西部地下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建設、西部土地資源管理與技術領域的優勢,主動為國家的資源、能源安全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中立、李佩成和國土資源部、教育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土地督察西安局、長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陜西省地礦局等100余人出席了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