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字當頭”到“好字優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新進展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邁出新步伐,經濟發展從“快字當頭”到“好字優先”有序轉化。十年來,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嚴重衝擊,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一、堅持擴大國內需求,內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增強
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實施了一系列擴大內需措施,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擴大,內、外需協調性顯著增強。尤其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內需的強勁增長有效彌補了外需的不足,對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2011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貢獻率則由2002年的7.6%轉為負4.1%。
消費需求穩定增長,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在消費方面,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積極實施家電、汽車下鄉等鼓勵消費政策,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努力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並大力規範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預期進一步改善,市場銷售持續較快增長。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3919億元,比2002年增長2.8倍,年均增長達16.1%。居民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2011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3%,比2002年降低了1.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0.4%,比2002年降低了5.8個百分點。以汽車和旅遊為例,2011年底,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8.6輛,比2002年底增加了17.7輛;2002至2011年,國內旅遊人數從2002年的8.8億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6.4億人次。
圖1 2003-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基礎設施投資和民生投資增長較快,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在投資方面,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在發展中不斷調整投資結構,把基礎設施投資和有助於改善民生的社會事業投資作為投入的重點,以進一步優化政府資金投向、鼓勵民間投資和抑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為重點,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投資較快增長和投資結構優化。2003—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144.9萬億元,年均增長25.6%;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由2003年的1.2萬億元上升至5.2萬億元,增加了3.2倍。投資規模之大、增速之快為歷史所少有。民生類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得到加強。2004-2011年,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投資年均增速為22.4%,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年均增速達24.4%。在國家産業政策的扶持和促進下,裝備製造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2004-2011年裝備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速均超過30%。近年來高耗能行業投資過快增長得到有效遏制。2003-2005年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分別高達43.9%、43.1%和31.9%,在國家一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下,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2010、2011年分別僅為14.7%和18.3%。
圖2 2003-2011年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
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貿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內外需不平衡狀況逐步改善。在對外貿易方面,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緊緊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貿易規模穩步擴大。201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6421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4.9倍,年均增長21.7%。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在出口總額中,工業製成品佔比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2011年的94.7%;機電産品由48.2%提高到57.2%;高新技術産品由20.8%提高到28.9%。同時通過加大財稅支持、加強金融服務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積極擴大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快速增長,大宗資源能源産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機電産品進口7533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8倍;高新技術産品進口4630億美元,增長4.6倍。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6.9億噸,比2002年增長5.2倍;原油進口2.5億噸,增長2.7倍。從市場結構看,中國與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長強勁。2002-2011年,與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和東盟雙邊貿易佔貨物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2.7%上升至17.7%,上升了5個百分點。歐盟、美國、日本和香港市場佔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則由54.5%下降至45.0%,下降 9.5個百分點。總體上看,近年來我國進出口不平衡狀況逐步改善,2009-2011年,貿易順差比上年分別減少1024億美元、142億美元和264億美元。
圖3 2002-201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貿易順差
表1 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貨物進出口總額佔比
單位:%
|
國家和地區
|
2002年
|
2010年
|
2011年
|
中國香港
|
11.1
|
7.8
|
7.8
|
中國台灣
|
7.2
|
4.9
|
4.4
|
日本
|
16.4
|
10.0
|
9.4
|
韓國
|
7.2
|
7.0
|
6.7
|
加拿大
|
1.3
|
1.2
|
1.3
|
美國
|
13.0
|
13.0
|
12.3
|
澳大利亞
|
1.4
|
3.0
|
3.2
|
東盟
|
8.8
|
9.8
|
10.0
|
歐盟
|
14.0
|
16.1
|
15.6
|
印度
|
0.8
|
2.1
|
2.0
|
南非
|
0.4
|
0.9
|
1.2
|
俄羅斯聯邦
|
1.9
|
1.9
|
2.2
|
巴西
|
0.7
|
2.1
|
2.3
|
二、積極推進産業結構調整,三次産業趨向協同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發展現代農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目標,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三次産業趨向協同發展。2003-2011年,第一産業年均增長4.6%,第二産業年均增長11.9%,第三産業年均增長11.1%,均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向三次産業協同帶動轉變。從三次産業結構看,第一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明顯下降,從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下降了3.6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從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1年的46.8%,提高了2.0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提高1.6個百分點。
圖4 2002、2011年三次産業結構比較
農業生産穩步發展,優質農産品比重明顯上升,農業基礎地位不斷穩固。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確立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部署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對農、畜、林及草原等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全面放開糧食購銷,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生産穩步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穩固。糧食生産扭轉了一度下滑局面,實現了“八連增”。2011年,糧食總産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02年增長25.0%,年均增長2.5%,連續5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其他主要農産品也穩中有增。與此同時,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優質農産品比重明顯上升,規模化種養、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加速推進。2011年水稻、小麥、玉米優質化率分別達到81.0%、74.3%和64.6%,分別比2005年提高16.3、25.5和27.7個百分點。大宗農産品生産繼續向優勢産區集中,13個糧食主産省對糧食增産的貢獻達到90%以上。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高,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擴大了7300多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了18.6個百分點。2011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3.5%,有力支撐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圖5 2005-2011年四大作物綜合優質率
數據來源於農業部,四大作物指的是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
圖6 2002、2011年農業産值結構變化
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工業整體素質穩步提升。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圍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目標,以調整改造傳統産業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為突破口,實行減扣稅、貼息、增加財政補貼、提供優惠信貸和資本市場融資優先、加大對高技術産業和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動由傳統製造業向現代製造業的轉變。同時,通過項目審批、信貸、土地、環保、電力供應和出口退稅等措施,對能源、資源密集型重化工業進行了重點調控,採取“上大壓小”措施,加大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産能力度,有效促進了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僅“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淘汰落後煉鐵産能1.1億噸,煉鋼産能6800多萬噸,水泥産能3.3億噸,焦炭産能1億噸,造紙産能1030萬噸,玻璃産能3800萬重量箱,佔全部落後産能的50%左右。在關閉造紙、化工、紡織、印染、酒精、味精、檸檬酸等重污染企業方面都取得積極進展。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兼併重組穩步推進,産業集中度明顯上升。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9.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8.9%,比2005年提升0.2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總量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掌控能力顯著增強。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等部分領域裝備産品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前列。
圖7 規模以上高技術行業從業人數及總産值
服務業快速發展,新興服務業方興未艾。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服務業發展,陸續出臺支持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業、節能服務業、家庭服務業、文化産業、體育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方面不斷深化、細化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重點從加快推進服務領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2003-2011年,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發展態勢,年均增長11.1%,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批零貿易、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增勢平穩,為增加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2011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3%,佔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由15.0%下降至10.7%。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7%,佔第三産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上升至21.5%。金融保險、房地産、信息諮詢、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實現高速增長,大大提高了服務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2003-2011年,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7%,在第三産業增加值中所佔比重由9.2%上升為11.8%,提高了2.6個百分點。房地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0%,所佔比重由10.7%上升為13.0%,提高了2.3個百分點。
三、紮實推進科技創新,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
努力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逐步擺脫經濟發展對資源消耗和環境投入的過度依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推進科技創新,大力實施科技、教育、人才三項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科技發展成果豐碩。2011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8687億元,比2002年增長5.7倍,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2011年,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1]288.3萬人年,比2002年增長1.8倍。技術市場成交額4764億元,比2002年增長4.4倍。重要科學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研製成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産突破900公斤,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下了7062米的下潛紀錄,嫦娥一號、二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特別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九號飛船順利載人交會對接,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進展。
圖8 2003-2011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
四、著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
黨的十六大以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著力點,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明顯加大。“十一五”規劃綱要第一次把節能減排列為約束性指標,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大幅下降。隨著國家和各地區節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實,節能降耗取得明顯成效。2011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2011年,單位銅冶煉綜合能耗比2006年下降28.3%,燒鹼生産綜合能耗下降38.8%,水泥綜合能耗下降26.8%,原油加工單位綜合能耗下降25.3%,電廠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16.1%,鋼綜合能耗下降6.6%,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10.1%,乙烯生産綜合能耗下降11.0%。高耗能行業發展得到抑制,部分落後産能逐步淘汰。為抑制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對高耗能行業中淘汰類、限制類企業實行差別電價,並不斷提高加價標準。出臺支持節能的稅收優惠政策,對貸款實行差別定價,嚴控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信貸投入,加大對環保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改善環保領域的直接融資服務,大幅增加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長明顯減緩。200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長14.5%,低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0.5個百分點。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0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別下降12.45%和14.29%。2011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1255萬立方米,比2002年末增長2.1倍;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2.6%,提高42.6個百分點。2011年,七大水系的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56.3%,比2005年提高15.3個百分點。在監測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的城市佔監測城市數的88.8%,比2005年提高28.7個百分點。
圖9 2003-2011年每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變動情況
圖10 2006、2011年我國單位綜合能耗比較
注:統計標準為年綜合能耗萬噸標準煤及以上企業。
五、完善落實區域發展政策,區域發展呈現良性互動態勢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陸續部署了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政策,系統制定了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了一批經濟區、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促進産業轉移的政策措施。在各項政策支持和各地區努力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支線機場、幹線公路相繼建設完工;中部地區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生態經濟區、城市群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快速發展;東北地區資源型城市轉型以及國有企業、國有林區墾區等多項改革紮實推進。各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區域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呈現出協調發展的趨勢。2011年,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0.1%、19.2%,分別比2002年提高1.3、2.0個百分點。2011年,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3.2%、23.5%和10.7%,分別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個百分點。
圖11 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生産總值全國佔比
六、城市化水平和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提高,統籌城鄉發展進展明顯
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也是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標誌。黨的十六大以來,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一批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實施,城市體系和功能不斷完善,人口和經濟的集聚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城鎮總人口比2002年增長了37.6%,鄉村總人口減少了16.1%。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個百分點,我國城鄉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城鎮就業人員35914萬人,比2002年增加10755萬人,年均增加1195萬人。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總量的比重為47.0%,比2002年提高12.7個百分點。城鎮就業崗位的快速增加,帶動了鄉村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
圖12 2002-2011年城鎮化率
農村面貌加快改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逐步形成。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農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是“三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自黨中央作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部署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作為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農村水、電、燃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生産生活環境大大改善。2011年全國縣鄉公路里程達160萬公里,比2002年增加26萬公里,東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標已經實現,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全面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通過實施飲水工程,解決了3.26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圖13 2002-2011年縣鄉公路里程
七、注重改善民生,社會發展呈現和諧穩定的新氣象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民生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推進分配領域的各項改革,通過大力支持擴大就業,提高勞動工資最低標準,提高退休工資,不斷提高對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水平和覆蓋面,三次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別是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促進增産增收、優質增收、提價增收、務工增收、補貼增收,農民收入實現了連續多年較快增長。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長1.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長1.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1%。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過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收入持續增長,吃穿住用等均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過越好,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增長。2011年底,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61.5台,增長3.1倍;空調機22.6台,增長8.9倍;擁有移動電話179.7部,增長12.1倍。
圖14 我國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調整情況
圖15 2002-2011年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實際增速比較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出臺了多項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城鎮居民養老、醫療等各項保障都有所加強,農村居民的各項保障也逐步納入了社會保障體系中。 2011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8391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13654萬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人數為14317萬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4135萬人。特別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繼免除農業稅實行農業補貼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之後又一重大政策,是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又一重大實踐。2011年末,全國27 個省、自治區的1914 個縣(市、區、旗)和4 個直轄市納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全國27 個省、自治區的1902 個縣(市、區、旗)和4 個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納入國家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面約為60% 。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參保人員3.3 億人。
回首過往,結構調整已邁出了令人欣喜的步伐,展望未來,轉變發展方式之路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堅持以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把加強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淘汰落後與發展先進協同推進,推動兼併重組與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並舉,促進産業集聚和區域協調發展,注重統籌協調好政府和市場、外需與內需、工業和服務業、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保護環境生態等方面的關係,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成功轉變,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注:
[1]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是指全時人員數加非全時人員按工作量折算為全時人員數的總和,為國際上比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標。
新世紀實現新跨越 新征程譜寫新篇章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十年,是積極應對國際形勢深刻調整,國內發展日新月異的十年,是戰勝各種風險、困難和挑戰,經濟總量實現歷史跨越的十年。十年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