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藏區面積佔到98%。在王洛賓歌中唱的那個“遙遠的地方”,今天,高效便捷的公路運輸網絡,徹底改變了廣袤藏區“馬背望川”出行艱難的歷史。
過去,對玉樹縣巴塘鄉當托村的200余戶藏族牧民而言,去趟鄉政府都像“出遠門”。50多公里的山路,備上乾糧,騎著馬,來回要花2天時間。兩年前,一條鄉村公路鋪到了村口。
“這兩年,村裏家家戶戶都買了摩托車,汽車增加了幾十輛。現在,牧民們開車到鄉上、縣城,一天可以跑兩個來回。”當托村牧民江永秋加説。
鋪通一條路,方便一方人。近年來,在國家加大農村牧區公路建設投資的基礎上,青海省搭建多元化融資平臺加快提高幹線公路等級,在農村牧區啟動村道硬化、通村油路和便民橋梁建設項目,支持生態移民區、遊牧民定居點和農牧業産業園配套道路建設,使公路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行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這幾年,青海公路通車里程不斷增加,公路等級快速提升,一個以高等級公路為骨架,通鄉、通村公路為脈絡的高效便捷的公路運輸網絡已基本形成。”青海省交通廳廳長楊伯讓介紹説。
“十一五”以來,青海省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156.1億元,新增農村公路30000多公里,建設鄉村便民橋梁2000多座。到2011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50634公里,佔全省公路總里程的78%,全省94.8%的鄉鎮和45%的行政村通了瀝青水泥路;佔全省行政村69.8%的2911個行政村實施了村道硬化,280萬農牧民徹底告別了出行難。
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了城際、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目前,全省開通城際、城鄉公交運營線路184條、共有1252輛公交車輛參與運輸,全省100多萬人民群眾享受到了低票價出行的實惠。
便捷的交通條件,加快了農業資源開發和農産品流通,帶動了設施農業、“農家樂”“牧家樂”等特色産業的發展,農牧民收入逐年增加,農牧區經濟穩步發展,農村公路已成為農牧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大交通”促進青海藏區現代工業的騰飛。在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目前3000多公里的公路環線有力促進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特色優勢資源的開發。
楊伯讓説,“十一五”以來,在柴達木盆地的瀚海戈壁,公路網絡連接起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四個工業園區和主要礦産資源地,並實現了與青藏鐵路的銜接。2011年,盆地內有8條總投資超過160億元的高速公路同時開建,目前有近800公里達到了高等級公路標準。
隨著交通大格局逐步形成,青藏工業園、千萬噸煤炭開發和煤化工項目、200萬噸鋼鐵、百萬噸煉油、百萬噸鉀肥等一大批項目相繼在柴達木盆地建成投産,盆地內豐富的鉀鹽、石油天然氣、石棉、有色金屬等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高。
楊伯讓介紹,“十二五”期間,交通部門將結合青海“四區兩帶一線”戰略規劃和東部城市群建設佈局,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國省道幹線公路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到2015年,青海省公路通車里程將力爭突破7萬公里,打通與四川、西藏、新疆的高速公路通道,高等級公路突破9000公里。(文貽煒 駱曉飛)